一种倒立式找底漂及垂钓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50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倒立式找底漂,包括本体、尾管和坠物,尾管伸出于本体的顶部,坠物连接在本体的下半部分;该倒立式找底漂设置有从其顶端贯通到底端的竖向过线孔;把该倒立式找底漂放置在水中时其呈竖立的漂浮状态,至少部分尾管位于水面之上。还提供了一种垂钓套件,其包括钓线和钓钩,还包括第一铜坠、第二铜坠和上述的倒立式找底漂;钓钩与钓线连接,钓线穿过倒立式找底漂的竖向过线孔,沿着钓线的路径,竖向过线孔的顶端比底端更靠近钓钩;钓线上还设置有第一铜坠和第二铜坠,第一铜坠位于钓钩与倒立式找底漂之间,倒立式找底漂位于第一铜坠与第二铜坠之间,第一铜坠的质量大于第二铜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倒立式找底漂及垂钓套件具有找底方便和性能稳定的优点。垂钓套件具有找底方便和性能稳定的优点。垂钓套件具有找底方便和性能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立式找底漂及垂钓套件


[0001]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立式找底漂及垂钓套件。

技术介绍

[0002]钓鱼时,一般都会用到鱼漂。传统的台钓钓法要求鱼饵到底,而鱼漂不能沉没,同时鱼漂又不能露出水面太多,为此,需要进行开钓前的找底准备,准备过程一般分三个步骤:1、调铅,使铅坠的重力不大于鱼漂的浮力;2、找底,测量水深,使鱼饵到底;3、调漂,鱼饵到底后,鱼漂正好露出水面,并使鱼漂不倒漂,不沉漂;技术要求高。上述的准备过程十分浪费时间,而且,每到一个新的钓位,或者换一个新的鱼漂的话,都需要重新进行上述的准备工作,十分麻烦。
[0003]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找底的鱼漂,如平躺式点波漂,但是这类鱼漂外形笨重,且经常因为线组与鱼漂摩擦力不够,钓者难以察觉是否有鱼咬钩,渔汛不清,性能不稳定。还有一种分体式磁吸自动找底漂,其缺点是把鱼漂分成了两节,抛投非常不方便,有时还会出现磁吸过早合上或没有合上的情况,总的来说抛投和找底都不稳定。
[0004]因此,目前市面上的传统鱼漂找底不方便,调漂技术要求高;找底漂渔汛不清晰,性能不稳定,抛投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立式找底漂及垂钓套件,旨在解决现有的调漂麻烦、渔汛不清晰、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倒立式找底漂,包括本体,其还包括尾管和坠物,尾管与本体连接并伸出于本体的顶部,坠物连接在本体的下半部分;该倒立式找底漂设置有从其顶端贯通到底端的竖向过线孔;把该倒立式找底漂放置在水中时其呈竖立的漂浮状态,至少部分尾管位于水面之上。
[0007]进一步地,竖向过线孔用于供钓线穿过,沿着钓线的路径,竖向过线孔的顶端为靠近钓钩的近钩端,竖向过线孔的底端为靠近钓竿的近竿端。
[0008]进一步地,尾管为管状,尾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竖孔,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竖孔,尾管与第二竖孔插接,坠物连接在本体的底部,坠物的中部设置有第三竖孔。
[0009]进一步地,尾管与第三竖孔插接。
[0010]进一步地,坠物的第三竖孔的下方设置有第四竖孔,第四竖孔的孔径小于第三竖孔,第四竖孔与第一竖孔连通。
[0011]进一步地,在尾管与本体,和/或尾管与坠物,和/或本体与坠物之间设置有胶水粘结层。
[0012]进一步地,坠物设置有横向过线孔。
[0013]进一步地,尾漂的材质为PVC或PP,本体的材质为EVA、泡沫或木,坠物的材质为铜、铁或铅。
[0014]进一步地,本体包括至少一段倒圆台段,在倒圆台段内,竖直方向的单位长度的浮力从下往上逐渐增加,本体设置有环周的沟槽。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垂钓套件,其包括钓线和钓钩,还包括第一铜坠、第二铜坠和上述的倒立式找底漂;钓钩与钓线连接,钓线穿过倒立式找底漂的竖向过线孔,沿着钓线的路径,竖向过线孔的顶端比底端更靠近钓钩;钓线上还设置有第一铜坠和第二铜坠,第一铜坠位于钓钩与倒立式找底漂之间,倒立式找底漂位于第一铜坠与第二铜坠之间,第一铜坠的质量大于第二铜坠。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倒立式找底漂,用于台钓钓法时,钓线从低端往顶端穿过倒立式找底漂,第一铜坠下沉时拉动倒立式找底漂,倒立式找底漂呈现倾斜或躺平状态;倒立式找底漂的竖向过线孔能无限制长度地过线,直到第一铜坠着底后停止过线,倒立式找底漂在浮力的作用下恢复呈竖立的漂浮状态,钓线在倒立式找底漂的作用下产生反向折弯;此时,钓线与倒立式找底漂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和相对阻力,且由于倒立式找底漂放置在水中时其呈竖立的漂浮状态,当有鱼咬钩时,倒立式找底漂会产生较大的抖动和倾摆,易于观察,渔汛清晰,性能稳定。基于本技术所提供的倒立式找底漂的结构,配合本技术所提供的组装方式所得到的垂钓套件,使用时能自动找底,且能快速适应不同深度的钓位,无需调漂,直接自动找底,方便易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的倒立式找底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的倒立式找底漂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申请的倒立式找底漂分解后的部件剖视图;
[0020]图4是本申请的垂钓套件在使用前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申请的垂钓套件在找底过程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申请的垂钓套件在完成找底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申请的垂钓套件在鱼咬钩时的示意图;
[0024]图8是把本申请的倒立式找底漂用于传统钓法时的示意图;
[0025]图9是把本申请的倒立式找底漂用于阿波钓法时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尾管、11

第一竖孔;
[0028]2‑
本体、21

第二竖孔、22

倒圆台段、23

沟槽;
[0029]3‑
坠物、31

第三竖孔、32

第四竖孔、33

横向过线孔;
[0030]41

近钩端、42

近竿端;
[0031]5‑
倒立式找底漂;
[0032]6‑
钓线;
[0033]7‑
钓钩;
[0034]8‑
第一铜坠;
[0035]9‑
第二铜坠。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37]在本技术中,当出现方位词时,对于方位词,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38]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当出现术语如“设置在”、“相连”、“连接”时,这些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倒立式找底漂,如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本体2,其还包括尾管1和坠物3,尾管1与本体2连接并伸出于本体2的顶部,坠物3连接在本体2的下半部分;该倒立式找底漂5设置有从其顶端贯通到底端的竖向过线孔;把该倒立式找底漂5放置在水中时其呈竖立的漂浮状态,至少部分尾管1位于水面之上。当该倒立式找底漂5与钓线6连接时,竖向过线孔用于供钓线6穿过,沿着钓线6的路径,竖向过线孔的顶端为靠近钓钩7的近钩端41,竖向过线孔的底端为靠近钓竿的近竿端42。
[0040]基于上述结构,该种倒立式找底漂5用于台钓钓法时,钓线6从低端往顶端穿过倒立式找底漂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立式找底漂,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管和坠物,尾管与本体连接并伸出于本体的顶部,坠物连接在本体的下半部分;该倒立式找底漂设置有从其顶端贯通到底端的竖向过线孔;把该倒立式找底漂放置在水中时,其呈竖立的漂浮状态,至少部分尾管位于水面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立式找底漂,其特征在于:竖向过线孔用于供钓线穿过,沿着钓线的路径,竖向过线孔的顶端为靠近钓钩的近钩端,竖向过线孔的底端为靠近钓竿的近竿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倒立式找底漂,其特征在于:尾管为管状,尾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竖孔,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竖孔,尾管与第二竖孔插接,坠物连接在本体的底部,坠物的中部设置有第三竖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立式找底漂,其特征在于:尾管与第三竖孔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立式找底漂,其特征在于:坠物的第三竖孔的下方设置有第四竖孔,第四竖孔的孔径小于第三竖孔,第四竖孔与第一竖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智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骏万家具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