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35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旋转接头,包括高速旋转接头、内转轴和两个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高速旋转接头、内转轴、壳体、连接管、辅助组件和金属软管的配合使用,通过向上推动控制杆带动调节块向上移动,使滑块的表面挤压滑槽的内壁带动移动块向靠近弹簧的一侧移动,此时移动块离开初始位置,将金属软管与连接管进行连接,使壳体与固定块合并后,松开控制杆,弹簧对移动块产生远离弹簧一侧的推力,解决了现有由于高速旋转接头与金属软管通过螺纹进行连接,而螺纹容易出现滑丝的现象,因此高速旋转接头在旋转时金属软管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从而不便于使用者对高速旋转接头进行使用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旋转接头


[0001]本技术属于高速旋转接头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0002]高速旋转接头是一种用于工作转速为3000rpm的高速度旋转接头部件,多用于造纸、橡胶、化工、塑料、纺织、印染、钢铁、冶金、制药、干燥、食品、木工等行业,高速旋转接头是针对高速条件下通水、热油、压缩空气或低压蒸汽而专门设计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速旋转接头,公开号为:CN2769656Y,涉及一种机床配件,特别是指一种高速旋转接头,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速旋转接头,包括有外筒及设置在外筒内的内转轴,内转轴通过轴承与外筒转动配合,所述的外筒与内转轴之间设置有导电装置,该导电装置包括有分别连接在外筒和内转轴上的导电块,其中一导电块上设有与内转轴具有同一轴心的环形容置槽,在容置槽中放置有水银,对应的在另一导电块上设有浸在水银中的凸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导电性能良好的高速旋转接头,通过检索,上述为较为接近现有技术的案例,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高速旋转接头与金属软管通过螺纹进行连接,而螺纹容易出现滑丝的现象,因此高速旋转接头在旋转时金属软管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从而不便于使用者对高速旋转接头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旋转接头,具备防止高速旋转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同时能够便于使用者对高速旋转接头与金属软管进行安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由于高速旋转接头与金属软管通过螺纹进行连接,而螺纹容易出现滑丝的现象,因此高速旋转接头在旋转时金属软管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从而不便于使用者对高速旋转接头进行使用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速旋转接头,包括高速旋转接头、内转轴和两个壳体,所述高速旋转接头的顶部与内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壳体的底部均与内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转轴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内转轴的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金属软管和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金属软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软管的内壁与内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凹孔,所述凹孔与限位组件配合使用。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簧和两个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弹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远离金属软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移动块与凹孔配合使用。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块远离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远离调节块的一侧贯穿至壳体的外侧。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轨迹柱,所述轨迹柱的前侧和后侧与壳体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轨迹孔,所述轨迹孔与轨迹柱配合使用。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块远离控制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块靠近调节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配合使用。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移动块配合使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高速旋转接头、内转轴、壳体、连接管、辅助组件和金属软管的配合使用,通过向上推动控制杆带动调节块向上移动,使滑块的表面挤压滑槽的内壁带动移动块向靠近弹簧的一侧移动,此时移动块离开初始位置,将金属软管与连接管进行连接,使壳体与固定块合并后,松开控制杆,弹簧对移动块产生远离弹簧一侧的推力,解决了现有由于高速旋转接头与金属软管通过螺纹进行连接,而螺纹容易出现滑丝的现象,因此高速旋转接头在旋转时金属软管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从而不便于使用者对高速旋转接头进行使用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辅助组件,能够对便于使用者对高速旋转接头与金属软管进行连接,同时能够通过移动块与凹孔的卡接,对金属软管进行固定。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组件,能够通过移动块与凹孔的卡接,对金属软管进行固定,同时能够防止金属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杆,能够便于使用者对调节块进行推动,使移动块向靠近弹簧的一侧移动,同时能够防止调节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轨迹柱和轨迹孔,能够对移动块进行限位,防止移动块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同时能够防止弹簧的推力导致移动块无法复位。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通过滑槽的长度对移动块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同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推动控制杆和调节块,对移动块产生靠近弹簧一侧的推力。
[0018]7、本技术通过设置通孔,能够对移动块进行限位,同时能够防止移动块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立体的剖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辅助组件的立体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限位组件的立体图。
[0024]图中:1、高速旋转接头;2、内转轴;3、壳体;4、连接管;5、辅助组件;501、金属软管;502、固定块;503、凹孔;6、限位组件;601、弹簧;602、移动块;603、调节块;7、控制杆;8、轨迹柱;9、轨迹孔;10、滑块;11、滑槽;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速旋转接头,包括高速旋转接头1、内转轴2和两个壳体3,高速旋转接头1的顶部与内转轴2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壳体3的底部均与内转轴2的顶部固定连接,内转轴2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管4,内转轴2的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5,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6。
[0028]参考图4,辅助组件5包括金属软管501和两个固定块502,两个固定块50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金属软管501的表面固定连接,金属软管501的内壁与内转轴2的表面活动连接,固定块502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凹孔503,凹孔503与限位组件6配合使用。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辅助组件5,能够对便于使用者对高速旋转接头1与金属软管501进行连接,同时能够通过移动块602与凹孔503的卡接,对金属软管501进行固定。
[0030]参考图5,限位组件6包括弹簧601和两个移动块602,两个移动块602相互靠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旋转接头,包括高速旋转接头(1)、内转轴(2)和两个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旋转接头(1)的顶部与内转轴(2)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壳体(3)的底部均与内转轴(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转轴(2)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管(4),所述内转轴(2)的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5),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5)包括金属软管(501)和两个固定块(502),两个固定块(50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金属软管(50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软管(501)的内壁与内转轴(2)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502)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凹孔(503),所述凹孔(503)与限位组件(6)配合使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弹簧(601)和两个移动块(602),两个移动块(602)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弹簧(60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602)远离金属软管(50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峰张文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合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