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35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包括罐体,罐体中部设置有密集叠放的相变盘模组,罐体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相变模组由若干相变盘堆叠组成,形成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若干相变盘间的间隙形成换热介质流体及进行换热的换热介质流道通道;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分别对应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设置有上布水盘和下布水盘,且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连通有储冷运行模组和放热运行模组。存储区连通有储冷运行模组和放热运行模组。存储区连通有储冷运行模组和放热运行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技术及其换热设备
,具体的,是一种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相变换热广泛应用于制冷设备中,通过相变材料对取暖中间介质进行储能或释放能量,实现中间介质的降温,降温的中间介质运行制冷末端的设备,达到对应制冷效果。
[0003]传统的相变储热是采用箱式盘管式换热方式,在保温箱内设置盘管,箱内装相变材料,盘管内走水;这种方式采用金属盘管密集复杂,造价较高。
[0004]提供独立中置的相变换热集成部,并于相变换热集成部上下部分别设定中间介质的存储区,通过高集成的中置相变集成部的高效相变换热,以达到高效制冷,显得尤为必要。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相变部独立中置式换热结构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来实现上述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8]技术方案:
[0009]一种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包括罐体,罐体中部设置有密集叠放的相变盘模组,罐体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相变模组由若干相变盘堆叠组成,形成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若干相变盘间的间隙形成换热介质流体及进行换热的换热介质流道通道;
[0010]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分别对应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设置有上布水盘和下布水盘,且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连通有储冷运行模组和放热运行模组。
[0011]进一步的,储冷运行模组包括一次泵和制冷机;放热运行模组包括二次泵和制冷末端;制冷末端为空调设备,且二次泵对应设置有用于罐体内水压检测进行补水的补水检测装置。
[0012]进一步的,上布水盘对应设置于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上方,上布水盘包括上盘体,上盘体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上布水孔,若干上布水孔对应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及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形成上方均位布水的高集成换热设定结构。
[0013]进一步的,上布水盘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一组上连接罐设定孔,上连接管A和上连接管B一端通过一组上连接罐设定孔连通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
[0014]进一步的,罐体上设置有上堵头,上堵头上开设有用于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的相变盘加料的相变盘加料槽,上布水盘上对应设置有相变盘加料口。
[0015]进一步的,上堵头上还对应设置有用于罐体内压过大时排气的排气孔。
[0016]进一步的,下布水盘对应设置于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下方,下布水盘包括下盘体,下盘体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下布水孔,若干下布水孔对应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及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形成下方均位布水的高集成换热设定结构。
[0017]进一步的,下布水盘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一组下连接罐设定孔,下连接管A和下连接管B一端通过一组下连接罐设定孔连通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
[0018]进一步的,罐体上设置有下堵头,下堵头上还对应设置有用于罐体内进行清洁时的下排水孔。
[0019]进一步的,罐体下方设置有三个均匀排列的支脚。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提供独立中置的相变换热集成部,并于相变换热集成部上下部分别设定中间介质的存储区,通过高集成的中置相变集成部的高效相变换热,以达到高效制冷,有效降低制冷成本及后续运维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4]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展示一种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包括罐体1,罐体1中部设置有密集叠放的相变盘模组2,罐体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3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4,相变模组2由若干相变盘21堆叠组成,形成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100,若干相变盘21间的间隙形成换热介质流体及进行换热的换热介质流道通道;
[0027]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3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4分别对应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100设置有上布水盘5和下布水盘7,且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3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4连通有储冷运行模组200和放热运行模组300。
[0028]储冷运行模组200包括一次泵201和制冷机202;
[0029]放热运行模组300包括二次泵301和制冷末端302;
[0030]制冷末端302为空调设备;
[0031]且二次泵301对应设置有用于罐体内水压检测进行补水的补水检测装置400。
[0032]上布水盘5对应设置于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100上方,上布水盘5包括上盘体51,上盘体5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上布水孔52,若干上布水孔52对应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100及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3形成上方均位布水的高集成换热设定结构。
[0033]上布水盘5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一组上连接罐设定孔53,上连接管A6和上连接管B61一端通过一组上连接罐设定孔53连通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3。
[0034]罐体1上设置有上堵头11,上堵头11上开设有用于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
100的相变盘21加料的相变盘加料槽12,上布水盘5上对应设置有相变盘加料口54。
[0035]上堵头11上还对应设置有用于罐体1内压过大时排气的排气孔13。
[0036]下布水盘7对应设置于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100下方,下布水盘7包括下盘体71,下盘体7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下布水孔72,若干下布水孔72对应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100及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4形成下方均位布水的高集成换热设定结构。
[0037]下布水盘7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一组下连接罐设定孔73,下连接管A8和下连接管B81一端通过一组下连接罐设定孔73连通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4。
[0038]罐体1上设置有下堵头14,下堵头14上还对应设置有用于罐体1内进行清洁时的下排水孔15。
[0039]罐体1下方设置有三个均匀排列的支脚9。
[0040]本实施例的运行包括:
[0041]1)补水检测装置400检测,在罐体1内水压不足时,通过二次泵301进行补水。
[0042]2)储冷运行:启动一次泵201和制冷机202,循环冷却水体,并换热冷却了相变盘21内相变材料,达到相变温度后进行液固相变储冷,温度低于相变温度停止加热。
[0043]3)放热运行时:启动二次泵301,水体循环在相变盘21处换热降温,然后通过二次泵301循环进入制冷末端302放冷后,再进入相变盘21处换冷,往复循环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体中部设置有密集叠放的相变盘模组,罐体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相变模组由若干相变盘堆叠组成,形成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若干相变盘间的间隙形成换热介质流体及进行换热的换热介质流道通道;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分别对应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设置有上布水盘和下布水盘,且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和下部换热介质存储区连通有储冷运行模组和放热运行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储冷运行模组包括一次泵和制冷机;放热运行模组包括二次泵和制冷末端;制冷末端为空调设备,且二次泵对应设置有用于罐体内水压检测进行补水的补水检测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布水盘对应设置于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上方,上布水盘包括上盘体,上盘体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上布水孔,若干上布水孔对应相变换热部高密集集成中置部及上部换热介质存储区形成上方均位布水的高集成换热设定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变部密集集成的高效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布水盘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一组上连接罐设定孔,上连接管A和上连接管B一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衍礼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强野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