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电磁无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733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电磁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定位壳,所述定位壳前侧的顶部与固定壳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壳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壳、升降机构、限位壳、卡槽、第二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传动杆、第一辊轮、第二辊轮、限位杆、第一毛刷、第二毛刷、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检测仪器本体、限位环、固定环和定位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输电线路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使输电线路的表面附着大量灰尘,然而当工作人员对输电线路检测时会因为线路表面的灰尘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的灰尘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的灰尘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电磁无损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输电线
,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电磁无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
[0003]例如申请号:CN202121076932.6,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下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端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由上夹板、下夹板组成,所述上夹板下端设有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下端表面中部位置,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通过弹簧合页转动连接,所述上夹板一侧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扣块,所述下夹板一侧表面中部位置开设有扣槽。该种输电线检测装置的夹持机构,通过将输电线放置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由上夹板与下夹板通过弹簧合页相配合,使其为闭合状态,对输电线进行夹持,通过扣块与扣槽相配合,将其进行固定,防止输电线滑落,有效对输电线进行夹持固定。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心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现有的输电线在检测时需要将检测装置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电磁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和定位壳(205),所述定位壳(205)前侧的顶部与固定壳(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壳(205)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04),所述螺纹杆(20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06),所述螺纹套(20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壳(3),所述限位壳(3)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所述固定壳(1)内腔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前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的前侧与固定壳(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的表面套设有第一辊轮(9),所述第一辊轮(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辊轮(10),所述第二辊轮(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的前侧和后侧均与限位壳(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毛刷(12),所述第一毛刷(1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毛刷(13),所述第二毛刷(13)的右侧与限位壳(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壳(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模块(14),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检测模块(15),所述第二检测模块(15)的左侧与固定壳(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模块(15)的顶部电性连接有信号传输模块(16),所述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继东杨波颜廷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格力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