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16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其包括棚骨架、隔离棚、滑轨梁、喷淋系统;滑轨梁设置在基坑两侧,滑轨梁上设有滑轨;棚骨架设置在滑轨梁的上方,棚骨架上设有滑轮,滑轮沿滑轨滑动;多个隔离棚盖设在棚骨架上,相邻两个隔离棚高低错落分布;喷淋装置设置在棚骨架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任一节隔离棚可滑动打开,缩短打开时间,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且隔离棚分段高低错位设置,通过滑轨可以移动到同一位置重叠,体积小、成本低,建设时间短,隔离棚采用膜材料,内部设置喷淋系统,起到防雨防扬尘作用,且能防风具备耐用性,利用隔离棚能够对基坑进行遮挡,隔离棚本身能够在起到保温的作用的同时对灰尘进行遮挡。的作用的同时对灰尘进行遮挡。的作用的同时对灰尘进行遮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

技术介绍

[0002]明挖法是市政工程常见的一种施工工法,其工程造价低,但敞开式施工造成的施工扬尘及噪声污染不易控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于暗挖法,且易受降水、雾霾等天气影响无法施工。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如何降低明挖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污染,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以上问题,对于明挖基坑的防尘防雨隔离棚应运而生。
[0003]目前的明挖基坑的防尘防雨隔离棚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隔离棚架体顶部和两侧由透光板、彩钢板和光伏发电板等组成;一类是使用膜结构为主,辅以复合岩棉板彩钢板墙面。这两种隔离棚会将包括基坑以外的所有作业面全部封闭在其中,体积较大,造价高昂,且制造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较大,不易拆卸,妨碍较大构件材料吊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包括棚骨架、隔离棚、滑轨梁、喷淋系统;
[0007]所述滑轨梁设置在基坑两侧,所述滑轨梁上设有滑轨;
[0008]所述棚骨架设置在所述滑轨梁的上方,所述棚骨架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沿所述滑轨滑动;
[0009]多个所述隔离棚盖设在所述棚骨架上,相邻两个所述隔离棚高低错落分布;
[0010]所述喷淋系统设置在所述棚骨架的内侧,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头和抽水管,所述抽水管沿所述棚骨架分布,所述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抽水管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任一节隔离棚可滑动打开,任一施工部位需要吊装材料、泵送浇筑等施工作业时,均可以短时间打开,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且隔离棚分段高低错位设置,通过滑轨可以移动到同一位置重叠,体积小、成本低,建设时间短,隔离棚采用透光性好、防雨、防划、防扬尘、透气的膜材料,内部设置喷淋系统,起到防雨防扬尘作用,且能防风具备耐用性,利用隔离棚能够对基坑进行遮挡,隔离棚本身能够在起到保温的作用的同时对灰尘进行遮挡。
[0012]优选的,在所述滑轨上设有多个限位装置,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装置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隔离棚的长度相等。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可防止隔离棚推拉过程中推拉过度,有效防止两个相邻的隔离棚中间存在间隔。
[0014]优选的,还包括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灯和太阳能板,所述照明灯与所
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高的隔离棚的上表面,所述照明灯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棚骨架上。
[0015]优选的,还包括排风系统,所述排风系统包括过滤器和排风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排风扇的排气端连接,所述排风扇设置在所述隔离棚两端的出入口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风系统,加快棚内空气流通,设置过滤器,进一步提升除尘效果,提高排出空气的质量。
[0017]优选的,还包括电气系统,所述电气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滑轮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可以由电气系统驱动,也可以人工推动,多种选择节约人力。
[0019]优选的,在低的所述隔离棚两端的边缘处设有橡胶条。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低的隔离棚边缘与高的隔离棚连接处通过橡胶条密封连接,防止雨雪通过两个隔离棚之间的缝隙进入基坑。
[0021]优选的,所述棚骨架包括横梁和支撑梁,一个所述隔离棚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顶端通过横梁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棚骨架跨越基坑两侧,对隔离棚起支撑作用,是隔离棚的主体骨架,能够承载隔离棚整体荷载,抵抗大风的侧向作用力。
[0023]优选的,所述支撑梁为圆拱形结构或者方形结构。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通过在棚骨架上设置滑轮,任一节隔离棚可滑动打开,任一施工部位需要吊装材料、泵送浇筑等施工作业时,均可以短时间打开,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且隔离棚分段高低错位设置,通过滑轨可以移动到同一位置重叠,体积小、成本低,建设时间短,隔离棚采用透光性好、防雨、防划、防扬尘、透气的膜材料,内部设置喷淋系统,起到防雨防扬尘作用,且能防风具备耐用性,利用隔离棚能够对基坑进行遮挡,隔离棚本身能够在起到保温的作用的同时对灰尘进行遮挡。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部分空间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棚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时状态图;
[00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收起时状态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棚骨架;11、横梁;12、支撑梁;
[0032]2、隔离棚;3、滑轨梁;4、基坑;5、滑轮;6、喷头;7、限位装置;8、太阳能板;9、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参照图1和图2,一种明挖
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包括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棚骨架1、隔离棚2、滑轨梁3、喷淋系统;
[0035]滑轨梁3设置在基坑4两侧,滑轨梁3上设有滑轨;
[0036]棚骨架1设置在滑轨梁3的上方,棚骨架1上设有滑轮5,滑轮5沿滑轨滑动;
[0037]多个隔离棚2盖设在棚骨架1上,相邻两个隔离棚2高低错落分布;
[0038]喷淋系统设置在棚骨架1的内侧,喷淋系统包括喷头6和抽水管,抽水管沿棚骨架1分布,喷头6均匀分布在抽水管上,喷头6分布均匀能向基坑4内喷雾降尘。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隔离棚2的数量为两个,高低错位,参照图5,通过滑轨可以移动到同一位置重叠,隔离棚2采用透光性好、防雨、防划、防扬尘、透气的膜材料,起到防雨防扬尘作用,且能防风具备耐用性。
[0040]具体的,参照图4,在滑轨上设有多个限位装置7,两个相邻的限位装置7之间的距离与两个隔离棚2的长度相等。
[0041]在隔离棚2使用时,手动打开限位装置,滑轮在滑轨上滑动,滑动到指定位置,关闭限位装置,有效防止相邻两个隔离棚位置产生间隔。
[0042]具体的,还包括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灯和太阳能板8,照明灯与太阳能板8连接,太阳能板8设置在高的隔离棚2的上表面,照明灯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棚骨架1上。
[0043]具体的,还包括排风系统,排风系统包括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棚骨架(1)、隔离棚(2)、滑轨梁(3)、喷淋系统;所述滑轨梁(3)设置在基坑(4)两侧,所述滑轨梁(3)上设有滑轨;所述棚骨架(1)设置在所述滑轨梁(3)的上方,所述棚骨架(1)上设有滑轮(5),所述滑轮(5)沿所述滑轨滑动;多个所述隔离棚(2)盖设在所述棚骨架(1)上,相邻两个所述隔离棚(2)高低错落分布;所述喷淋系统设置在所述棚骨架(1)的内侧,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头(6)和抽水管,所述抽水管沿所述棚骨架(1)分布,所述喷头(6)均匀分布在所述抽水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轨上设有多个限位装置(7),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装置(7)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隔离棚(2)的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基坑防尘防雨隔离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灯和太阳能板(8),所述照明灯与所述太阳能板(8)连接,所述太阳能板(8)设置在高的隔离棚(2)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泽鑫郭伟宋恩哲解立赫杨启梦杜传业刘晨高建设丁鹏文刘世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