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连海涛专利>正文

一种开采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700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矿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开采输送装置,包括两组缓冲组件,每组所述缓冲组件均包括承载环框,每组所述承载环框的内部均设置有升降架,每组所述承载环框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缸,每组所述限位缸的移动端均设有限位弧板。该开采输送装置,通过向前侧旋转接头注入冷却液,使冷却液通过驱动管进入到随形滚筒内,随形滚筒内的冷却液通过驱动管上的通液孔进入到后侧旋转接头内,此过程中随形滚筒内构成单向冷却液流,单向冷却液流在随形滚筒的配合下通过热交换将传输带冷却,极大降低了输送带受热形变的几率,有效提高了矿石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置的实用性。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采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采矿设备
,具体为一种开采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胶带输送机又称皮带输送机,输送带根据摩擦传动原理而运动,其广泛应用在矿石输送领域,胶带输送机可在环境温度

20℃至+40℃范围内使用,被送物料温度小于60℃,其机长及装配形式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传动可用电滚筒,也可用带驱动架的驱动装置,由于部分矿石密度较大,使得胶带运输机内需要多组滚动支撑单元对输送带进行支撑。
[0003]现有技术中的滚动支撑单元在使用时发现,由于矿石开采过程中和胶带运输机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同时胶带输送机的作业温度在

20℃至+40℃之间,导致输送带容易以装置为支点发生形变,降低了矿石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开采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采输送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采输送装置,包括两组缓冲组件,每组所述缓冲组件均包括承载环框,每组所述承载环框的内部均设置有升降架,每组所述承载环框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缸,每组所述限位缸的移动端均设有限位弧板,每组所述限位弧板的内侧面均与相对应升降架的表面贴合,每组所述承载环框与相对应升降架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组阻尼缓冲杆,每组所述升降架的正面均开设有轴承孔,每组所述轴承孔的内壁均过盈配合安装有旋转轴承,两组所述旋转轴承的旋转端之间过盈配合安装有驱动管,所述驱动管的外表面设有随形滚筒,所述驱动管的中部设有分隔板,所述驱动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多组通液孔,所述驱动管的前后两端均连通有旋转接头。
[0009]优选的,所述随形滚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缓冲衬层,所述缓冲衬层的外表面开设有多组加强槽。
[0010]优选的,每组所述承载环框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孔,每组所述固定槽孔的长度与宽度比均为三比一。
[0011]优选的,所述随形滚筒的内壁设置有多组导流板,每组所述导流板的正面均开设有导流孔。
[0012]优选的,每组所述旋转接头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锁定孔,每组所述锁定孔的内壁均可滑动的套装有锁定环,每组所述锁定环的内端均与相对应升降架的外侧面固接。
[0013]优选的,两组所述承载环框之间设置有多组连接纵梁,每组所述连接纵梁的厚度
均与相对应承载环框的厚度相等。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采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开采输送装置,通过向前侧旋转接头注入冷却液,使冷却液通过驱动管进入到随形滚筒内,随形滚筒内的冷却液通过驱动管上的通液孔进入到后侧旋转接头内,此过程中随形滚筒内构成单向冷却液流,单向冷却液流在随形滚筒的配合下通过热交换将传输带冷却,极大降低了输送带受热形变的几率,有效提高了矿石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7]2、该开采输送装置,通过限位缸,使限位弧板按照设定需求移动,当装置需要承受冲击应力时,限位缸带动限位弧板与升降架分离,此时阻尼缓冲杆获得作业空间,当装置需要进行正常输送作业时,限位缸带动限位弧板将升降架复位并固定,此时阻尼缓冲杆的作业空间消失,有效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从而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
[0018]3、该开采输送装置,通过阻尼缓冲杆,使矿石放置在传输带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应力传递到随形滚筒上,随形滚筒上的冲击应力通过驱动管和旋转轴承传递到升降架上,升降架上的冲击应力带动阻尼缓冲杆的移动端发生位移,阻尼缓冲杆将冲击应力缓冲消减,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受力强度,极大降低了装置受外力损坏的几率,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0022]图中:1、缓冲组件;2、承载环框;3、升降架;4、限位缸;5、限位弧板;6、阻尼缓冲杆;7、旋转轴承;8、驱动管;9、随形滚筒;10、缓冲衬层;11、固定槽孔;12、导流板;13、旋转接头;14、锁定环;15、连接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开采输送装置,包括两组缓冲组件1,每组缓冲组件1均包括承载环框2,每组承载环框2的内部均设置有升降架3,每组承载环框2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缸4,通过限位缸4,使限位弧板5按照设定需求移动,当装置需要承受冲击应力时,限位缸4带动限位弧板5与升降架3分离,此时阻尼缓冲杆6获得作业空间,当装置需要进行正常输送作业时,限位缸4带动限位弧板5将升降架3复位并固定,此时阻尼缓冲杆6的作业空间消失,有效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从而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每组限位缸4的移动端均设有限位弧板5,每组限位弧板5的内侧面均与相对应升降架3的表面贴合,每组承载环框2与相对应升降架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组阻尼缓冲杆6,通过阻
尼缓冲杆6,使矿石放置在传输带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应力传递到随形滚筒9上,随形滚筒9上的冲击应力通过驱动管8和旋转轴承7传递到升降架3上,升降架3上的冲击应力带动阻尼缓冲杆6的移动端发生位移,阻尼缓冲杆6将冲击应力缓冲消减,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受力强度,极大降低了装置受外力损坏的几率,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每组升降架3的正面均开设有轴承孔,每组轴承孔的内壁均过盈配合安装有旋转轴承7,两组旋转轴承7的旋转端之间过盈配合安装有驱动管8,驱动管8的外表面设有随形滚筒9,驱动管8的中部设有分隔板,驱动管8的外表面开设有多组通液孔,驱动管8的前后两端均连通有旋转接头13,通过向前侧旋转接头13注入冷却液,使冷却液通过驱动管8进入到随形滚筒9内,随形滚筒9内的冷却液通过驱动管8上的通液孔进入到后侧旋转接头13内,此过程中随形滚筒9内构成单向冷却液流,单向冷却液流在随形滚筒9的配合下通过热交换将传输带冷却,极大降低了输送带受热形变的几率,有效提高了矿石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5]在本技术中,为了降低装置作业过程中对传输带磨损速度,从而在随形滚筒9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降低装置与传输带接触面强度的缓冲衬层10,缓冲衬层10的外表面开设有多组用于提高其摩擦系数的加强槽,从而降低了装置作业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采输送装置,包括两组缓冲组件(1),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缓冲组件(1)均包括承载环框(2),每组所述承载环框(2)的内部均设置有升降架(3),每组所述承载环框(2)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缸(4),每组所述限位缸(4)的移动端均设有限位弧板(5),每组所述限位弧板(5)的内侧面均与相对应升降架(3)的表面贴合,每组所述承载环框(2)与相对应升降架(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组阻尼缓冲杆(6),每组所述升降架(3)的正面均开设有轴承孔,每组所述轴承孔的内壁均过盈配合安装有旋转轴承(7),两组所述旋转轴承(7)的旋转端之间过盈配合安装有驱动管(8),所述驱动管(8)的外表面设有随形滚筒(9),所述驱动管(8)的中部设有分隔板,所述驱动管(8)的外表面开设有多组通液孔,所述驱动管(8)的前后两端均连通有旋转接头(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形滚筒(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连海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