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97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将插管通过后患者口部导入进行支撑防护的固定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上下颌骨的主体管、置于主体管上的压舌管、和压舌管共轴设置的导入管,压舌管线前口腔内侧延伸,导入管延伸出口腔,主体管为椭圆设置,且上下对应设置有上下颌骨抵合的颌片,颌片边缘设置有唇部抵合的弧形结构,主体管两侧设置有侧收缩槽,且将主体管分为上下两部,颌片和颌骨抵合固定支撑,在口腔内形成通道,插管通过导入管进入,并通过压舌管导出由食道导入,压舌管抵合置于舌根位置,组合结构进行压舌管、导入管的连接组合,适配不同的患者使用,形成口腔支撑,避免咬合。避免咬合。避免咬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将插管通过后患者口部导入进行支撑防护的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对于需要通过口腔导入的插管结构,需要进一步的对插管进行支托,避免病患咬压形成破损,影响插管动作,现在的引流管多做成了防咬的插接管,结构固定存在不便于长期支撑上下颚,容易在口齿闭合过程中划伤管壁,且整体结构不能够进行对应的拆卸,在舌根位置不能进行对应的;
[0003]公开号CN111408015B公开了一种防咬管插管固定器,包括探入管,探入管的一端固定有导出管套,导出管套的一端固定有闭合盖,探入管的外侧套接有防止划伤探入管的支撑防咬合结构,支撑防咬合结构的一侧固定有可对腔内及管壁进行杀菌的持续杀菌结构,上述结构中缺少对舌根进行压合的结构,不能够进行对应的舌根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提供的一种通过在口腔内形成支撑,对颌骨形支撑,并对舌根进行压持进行对应的压紧的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上下颌骨的主体管、置于主体管上的压舌管、和压舌管共轴设置的导入管,压舌管线前口腔内侧延伸,导入管延伸出口腔,主体管为椭圆设置,且上下对应设置有上下颌骨抵合的颌片,颌片边缘设置有唇部抵合的弧形结构,主体管两侧设置有侧收缩槽,且将主体管分为上下两部,颌片和颌骨抵合固定支撑,在口腔内形成通道,插管通过导入管进入,并通过压舌管导出由食道导入,压舌管抵合置于舌根位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入管和主体管之间插接设置,主体管内侧壁上下对称设置有插接套,导入管口部设置有和插接套对应的插接杆,导入管内部设置有内衬套;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管上为椭圆管组结构,且一端为敞口设置,另一端向内收口形成变径设置,且口部向内折弯形成圆柱状的内螺套,注体管采用医用材料注塑成型,且表面设置有医用硅胶层,主体管两侧的侧收缩槽对应置于主体管长轴端部,主体管上下顶面设置有贴合颌片的安装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颌片包括和颌骨抵合的咬合部,所述咬合部上设置有多组条形槽,条形槽和颌骨上的牙齿抵合限位,条形槽沿着主体管轴向等距设置,咬合部边缘设置有和唇部抵合固定的唇抵板,唇抵板沿着主体管所在椭圆延伸,唇抵板断面为弧形结构,颌片为硅胶材质支撑,颌片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贴合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舌管上设置有和内螺套连接固定的连接套,连接套端部设置有引导管,引导管和连接套之间设置有限位环,引导管上侧设置有贯穿槽,底部设置有内凹的
下抵压部,下抵压部位平面设置,且对应设置有吸附唾液的棉片;
[0010]进一步的,主体管内设置有对插管消杀的杀菌组件,杀菌组件为紫外杀菌或药剂消杀喷雾;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舌管为弯管设置,且端部向下折弯,连接套和内螺套之间采用卡扣方式连接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入管上设置有固定胶带的固定槽,固定槽对称置于导入管两侧,且和导入管之间预留穿线距离;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管的侧收缩槽贯穿主体管轴向,主体管的上下两部向内收口设置。
[0014]有益效果:
[0015]一、组合结构进行压舌管、导入管的连接组合,适配不同的患者使用;
[0016]二、主体管在口腔内和牙齿进行抵合支撑,主体管上侧的颌片、下侧的颌片对应和上牙、下牙卡嵌固定,进行上颌骨、下颌骨的支撑设置,在口腔内形成支撑,避免牙齿对插管的咬合固定,同步对舌根进行抵压,形成对应的口腔扩展,进行插管的导入设置;
[0017]三、颌片可拆卸设置,且主体管壳回收设置,通过高温消杀进行同一病患的循环使用,节约患者经济压力;
[0018]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其仅仅展示了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立体拆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颌片的立体结构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颌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压舌管的立体结构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实施例二压舌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实施例三的主体管立体结构。
[0029]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图。
[0030]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实施例四的导入管的立体结构图。
[0031]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的实施例四导入管的主视图。
[0032]附图中:
[0033]1、主体管;2、压舌管;3、颌片;4、导入管;11、侧收缩槽;12、安装部;13、内螺套;21、引导管;22、连接套;23、限位环;24、下抵压部;31、唇抵板;32、咬合部;33、贴合板;41、插接杆;42、管体;43、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5]实施例一:
[0036]根据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上下颌骨的主体管1、置于主体管1上的压舌管2、和压舌管2共轴设置的导入管4,压舌管2线前口腔内侧延伸,导入管4延伸出口腔,主体管1为椭圆设置,且上下对应设置有上下颌骨抵合的颌片3,颌片3边缘设置有唇部抵合的弧形结构,主体管1两侧设置有侧收缩槽11,且将主体管1分为上下两部,颌片3和颌骨抵合固定支撑,在口腔内形成通道,插管通过导入管4进入,并通过压舌管2导出由食道导入,压舌管2抵合置于舌根位置,通过将主体管1对应放置在口腔内,通过上颌骨、下颌骨对应和颌片3压合,形成限位固定,压舌管2压合在舌根进行口腔的连通,将插管通过的导入管4导入,所述导入管4和主体管1之间插接设置,主体管1内侧壁上下对称设置有插接套,导入管4口部设置有和插接套对应的插接杆41,导入管4内部设置有内衬套,能够进行导入管4的更换调节,适应不同大小的插管设置;
[0037]所述主体管1上为椭圆管组结构,且一端为敞口设置,另一端向内收口形成变径设置,且口部向内折弯形成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上下颌骨的主体管(1)、置于主体管(1)上的压舌管(2)、和压舌管(2)共轴设置的导入管(4),其特征在于:压舌管(2)线前口腔内侧延伸,导入管(4)延伸出口腔,主体管(1)为椭圆设置,且上下对应设置有上下颌骨抵合的颌片(3),颌片(3)边缘设置有唇部抵合的弧形结构,主体管(1)两侧设置有侧收缩槽(11),且将主体管(1)分为上下两部,颌片(3)和颌骨抵合固定支撑,在口腔内形成通道,插管通过导入管(4)进入,并通过压舌管(2)导出由食道导入,压舌管(2)抵合置于舌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管(4)和主体管(1)之间插接设置,主体管(1)内侧壁上下对称设置有插接套,导入管(4)口部设置有和插接套对应的插接杆(41),导入管(4)内部设置有内衬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1)上为椭圆管组结构,且一端为敞口设置,另一端向内收口形成变径设置,且口部向内折弯形成圆柱状的内螺套(13),注体管采用医用材料注塑成型,且表面设置有医用硅胶层,主体管(1)两侧的侧收缩槽(11)对应置于主体管(1)长轴端部,主体管(1)上下顶面设置有贴合颌片(3)的安装部(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插管防护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颌片(3)包括和颌骨抵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涛杨涛赵竹青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