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土壤的竹箨生物质炭土壤区域混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土壤的竹箨生物质炭土壤区域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改良指的是运用科学理论和知识,对土壤退化的问题进行改善,提高土壤肥力的技术措施,能够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改良土壤的方式需要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使用竹箨生物质炭对土壤进行改良,就是多种方式中的一种选择,将竹箨生物质炭加入土壤内,通过对土壤进行翻动,使得土壤快速与竹箨生物质炭进行混合,对竹箨生物质炭进行吸收,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但是在对土壤进行改良的过程中,现有装置能够播撒覆盖的范围较为固定,如果遇到土壤面积大于机器能够覆盖的范围,就需要操作人员使用机器来回播撒,不断重复操作,会极大的消耗时间,降低效率。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现在研发一种能够根据土壤面积大小进行机器覆盖范围调整的改良土壤的竹箨生物质炭土壤区域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装置如果遇到土壤面积大于机器能够覆盖的范围,就需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土壤的竹箨生物质炭土壤区域混合装置,包括有安装架(1)、第一滑动架(2)、第二滑动架(3)、第一伺服电机(4)和第一混合辊(5),安装架(1)共有两个,左侧的安装架(1)前部右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架(2),右侧的安装架(1)前部左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动架(3),第二滑动架(3)与第一滑动架(2)滑动式连接,左侧的安装架(1)前部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4),第一伺服电机(4)输出轴上均连接有第一混合辊(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料机构(6)和展开机构(7),第一滑动架(2)和第二滑动架(3)之间设有用于向土壤内导入竹箨生物质炭的下料机构(6),第一混合辊(5)上设有用于延伸展开,适配不同土壤混合面积的展开机构(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土壤的竹箨生物质炭土壤区域混合装置,其特征是,下料机构(6)包括有放置框(61)、拓展框(62)、第一阻挡板(63)和第二阻挡板(64),第一滑动架(2)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放置框(61),第二滑动架(3)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拓展框(62),拓展框(62)与放置框(61)滑动式连接,放置框(61)底部滑动式连接有两个第一阻挡板(63),拓展框(62)底部滑动式连接有两个第二阻挡板(6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土壤的竹箨生物质炭土壤区域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展开机构(7)包括有连接架(71)、第一液压缸(72)、第二混合辊(73)和第三混合辊(74),第一滑动架(2)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架(71),连接架(71)右侧连接有第一液压缸(72),第一液压缸(72)伸缩端与第二滑动架(3)左侧连接,第一混合辊(5)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混合辊(73),第二混合辊(73)右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混合辊(74),第一混合辊(5)均能够对第二混合辊(73)进行限位,第二混合辊(73)均能够对第三混合辊(74)进行限位,第三混合辊(74)右侧均与第二滑动架(3)左侧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土壤的竹箨生物质炭土壤区域混合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间歇性对竹箨生物质炭进行播撒的间歇机构(8),间歇机构(8)包括有第一固定板(81)、第一弹簧(82)、第一转轴(83)、第二转轴(84)、第一皮带轮组件(85)、齿轮(86)、齿条(87)和凸轮(88),第一阻挡板(6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块第一固定板(81),第二阻挡板(64)相互远离的一侧也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1),左侧的四个第一固定板(81)与放置框(6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82),右侧的两个第一固定板(81)与拓展框(62)之间也均连接有第一弹簧(82),放置框(61)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83),拓展框(62)右侧也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83),放置框(61)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84),拓展框(62)右侧也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84),左侧的第一转轴(83)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松泽,刘娟,张扬,毛瑢,徐健鸿,肖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