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929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护理床,包括床架,床架上连接有支撑腔;所述支撑腔上固接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上床板;所述支撑腔上还固接有下支撑架,下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下床板;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的中部均固接有中支撑架,中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一对中床板;所述支撑腔内设有翻转装置,翻转装置可带动上床板、下床板、一对所述中床板转动;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与上床板、下床板、一对所述中床板相对应的上翻转结构、下翻转结构和一对中翻转结构;所述支撑腔上还设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上连接有切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康复护理床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实现患者侧翻及坐起功能的问题。能有效的实现患者侧翻及坐起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护理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康复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康复护理床用于病人的康复护理使用,主要应用于医院、养老院和家庭。康复护理床根据可翻折数可分为:两折:可以实现长坐位功能;三折:可以实现端坐功能可以当轮椅使用方便病人自我移动;四折:可以实现坐椅子一样的舒适体位;带侧翻:可以实现侧翻功能避免褥疮的生成。
[0003]现有的康复护理床多为简单的两折、三折、四折或带侧翻的护理床,功能单一,在使用时,仅仅实现相应的功能;但是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患者的情况多种多样,不仅需要可以实现患者可以坐起来,而且需要能够使患者侧翻,以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康复护理,以避免褥疮的生成;但是现有的康复护理床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实现既帮助患者坐起来,又能够使患者进行侧翻,影响患者的使用体验,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护理床,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康复护理床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实现患者侧翻及坐起功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康复护理床,包括床架,床架上连接有支撑腔;所述支撑腔上固接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上床板;所述支撑腔上还固接有下支撑架,下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下床板;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的中部均固接有中支撑架,中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一对中床板;所述支撑腔内设有翻转装置,翻转装置可带动上床板、下床板、一对所述中床板转动;/>[0006]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与上床板、下床板、一对所述中床板相对应的上翻转结构、下翻转结构和一对中翻转结构;所述支撑腔上还设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上连接有切换结构,切换结构可切换驱动结构与上翻转结构、下翻转结构和一对所述中翻转结构中的任一翻转结构相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包括支撑架,支撑腔与支撑架固接,支撑架两侧均设有扶手;所述支撑架和支撑腔上均固接有支腿,支腿上设有带脚刹的万向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与支撑腔固接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上啮合有四个从动锥齿轮,四个所述从动锥齿轮上均连接有离合结构,切换结构能够切换离合结构离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离合结构包括与从动锥齿轮相连接的花键,花键上滑动连接有花键筒;所述花键筒上连接有主动离合块,支撑腔内转动连接有与主动离合块相配合的从动离合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结构包括与中支撑架固接的切换腔,切换腔上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啮合有蜗轮,蜗轮同轴固接有切换板;所述花键筒上转动连接有转筒,转筒
上固接有销轴,切换板上设有与销轴相配合的凸轮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蜗轮同轴还固接有主动带轮,支撑腔上转动连接有与主动带轮相对应的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上设有与从动带轮相配合的皮带;所述从动带轮同轴固接有标识盘,标识盘沿圆周设有四个与四个所述离合结构相对应的标识区。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翻转结构和一对所述中翻转结构均包括与从动离合块同轴固接的驱动丝杆,驱动丝杆上螺接有与支撑腔滑动连接的中驱动块;所述中驱动块上连接有一对连接杆,一对所述连接杆上均连接有与支撑腔滑动连接的侧驱动块;一对所述侧驱动块上均转动连接有推杆,推杆另一端与相应的上床板、中床板转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翻转结构包括与从动离合块相连接的转向锥齿轮组,转向锥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有下丝杆;所述支腿上固接有支撑板,下丝杆远离转向锥齿轮组的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下丝杆上螺接有驱动板,支撑板上固接有与驱动板相配合的滑杆,驱动板可沿滑杆滑动;所述驱动板上转动连接有一对牵引杆,一对所述牵引杆的另一端与下床板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包括与支撑架平行设置的横向扶手,横向扶手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竖向扶手,多个所述竖向扶手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任一所述竖向扶手上设有与横向扶手相配合的自锁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结构包括与横向扶手固接的滑动腔,滑动腔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动腔内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顶簧;所述滑块上固接有把手,滑块上还固接有插杆;所述竖向扶手上固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远离竖向扶手的一端设有斜坡,连接板上还设有与插杆相配合的插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上床板沿上支撑架转动,进而使患者能够处于长坐位状态,下床板伴随上床板转动而沿下支撑架转动时,可以实现患者处于端坐状态;当需要对患者的背部进行康复护理时,可通过任一中床板沿中支撑架转动,辅助医护人员带动患者处于侧翻状态,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背部进行康复护理;综上所述,本申请即可对实现患者进行半卧位状态的长坐、端坐,又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带动患者处于侧翻状态,提高本申请的功能性,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康复护理。
[0018]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切换结构与驱动结构相配合,实现分别带动上翻转结构、下翻转结构和一对所述中翻转结构动作,进而带动上床板、下床板、一对中床板转动,进而实现相应的功能;通过切换结构、驱动结构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驱动结构的使用,降低本申请的制造成本,提升本申请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轴测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轴测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腔、上床板、中床板、下床板等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装置、支撑腔等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装置、上床板、中床板、下床板等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中翻转结构、中床板等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下翻转结构、下床板、下支撑架等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切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切换板、主动锥齿轮组、从动锥齿轮组、离合结构等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30]图中:1、万向轮,2、支腿,3、支撑架,4、支撑腔,5、扶手,6、上床板,7、中床板,8、下床板,9、支撑板,10、横向扶手,11、竖向扶手,12、连接板,13、插杆,14、滑块,15、把手,16、滑动腔,17、上支撑架,18、中支撑架,19、下支撑架,20、上翻转结构,21、中翻转结构,22、切换结构,23、下翻转结构,24、主动锥齿轮,25、离合结构,26、推杆,27、驱动丝杆,28、中驱动块,29、侧驱动块,30、牵引杆,31、滑杆,32、下丝杆,33、驱动板,34、转向锥齿轮组,35、从动锥齿轮,36、切换板,37、蜗轮,38、蜗杆,39、皮带,40、从动带轮,41、标识盘,42、标识区,43、销轴,44、转筒,45、主动离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护理床,包括床架,床架上连接有支撑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腔(4)上固接有上支撑架(17),上支撑架(17)上转动连接有上床板(6);所述支撑腔(4)上还固接有下支撑架(19),下支撑架(19)上转动连接有下床板(8);所述上支撑架(17)和下支撑架(19)的中部均固接有中支撑架(18),中支撑架(18)上转动连接有一对中床板(7);所述支撑腔(4)内设有翻转装置,翻转装置可带动上床板(6)、下床板(8)、一对所述中床板(7)转动;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与上床板(6)、下床板(8)、一对所述中床板(7)相对应的上翻转结构(20)、下翻转结构(23)和一对中翻转结构(21);所述支撑腔(4)上还设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上连接有切换结构(22),切换结构(22)可切换驱动结构与上翻转结构(20)、下翻转结构(23)和一对所述中翻转结构(21)中的任一翻转结构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包括支撑架(3),支撑腔(4)与支撑架(3)固接,支撑架(3)两侧均设有扶手(5);所述支撑架(3)和支撑腔(4)上均固接有支腿(2),支腿(2)上设有带脚刹的万向轮(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与支撑腔(4)固接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24);所述主动锥齿轮(24)上啮合有四个从动锥齿轮(35),四个所述从动锥齿轮(35)上均连接有离合结构(25),切换结构(22)能够切换离合结构(25)离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结构(25)包括与从动锥齿轮(35)相连接的花键,花键上滑动连接有花键筒(47);所述花键筒(47)上连接有主动离合块(45),支撑腔(4)内转动连接有与主动离合块(45)相配合的从动离合块(4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结构(22)包括与中支撑架(18)固接的切换腔,切换腔上转动连接有蜗杆(38);所述蜗杆(38)上啮合有蜗轮(37),蜗轮(37)同轴固接有切换板(36);所述花键筒(47)上转动连接有转筒(44),转筒(44)上固接有销轴(43),切换板(36)上设有与销轴(43)相配合的凸轮槽(48)。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靖华朱晓燕陈烨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