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675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包括圆形板体,其上设置有取样组件,圆形板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定位组件;取样组件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同轴套装设置在外筒内部且通过固定组件与其固定,内筒与外筒的半径差不小于内筒的半径,外筒与圆形板体垂直,且与其螺纹连接;内筒和外筒上设置有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与圆形板体平行的板面和设置在板面下多个周向均布设置的封闭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向下移动板面时会带动多个扇形挡板往内筒中心运动,直到它们拼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且这个圆形刚好与内筒的水平面积相等,此时当外筒拔出时,由于内筒底部有阻挡物,因此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位于下层的土壤与上层的土壤混合的情况。层的土壤混合的情况。层的土壤混合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林业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土壤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土壤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常见,农药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因此,农业土壤污染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土壤污染,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其中,在检测土壤时,使用土壤养分检测仪是一种最常见的方法,一般做法时在对土壤微生物进行检测前,需要先将土壤进行取样,然后将挖取出的土壤放入通过检测装置对其进行检测,有技术中的土壤取样装置在进行取样时能够得到不同深度的土壤,具体操作是:在将取样筒插入土壤时,将取样器的开口朝向侧面并正对土壤,然后通过取样器对到达不同深度进而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采集,取样结束后再将取样筒由土壤拔出,然而,在将取样筒拔出的时候,由于取样器的开口朝下,因此使得取样器内的土壤极易掉落,从而极易出现在取样器拔出时,位于下层的土壤与上层的土壤混合的情况,由于土壤本身在不同空间的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板体(1),其上设置有取样组件,所述圆形板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内筒(2)和外筒(3),所述内筒(2)同轴套装设置在外筒(3)内部且通过固定组件与其固定,所述内筒(2)与外筒(3)的半径差不小于内筒(2)的半径,所述外筒(3)与圆形板体(1)垂直,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内筒(2)和外筒(3)上设置有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包括与圆形板体(1)平行的板面(11)和设置在板面(11)下多个周向均布设置的封闭单元;所述封闭单元包括:扇形挡板(4),与圆形板体(1)平行,设置在固定组件上方,其半径与内筒(2)的半径相等;两条互相平行的导向杆(16),导向杆(16)的一端与外筒(3)固定,另一端与内筒(2)固定,所述导向杆(16)与扇形挡板(4)平行,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扇形挡板(4)的弧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滑块,每一个第一滑块与一个第一滑槽对应,且第一滑块卡装在第一滑槽内;第一杆体(8),其下端与扇形挡板(4)上方铰接,上端固定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卡装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在内筒(2)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第二杆体(7),其下端与第二滑块固定,上端固定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卡装在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滑槽沿第三杆体(6)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第三杆体(6)设置在内筒(2)最上端,且一端与外筒(3)固定,另一端与内筒(2)固定;第四杆体(9),其下端与第三滑块固定,上端与板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虹曹佩佩程敏张瑞丽刘艳什刘红彩陈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