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成品件焊后打磨抛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75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用成品件焊后打磨抛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打磨:打磨前,将成品件摆稳垫平,使之保持牢固可靠,再将润滑介质均匀涂于成品件表面,形成约1mm厚的薄膜;打磨时,使打磨工具的磨片与成品件表面呈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用成品件焊后打磨抛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打磨抛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用成品件焊后打磨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各项产品技术条件要求较高,表面质量则是产品留给用户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尤其是轧机机架、轴承座等大型铸锻件,铸造缺陷难以回避,特别是在精加工后,有时表面依然存在着一些缩孔、砂眼或裂纹等细小缺陷。尽管不影响设备性能和正常使用,但仍然需要进行适当清理和补焊,使零件表面金属光泽均匀、无明显抛磨痕迹,以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0003]在处理粗糙度要求较高的成品件表面缺陷时,需要进行清理、补焊、打磨、抛光,但焊后成品件表面的大面积变色难以消除。针对粗糙度要求高的成品件表面焊点,传统方法就是直接对其进行打磨抛光,属于单一的物理打磨,效果简单、直接,是当前主流打磨抛光方法。但由于磨具表面磨粒(有粗、中、细三种)呈不规则的钻石形状,有棱角的粗磨粒往往会造成成品件表面二次刮痕,影响成品件表面质量,打磨抛光效果不佳。要去除这些刮痕需用更细的磨粒进行打磨抛光,将耗费更多时间,即便这样也会不可避免的伤害成品件加工表面。且使用传统打磨方法后,抛磨后的表面与原始加工表面反差较大,造成成品件表面粗糙度不均匀,打磨抛光痕迹明显,金属本色也被大面积磨痕遮盖,对表面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工业用成品件焊后打磨抛光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各类工业零部件的打磨抛光作业,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可以较好解决产品表面质量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业用成品件焊后打磨抛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打磨:打磨前,将成品件摆稳垫平,使之保持牢固可靠,再将润滑介质均匀涂于成品件表面,形成约1mm厚的薄膜,润滑介质可以使成品件表面打磨温度由900℃降低到400℃左右,避免零件表层出现退火现象,也可避免打磨过程中粉尘飞溅,造成环境污染;打磨时,使打磨工具的磨片与成品件表面呈15
°
~30
°
倾斜角度,打磨方向与成品件表面加工痕迹方向保持一致,然后进行匀速打磨;
[0007]S2、抛光:采取延时粉碎抛光法。抛光前,在润滑介质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3%的圆润磨剂颗粒,并将打磨工具上的磨片更换为抛光磨片,进行抛光。此道工序中,润滑介质的作用是降低磨片与零件表面的摩擦力,而圆润磨剂颗粒在抛光磨片的作用下破碎,主要作用是增加磨片与零件表面的摩擦面积,使磨、研、抛做到一体化,此时抛光,可以大大降低成品件表面二次划痕的能见度。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润滑介质为回收后的L

HM46抗磨液压油,使用二
次液压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其20℃时的密度值为854.00kg/m3,粘度指数>90。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打磨时,使用的打磨工具为电动角磨机,且使用紧密型磨片。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打磨工具的磨片的转动速度控制在每分钟9000~11000转。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经步骤S1打磨后,成品件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6.3以下。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圆润磨剂颗粒为白刚玉砂,粒径为9~12微米。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经步骤S2抛光后,成品件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0.8以下。
[0014]在打磨和抛光中,润滑介质可以起到防止工件表面产生划痕及促进氧化等化学作用。润滑介质的品种很多,并各有特性。本专利技术考虑到高端装备制造工厂属于冷加工企业的特殊环境,采用零成本回收的机油充当润滑介质,机油不仅能起到润滑作用,还具备清洁、防锈防腐蚀等作用。经实践,选择机油做润滑介质,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润滑介质根据表面张力系数及黏度不同,圆润磨剂颗粒真正承受载荷也不同,影响圆润磨剂颗粒压入金属表面的深度,使打磨抛光能力产生差异。
[0015]在打磨和抛光过程中,工件表面凸起处,刚开始与磨片的接触面积很小,因而单位压强较大,则首先被磨片除掉。新裸露的表面瞬时又被氧化,新形成的氧化膜又被除去,这样,在前述氧化层如此不断除去和形成的过程中,使工件表面高凸处逐渐被研平,而低凹处的氧化膜则起到了不继续被氧化的保护作用。为此,润滑介质的表面张力系数及粘度要选则适中,以使磨片压入深度适当,从而获得高效的打磨抛光能力。回收的机油刚好符合当前需求,即满足高效的打磨抛光能力,又不会破坏产品精度。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采取“物理+叠加”的非化学法打磨抛光,即打磨时在磨片与成品件表面之间加入润滑介质和圆润磨剂颗粒重叠物质,使得抛光后的划痕基本消失,不会在肉眼观察下出现明显划痕和旋光走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打磨抛光后的零件表面金属光泽均匀、无明显抛磨痕迹,表面质量较高。
[0018]2、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只需要简单的操作指导就可达到目标要求,技术管理要求很低,只需定期收集机床的废旧机油。利用此方法进行打磨抛光,修复产品表面,对产品表面质量起到了有效的保证作用,满足了用户需求。
[0019]3、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成品件焊后表面处理作业,能够较好保证产品表面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品件已加工表面在补焊后出现变色情况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品件采用传统打磨抛光方法处理后的表面情况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品件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打磨抛光处理后的表面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用成品件焊后打磨抛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S1、打磨:打磨前,将成品件摆稳垫平,使之保持牢固可靠,再将润滑介质均匀涂于成品件表面,形成约1mm厚的薄膜,所述润滑介质为回收后的L

HM46抗磨液压油,使用二次液压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其20℃时的密度值为854.00kg/m3,粘度指数>90。润滑介质可以使成品件表面打磨温度由900℃降低到400℃左右,避免零件表层出现退火现象,也可避免打磨过程中粉尘飞溅,造成环境污染。打磨时,使用电动角磨机,且使用紧密型磨片,磨片的转动速度控制在每分钟9000~11000转,磨片与成品件表面呈15
°
~30
°
倾斜角度,打磨方向与成品件表面加工痕迹方向保持一致,然后进行匀速打磨,打磨后成品件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6.3以下;
[0027]S2、抛光:采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成品件焊后打磨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打磨:打磨前,将成品件摆稳垫平,使之保持牢固可靠,再将润滑介质均匀涂于成品件表面,形成约1mm厚的薄膜;打磨时,使打磨工具的磨片与成品件表面呈15
°
~30
°
倾斜角度,打磨方向与成品件表面加工痕迹方向保持一致,然后进行匀速打磨;S2、抛光:抛光前,在润滑介质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3%的圆润磨剂颗粒,并将打磨工具上的磨片更换为抛光磨片,进行抛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成品件焊后打磨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介质为回收后的L

HM46抗磨液压油,其20℃时的密度值为854.00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东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