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658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电源前处理模块、电流监控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流监控模块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源前处理模块,所述电流监控模块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掩星探测系统和卫星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系统采用高可靠,具有飞行经历的供电系统,完成电源的滤波,监控等,部分电源前端具有限流电阻,当电流过大时,该电源芯片能够自动断电,避免由于电流过大造成系统故障。由于电流过大造成系统故障。由于电流过大造成系统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源管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卫星平台逐渐向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利用小卫星平台开展掩星探测成为国内外发展的热点之一,现有的掩星探测系统通常采用电源管理系统从而实现相关器、快速捕获、信号处理环路、定位解算、定轨以及掩星观测等,但现有的电源管理系统可靠性低,无法对电源进行监控,存在由于电流过大造成掩星探测系统故障的问题,继而大大影响掩星探测系统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源管理系统可靠性低,无法对电源进行监控,存在由于电流过大造成掩星探测系统故障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电源前处理模块、电流监控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流监控模块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源前处理模块,所述电流监控模块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掩星探测系统和卫星平台;
[0006]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和第三路电流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和第三路电流转换单元输入端均连接至电流监控模块输出端,所述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输出端通过LDO转换芯片连接至基带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输出端通过LDO转换芯片连接至接口控制单元,所述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输出端还连接至卫星平台,所述第三路电流转换单元输出端连接至射频处理单元。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流监控模块包括采样电阻、一号放大芯片、控制单元和负载电路,所述采样电阻分别并联一号放大芯片,所述采样电阻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输入端、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还连接至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输出端连接到负载电路。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前处理模块包括过流保护单元、浪涌抑制单元和滤波单元,所述浪涌抑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至过流保护单元,所述浪涌抑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滤波单元输入端,滤波单元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和第三路电流转换单元。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熔断丝F2、熔断丝F4、电阻R561、电阻R564、电阻R1499,所述电阻R561、电阻R564、电阻R1499三者并联,所述电阻R561、电阻R564、电阻R1499
输入端接12V输入电源,所述电阻R561、电阻R564、电阻R1499输入端的输出端接熔断丝F4一端,所述熔断丝F4另一端接浪涌抑制单元,所述熔断丝F2的一端接12V输入电源,另一端接浪涌抑制单元。
[0010]进一步的,所述浪涌抑制单元包括Q1芯片、电容C845、电容C865、电容C866、电容C867、电阻R565、电阻R569、电阻R566、电阻R659、电阻R1301,所述电阻R659、电阻R1301一端均接地,电阻R659、电阻R1301另一端均接电阻R659一端,电阻R659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565一端、电容C865一端、Q1芯片G管脚、电容C866一端,电阻R565另一端接Q1芯片S管脚,电容C865另一端通过电容C845接Q1芯片S管脚,电容C866另一端依次通过电阻R566接Q1芯片D管脚。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用于将12V分别转4.0V、3.3V、1.8V、1.0V,所述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包括电阻1416、电阻1418、电阻1417、电阻1420、二号放大芯片、电容C1685、电容C1686、电容C1687、电容C1688、电阻1477、电阻1478、电阻1470、电阻1428、电阻1436、电阻1442、电容C1689、电容C1604、电容C1699、电容C1704、电阻1423、电阻1425、电阻1429、电阻1431、电阻1437、电阻1439、电阻1443、电阻1445、电容C1681、电容C1682、电容C1683、电容C1684、电容C1690、电容C1691、电容C1692、电容C1693、电容C1695、电容C1696、电容C1697、电容C1698、电容C1700、电容C1701、电容C1702、电容C1703、电阻1421、电阻1422、电阻1424、电阻1426、电阻1467、电阻1430、电阻1433、电阻1434、电阻1438、电阻1440、电阻1441、电阻1444。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的电路输出端输出5.2V电源,输出的5.2V电源通过分压电阻分成两路,一路通过LDO转换芯片转换为3.3V电源,3.3V电源用于给接口控制单元供电,一路给卫星平台供电。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和第三路电流转换单元均用于将12V转5.2V,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和第三路电流转换单元的电路相同,所述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包括电阻1480、电阻1481、电容C883、电容C884、电容C885、电容C886、电容C890、电阻1486、电阻1497、电阻1498、芯片U127、电感、电阻1611、电阻1612、电阻1610、电容C887、电容C889、电容C888、电阻1398、电阻1399、芯片U198。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0015](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系统采用高可靠,具有飞行经历的供电系统,完成电源的滤波,监控等,部分电源前端具有限流电阻,当电流过大时,该电源芯片能够自动断电,避免由于电流过大造成系统故障。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流监控模块原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采样电阻、一号放大芯片电路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过流保护单元、浪涌抑制单元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中的A放大示意图;
[0023]图7为图5中的B放大示意图;
[0024]图8为图5中的C放大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示意图;
[0026]图10为图9中的D放大示意图;
[0027]图11为图9中的E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电源管理系统安装至掩星探测系统和卫星平台,所述掩星探测系统包括基带处理单元、接口控制单元和射频处理单元,所述射频处理单元输入端接掩星信号,所述射频处理单元输出端接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基带处理单元输出端接卫星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前处理模块、电流监控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流监控模块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源前处理模块,所述电流监控模块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掩星探测系统和卫星平台;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和第三路电流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和第三路电流转换单元输入端均连接至电流监控模块输出端,所述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输出端通过LDO转换芯片连接至基带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输出端通过LDO转换芯片连接至接口控制单元,所述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输出端还连接至卫星平台,所述第三路电流转换单元输出端连接至射频处理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监控模块包括采样电阻、一号放大芯片、控制单元和负载电路,所述采样电阻分别并联一号放大芯片,所述采样电阻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输入端、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还连接至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输出端连接到负载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前处理模块包括过流保护单元、浪涌抑制单元和滤波单元,所述浪涌抑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至过流保护单元,所述浪涌抑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滤波单元输入端,滤波单元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路电流转换单元、第二路电流转换单元和第三路电流转换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熔断丝F2、熔断丝F4、电阻R561、电阻R564、电阻R1499,所述电阻R561、电阻R564、电阻R1499三者并联,所述电阻R561、电阻R564、电阻R1499输入端接12V输入电源,所述电阻R561、电阻R564、电阻R1499输入端的输出端接熔断丝F4一端,所述熔断丝F4另一端接浪涌抑制单元,所述熔断丝F2的一端接12V输入电源,另一端接浪涌抑制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掩星探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抑制单元包括Q1芯片、电容C845、电容C865、电容C866、电容C867、电阻R565、电阻R569、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满义王鹏程刘永成闫明明哈琳李峰辉李兴国程艳郭瑞邓智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