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多层中空玻璃。针对现有三层中空玻璃的非玻璃中间件直接受到内外层玻璃传递的力,容易破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多层中空玻璃,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间隔框,同一所述间隔框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玻璃,第二端抵接所述第二玻璃;轻质透光结构,重量同时小于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所述轻质透光结构将空腔分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三层玻璃结构,重量可以更低;轻质透光结构不在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间传递力,轻质透光结构不受力或者受力少,结构强度要求低,不会或不易破损。破损。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多层中空玻璃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多层中空玻璃。
技术介绍
[0002]中空玻璃是将两片或多片玻璃间隔一定的距离,平行地粘合在一起,在两片玻璃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充满接近外部气压的干燥空气或其他惰性气体,是一种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适用、并可降低建筑物自重的新型建筑材料。
[0003]随着国家和各地地方标准对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两层中空玻璃已不能满足相关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门窗系统只有采用三层中空玻璃才能满足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对外窗传热系数的要求。配置三层中空玻璃的外窗的保温性能虽然很好,但由于重量较重,不仅会影响外窗摩擦铰链的承重极限,存在外开窗扇意外坠落的安全隐患,而且在运输和安装中都会比较轻的两层中空玻璃更为麻烦。
[0004]三层中空玻璃较重的主要原因是多了一层中间玻璃。为降低中空玻璃重量,出现了将中间玻璃改为薄膜(可参见CN2616536Y
‑
聚酯隔膜多层中空玻璃)或者透明塑料板(可参见CN205153887U
‑
一种多层中空玻璃)的方案。
[0005]虽然,前述方案通过薄膜或者透明塑料板代替中间玻璃,降低了中空玻璃重量,但是,其中间的薄膜或者透明塑料板间通过间隔元件与内外层玻璃连接,内外层玻璃间通过薄膜或透明塑料板传力,内外层玻璃受到的力直接传递给中间的薄膜或者透明塑料板,薄膜或者透明塑料板需要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否则容易破裂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三层中空玻璃的非玻璃中间件直接受到内外层玻璃传递的力,容易破损的不足,提供一种轻质多层中空玻璃,采用非玻璃中间件降低重量,同时,还可以减少非玻璃中间件所受冲击。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多层中空玻璃,所述轻质多层中空玻璃包括:
[0008]第一玻璃;
[0009]第二玻璃;
[0010]间隔框,平行设于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之间,同一所述间隔框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玻璃,第二端抵接所述第二玻璃;
[0011]轻质透光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之间且位于所述间隔框内侧,所述轻质透光结构的重量同时小于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
[0012]其中,所述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和间隔框围成一空腔,所述轻质透光结构与所述间隔框固接,所述轻质透光结构将所述空腔分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0013]本技术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采用重量较轻的轻质透光结构将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围成的空腔分成两个,相比三层玻璃结构,重量可以更低;同一间隔框两端分别抵接
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轻质透光结构与间隔框固定,相比现有技术中不同间隔框分别抵接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轻质透光结构不在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间传递力,轻质透光结构不受力或者受力少,结构强度要求低,不会或不易破损。轻质透光结构的重量小于第一玻璃且小于第二玻璃,重量更轻。
[0014]作为改进,所述间隔框和所述第一玻璃、所述第二玻璃间均设有第一密封胶;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间设有第二密封胶,所述第二密封胶位于所述间隔框外侧。通过设置第一密封胶和第二密封胶,保证密封性能。
[0015]作为改进,所述轻质透光结构与所述间隔框间设有第三密封胶。通过设置第三密封胶,保证分隔成的两个空腔间相互隔绝。
[0016]作为改进,所述第三密封胶为透明胶,以降低对采光的影响。
[0017]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玻璃或所述第二玻璃与所述轻质透光结构间设有位于所述间隔框内侧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轻质透光结构固接;所述支撑块为透明的支撑块。支撑块仅设于轻质透光结构的一侧或者说仅在第一玻璃或者第二玻璃中的一块玻璃处设置。
[0018]作为改进,所述间隔框内侧形成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支撑所述轻质透光结构。
[0019]作为改进,所述间隔条和所述支撑筋一体成型,从而无需单独设置。
[0020]作为改进,所述间隔框内侧形成凹槽,所述轻质透光结构设于所述凹槽中。
[0021]所述轻质透光结构的重量为所述第一玻璃或所述第二玻璃的0.1
‑
0.3。
[0022]作为改进,所述轻质透光结构为单层透光板。
[0023]作为改进,所述轻质透光结构为透光中空结构,进一步提升隔热性能。
[0024]作为改进,所述透光中空结构包括至少两层透光板和设于所述透光板之间的透光框、透光胶,所述透光框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所述透光胶与所述透光板粘结密封。
[0025]作为改进,所述透光板间形成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中填充透光气凝胶或惰性气体。
[0026]作为改进,所述透光板的厚度为0.5
‑
2mm。
[0027]本技术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重量较轻的轻质透光结构将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围成的空腔分成两个,相比三层玻璃结构,重量可以更低;同一间隔框两端分别抵接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轻质透光结构与间隔框固定,相比现有技术中不同间隔框分别抵接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轻质透光结构不在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间传递力,轻质透光结构不受力或者受力少,结构强度要求低,不会或不易破损。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支撑块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透光中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第二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第三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第一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第一结构的支撑筋的分布示意图。
[003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第二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第一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7]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第一结构的间隔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轻质多层中空玻璃的第二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9]图中,1、第一密封胶;
[0040]2、第二密封胶;
[0041]3、第一玻璃;
[0042]4、间隔框;12、凹槽;15、支撑筋;
[0043]5、支撑块;
[0044]6、透光中空结构;10、透光板;11、透光气凝胶;13、透光胶;14、透光框;
[0045]7、空腔;
[0046]8、第二玻璃;
[0047]9、第三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多层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多层中空玻璃包括:第一玻璃(3);第二玻璃(8);间隔框(4),设于所述第一玻璃(3)和所述第二玻璃(8)之间,同一所述间隔框(4)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玻璃(3),第二端抵接所述第二玻璃(8);轻质透光结构,平行设于所述第一玻璃(3)和所述第二玻璃(8)之间且位于所述间隔框(4)内侧,所述轻质透光结构的重量同时小于所述第一玻璃(3)和所述第二玻璃(8);其中,所述第一玻璃(3)、第二玻璃(8)和间隔框(4)围成一空腔(7),所述轻质透光结构与所述间隔框(4)固接,所述轻质透光结构将所述空腔(7)分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多层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框(4)和所述第一玻璃(3)、所述第二玻璃(8)间均设有第一密封胶(1);所述第一玻璃(3)和第二玻璃(8)间设有第二密封胶(2),所述第二密封胶(2)位于所述间隔框(4)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多层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透光结构与所述间隔框(4)间设有第三密封胶(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质多层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3)或所述第二玻璃(8)与所述轻质透光结构间设有位于所述间隔框(4)内侧的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与所述轻质透光结构固接;所述支撑块(5)为透明的支撑块(5);所述第三密封胶(9)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杰,朱伟明,叶露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