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释能限阻的抗冲耗能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170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释能限阻的抗冲耗能锚杆,其包括锚杆杆体,锚杆杆体的端头锚固在围岩中,锚杆杆体另一端套设在套管内,在套管顶部设置第一垫板,套管底部设置第二垫板与螺母,两垫板之间设置三级限阻耗能管;套管与锚杆杆体内壁设置三道弹性限位块。当第一垫板遭受冲击荷载,除锚杆杆体外,套管及其他结构会向外部运动,此时弹性限位块将允许锚杆杆体与套管之间发生滑动。当锚杆杆体底部与套管顶部齐平时,若有后续冲击荷载,第一垫板则沿着套管依次挤压限阻耗能管,长度不同的限阻耗能管将分级吸收围岩变形的能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高能地层环境下围岩冲击作用起到耗能效果,具有释能限阻、抗冲耗能、分级释放、有效锚固、降低造价等功效和优点。等功效和优点。等功效和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释能限阻的抗冲耗能锚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释能限阻的抗冲耗能锚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隧道的总延长不断增加,受到地形地势的制约,特长、深埋的隧道工程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西部地区,高应力场、深埋的隧道已大量涌现;在高应力场的作用下,隧道的破坏速度加快,隧道变形剧烈,破碎岩体也随之增加,而传统的支护锚杆延伸率低,已不能适应隧道的大变形。
[0003]传统预应力或释能让压锚杆的受力特点是锚杆的变形必须与岩土体的变形相协调,但若岩土体的变形量过大,就会导致锚杆与岩土体的变形不协调,最终造成传统预应力或释能让压锚杆出现拉断失效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释能限阻效果的抗冲耗能锚杆。
[0005]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提供一种基于释能限阻的抗冲耗能锚杆,其包括锚杆杆体,锚杆杆体的端头锚固在围岩中,锚杆杆体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释能限阻的抗冲耗能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杆体(3),所述锚杆杆体(3)的端头锚固在围岩(1)中,所述锚杆杆体(3)在围岩(1)表面依次套设有套管(6)和第一垫板(4),所述套管(6)底部套设有第二垫板(8),所述第一垫板(4)与第二垫板(8)之间设置有若干限阻耗能管(7),若干所述限阻耗能管(7)的长度均不同,所述限阻耗能管(7)的长度方向与锚杆杆体(3)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套管(6)与锚杆杆体(3)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限位块(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释能限阻的抗冲耗能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8)底部设置有螺母(9),且所述螺母(9)与套管(6)经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释能限阻的抗冲耗能锚杆,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限阻耗能管(7)相互套设,且若干所述限阻耗能管(7)均套设在套管(6)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释能限阻的抗冲耗能锚杆,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限阻耗能管(7)之间、所述套管(6)与其相邻的限阻耗能管(7)之间均设置有间隙(10),且外侧所述限阻耗能管(7)的长度大于内侧所述限阻耗能管(7)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伦张志强李志军洪开荣龚兴旺刘永胜陈桥张理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