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863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包括底膜、接水袋、夹子;接水袋的顶部一侧紧贴在底膜上,牵拉件夹持在接水袋的另一侧的开口顶部位置,用于将接水袋夹持在医护人员的衣服上、使接水袋的开口维持敞开状态;手术作业口开设于接水袋与底膜的紧贴重合处;接水袋的排出口处设有塞嘴,防止接水袋的排出口处的壁膜贴合;其结构新颖,可有效防止接水袋的壁膜之间的贴合,维持正常的引流效果,防止液体流至外部。外部。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用隔水防水膜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般手术,如剖宫产,脑科等,手术部位固定,有专用隔水膜;但是其他手术部位不具备专用的隔水膜,手术时需要根据实际作业部位使用其他的隔水膜进行裁剪后替代使用,操作较为麻烦;
[0003]并且,由于隔水膜上的接水袋的结构特性,当经液体湿润后,容易造成接水袋壁膜的紧密贴合,影响正常的排水,甚至会造成液体流至接水袋的外部,影响正常的手术作业,也会导致外部的污染,故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其结构新颖,可有效防止接水袋的壁膜之间的贴合,维持正常的引流效果,防止液体流至外部。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包括底膜、接水袋、夹子;接水袋的顶部一侧紧贴在底膜上,牵拉件夹持在接水袋的另一侧的开口顶部位置,用于将接水袋夹持在医护人员的衣服上、使接水袋的开口维持敞开状态;手术作业口开设于接水袋与底膜的紧贴重合处;接水袋的排出口处设有塞嘴,防止接水袋的排出口处的壁膜贴合。
[000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接水袋远离底膜一侧的开口边缘处设有加强筋。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接水袋与底膜的紧贴重合处的中部固定设有加强布,手术作业口开设于加强布处,且手术作业口贯穿底膜。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加强布远离底膜的两侧均设有无菌保护膜,无菌保护膜贴附在加强布上、且对手术作业口完全遮挡封堵。
[0010]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接水袋的底部收窄呈斗状结构,排出口设于收窄部的底端;
[0011]塞嘴包括外撑件及内撑件,外撑件设于接水袋的底部外侧,内撑件设于接水袋的底部内侧,外撑件与内撑件卡接配合,接水袋的排出口固定夹持在外撑件与内撑件之间,通过内撑件使接水袋的底部壁膜维持撑开状态;内撑件上设有漏水孔,外撑件上设有排水孔,接水袋内部的液体流经漏水孔、排水孔后排出。
[0012]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外撑件的顶面向下凹陷设有沉槽,沉槽呈锥台状结构、且沉槽的槽口直径大于槽底直径;排水孔设于沉槽的槽底中心处,排水孔贯穿外撑件的底面;沉槽的槽底中部固定设有凸块,凸块的侧壁底部设有多个穿孔,多个穿孔相互汇通、且与排水孔连通;内撑件包括第一环体及第二环体,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的轴线重合,
第一环体的外壁与第二环体的内壁之间通过多块架板固定连接,多块架板绕第一环体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一环体的外壁、第二环体的内壁及相邻的两架板之间形成漏水孔;第一环体的内径与凸块的顶部形状适配、且相互卡接配合,第二环体的外壁形状与沉槽的内壁形状适配;第一环体固定卡接在凸块的顶部时,接水袋的排出口区域的壁膜固定夹持在第二环体与沉槽的槽壁之间。
[0013]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接水袋与底膜的紧贴重合处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挡水气囊及第二挡水气囊;第一挡水气囊围绕设于加强布的外侧、且呈U型状结构,U型开口朝向塞嘴的一侧延伸、且伸入接水袋的袋口内侧;第二挡水气囊设于第一挡水气囊远离加强布的一侧,第二挡水气囊沿接水袋与底膜的紧贴重合处的边缘设置,第二挡水气囊的两端朝塞嘴的方向延伸、且伸入接水袋的袋口内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其结构新颖,包括底膜、接水袋、夹子,接水袋的顶部一侧紧贴在底膜上,手术作业口开设于接水袋与底膜的紧贴重合处,形成基础的隔水、接水效果;
[0016]接水袋的排出口处设有塞嘴,防止接水袋的排出口处的壁膜贴合;夹子可在接水袋的开口边缘以及医护人员的衣服形成一个连接配合,对接水袋的开口边缘进行牵拉、使接水袋的开口维持敞开状态;可防止接水袋的壁膜之间的贴合,维持正常的引流及接水效果,防止液体流至外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的正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的后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塞嘴部位的截面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外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内撑件的俯视图。
[0022]图中:
[0023]100、底膜;200、接水袋;210、加强筋;211、第一加强条;212、第二加强条;300、夹子;400、手术作业口;500、塞嘴;510、外撑件;511、排水孔;512、沉槽;513、凸块;514、穿孔;515、凸棱;516、凸环;520、内撑件;521、第一环体;522、第二环体;523、架板;524、漏水孔;600、加强布;700、粘贴带;800、无菌保护膜;910、第一挡水气囊;920、第二挡水钦;930、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5]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包括底膜100、接水袋200、夹子300;接水袋200的顶部一侧紧贴在底膜100上,牵拉件300夹持在接水袋200的另一侧的开口顶部位置,用于将接水袋200夹持在医护人员的衣服上、使接水袋的开口维持敞开状态;手术作业口400开设于接水袋200与底膜100的紧贴重合处;接水袋200的排出口处设有塞嘴500,防止接水袋的排出口处的壁膜贴合。
[0026]上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其结构新颖,包括底膜、接水袋、夹子,接水袋的顶部一侧紧贴在底膜上,手术作业口开设于接水袋与底膜的紧贴重合处,形成基础的隔水、接水效果;接水袋的排出口处设有塞嘴,防止接水袋的排出口处的壁膜贴合;夹子可在接水袋的开口边缘以及医护人员的衣服形成一个连接配合,对接水袋的开口边缘进行牵拉、使接水袋的开口维持敞开状态;可防止接水袋的壁膜之间的贴合,维持正常的引流及接水效果,防止液体流至外部。
[0027]进一步地,接水袋通过胶水粘贴固定在底膜上,或通过热压的方式形成紧贴连接配合,确保接水袋不会轻易从底膜上脱离,保证产品的质量。
[0028]进一步地,夹子的数量优选为2,可将接水袋夹持在医护工作服上、尤其是夹持在工作服的腹部位置的口袋两侧,使接水袋的开口维持敞开状态。
[0029]进一步地,接水袋200远离底膜100一侧的开口边缘处设有加强筋210;加强筋210包括第一加强条211及多条第二加强条212,第一加强条沿接水袋的开口边缘设置,第二加强条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加强条上,另一端朝塞嘴的方向延伸,第二加强条紧贴固定在接水袋的外壁;可有效防止接水袋边缘位置的开裂及损坏,也可以通过加强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膜、接水袋、夹子;接水袋的顶部一侧紧贴在底膜上,牵拉件夹持在接水袋的另一侧的开口顶部位置,用于将接水袋夹持在医护人员的衣服上、使接水袋的开口维持敞开状态;手术作业口开设于接水袋与底膜的紧贴重合处;接水袋的排出口处设有塞嘴,防止接水袋的排出口处的壁膜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其特征在于:接水袋远离底膜一侧的开口边缘处设有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其特征在于:接水袋与底膜的紧贴重合处的中部固定设有加强布,手术作业口开设于加强布处,且手术作业口贯穿底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其特征在于:加强布远离底膜的两侧均设有无菌保护膜,无菌保护膜贴附在加强布上、且对手术作业口完全遮挡封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隔水膜,其特征在于:接水袋的底部收窄呈斗状结构,排出口设于收窄部的底端;塞嘴包括外撑件及内撑件,外撑件设于接水袋的底部外侧,内撑件设于接水袋的底部内侧,外撑件与内撑件卡接配合,接水袋的排出口固定夹持在外撑件与内撑件之间,通过内撑件使接水袋的底部壁膜维持撑开状态;内撑件上设有漏水孔,外撑件上设有排水孔,接水袋内部的液体流经漏水孔、排水孔后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晓曦叶艳霞李恒欧高文陈金栋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