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5702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7
本申请公开一种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涉及电池领域。所述负极极片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上依次排布的第一区域、中间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中间区域的负极容量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负极容量和第二区域的负极容量。中间区域的负极容量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负极容量和第二区域的负极容量,降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极化电位,达到优化锂离子充电过程中,负极极片宽度方向各部位的极化电位的作用,改善了嵌锂的均匀性,进而改善极片的边缘析锂问题,提升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提升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提升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如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极片宽度方向上,因边缘的界面效应,导致边缘区域和中间区域存在极化电位差异。边缘区域因极化电位大,在充电过程中,负极边缘极化电位比中间区域极化电位大,锂离子在极化大的边缘区域优先析出。进而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边缘析锂问题,恶化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旨在改善负极极片的析锂问题,提升循环性能。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上依次排布的第一区域、中间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中间区域的负极容量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负极容量和第二区域的负极容量。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中间区域的负极容量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负极容量和第二区域的负极容量,降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极化电位,达到优化锂离子充电过程中,负极极片宽度方向各部位的极化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上依次排布的第一区域、中间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中间区域的负极容量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负极容量和第二区域的负极容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负极容量为C1,第二区域的负极容量为C2,中间区域的负极容量为C3:1.01≤C1/C3≤1.1;和/或,1.01≤C2/C3≤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负极容量为C1,第二区域的负极容量为C2,中间区域的负极容量为C3:1.02≤C1/C3≤1.05;和/或,1.02≤C2/C3≤1.0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极极片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为H1,第二区域的尺寸为H2,中间区域的尺寸为H3:0.01≤H1/H3≤0.2;和/或,0.01≤H2/H3≤0.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集流体上的负极涂层,所述中间区域的负极涂层的重量为x,所述第一区域的负极涂层的重量为y,所述第二区域的负极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彪李成凤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