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553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5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自然资源的待确权的数字文件;按照区块唯一结构标识,上链查找区块连续性标识;准备区块头数据打包内容,计算得到数据文件哈希,采用私钥进行数字签名,更新更动原因标识;将数据文件加密存储于数据库中,返回数据存储地址,按照结构要求打包区块头以及区块体,结合共识机制,在区块链网络中提出出块需求,完成区块链更新;可保证上链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能够针对确权登记的数据进行保护,采用链上链下协同工作的方式,维护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信息查询、凭证校验,并保证信息及校验的正确性,能够保证节约节点用户的内存容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区块链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主体构成要素、重要空间载体和生态保护的主要对象,它们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多种属性,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娱乐、审美等需要。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自然资源管理却存在着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的问题。以森林和河流为例,在一些案例中,由于资源产权不明,使得企业和个人在使用森林和河流资源时的直接成本小于社会所需付出的成本,从而导致森林被乱砍滥伐、水资源被过度使用,严重不利于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
[0004]但是,目前却无法清晰界定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主体,无法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建立自然资源的统一确权登记,实现对山水林湖草的整体保护的管理正在增多,但是目前,针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数据存储方法大多还需要人的参与,利用现有的存储单元进行数据的记录,但是数据记录的准确性、正确性以及不被篡改性都不能被保证;数据无法进行全程追溯,修改过程无记录,全程利用人进行监管,数据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设计一种区块链的区块结构,在自然确权登记过程中,为资源数据建立唯一标识,用于后期的数据以及区块索引,将数字文件加密存储至数据库,相关文件内容上链进行存取,保证上链后数据不可篡改、伪造。
[0006]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0008]获取自然资源的待确权的数字文件;
[0009]按照区块唯一结构标识,上链查找区块连续性标识;
[0010]准备区块头数据打包内容,计算得到数据文件哈希,采用私钥进行数字签名,更新更动原因标识;
[0011]将数据文件加密存储于数据库中,返回数据存储地址,按照结构要求打包区块头以及区块体,结合共识机制,在区块链网络中提出出块需求,完成区块链更新。
[0012]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3]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0014]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自然资源的待确权的数字文件;
[0015]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按照区块唯一结构标识,上链查找区块连续性标识;
[0016]准备区块头数据打包内容,计算得到数据文件哈希,采用私钥进行数字签名,更新更动原因标识;
[0017]数据存储更新模块,用于将数据文件加密存储于数据库中,返回数据存储地址,按照结构要求打包区块头以及区块体,结合共识机制,在区块链网络中提出出块需求,完成区块链更新。
[0018]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本公开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公开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保证上链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方便查验,能够针对确权登记的数据进行保护,全流程可追溯,解决现有责权不明,责任推脱等问题;采用链上链下协同工作的方式,可以在确权登记数据确认后,将确权登记的数据加密存入数据库,将确权登记的数据摘要、数字签名、存储地址上链保存,并向权力所有者颁发数字凭证,这样就能够通过区块链系统,维护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并保证数据不能被伪造及篡改;可靠保障政务数据安全,信息充分共享、互联互通,能够提高信息监管能力,推动政务信息透明。
[0022]与此同时,通过区块链内容的设计,支持数据后期更新,修改过程全程可追溯;单靠区块链,每个区块记录数据较少,通过链上、链下方案,能够保证记录全部数据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信息查询、凭证校验,保证信息及校验的正确性。链上链下协同工作方式能够保证节约节点用户的内存容量,而且,能够充分利用目前已经建立的数据库内容,实现在改动最小的基础上,发挥最大效能。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0024]图1为本公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流程应用系统架构图;
[0025]图2为本公开区块数据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公开的用户通道管理模式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公开的多条区块链并行管理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公开的共识机制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9]图6为本公开的链上链下协同存储工作模式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0031]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3]实施例1
[0034]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0035]S101:获取自然资源的待确权的数字文件;
[0036]S102:按照区块唯一结构标识,上链查找区块连续性标识;
[0037]S103:准备区块头数据打包内容,计算得到数据文件哈希,采用私钥进行数字签名,更新更动原因标识;
[0038]S104:将数据文件加密存储于数据库中,返回数据存储地址,按照结构要求打包区块头以及区块体,结合共识机制,在区块链网络中提出出块需求,完成区块链更新。
[0039]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每一个区块链包括一个区块头和区块体,所述区块头包括时间戳、区块唯一标识、区块连续性标识、区块生成机构以及前区块哈希指针;所述区块体包括存储数据地址、数据哈希、数字签名以及更动原因标识。时间戳信息维护了区块链的时间可追溯性,区块链连续性标识用于在追溯服务的索引,前区块哈希指针针对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区块生成机构、数据哈希、数字签名保证数据查验功能,区块唯一标识、存储数据地址保证数据读出功能。
[0040]区块的存储可以采用常用的Le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自然资源的待确权的数字文件;按照区块唯一结构标识,上链查找区块连续性标识;准备区块头数据打包内容,计算得到数据文件哈希,采用私钥进行数字签名,更新更动原因标识;将数据文件加密存储于数据库中,返回数据存储地址,按照结构要求打包区块头以及区块体,结合共识机制,在区块链网络中提出出块需求,完成区块链更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区块链包括一个区块头和区块体,所述区块头包括时间戳、区块唯一标识、区块连续性标识、区块生成机构以及前区块哈希指针;所述区块体包括存储数据地址、数据哈希、数字签名以及更动原因标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私有链的形式建立区块链,对区块链采用多链管理模式,设置不同节点用户访问的不同的区块链权限,形成多条隐形的区块链用户通道,将多条区块链进行并行管理,不同用户通道之间数据隔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数据同步和一致性协调的共识机制包括生成区块需求阶段、全网广播阶段、全网验证阶段、验证通过阶段以及数据上链阶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区块需求阶段为在用户通道中,有节点产生数据上链需求,设该节点为主节点,由主节点向数据库中存储数据,并将区块链唯一标识、区块连续性标识、区块生成机构、数据库地址、数字签名存入一个数据列表中。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时任梦林姜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