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22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血笔,包括壳筒、启动机构、蓄能机构、出针机构、换针机构,启动机构包括相插接的齿帽与滑爪套,蓄能机构包括蓄能套及击发柱,出针机构包括导向连接件与设置在导向连接件轴向端的空心卡嘴,空心卡嘴用于与采血针模组紧配合,换针机构包括滑架与推动件,滑架与导向连接件滑套连接,滑爪套转动第一角度下移时与蓄能套相抵,以使得蓄能套内的蓄能弹簧驱动击发柱与空心导轴相抵,进而使得空心导轴带动采血针模组延伸至壳筒外,滑爪套转动第二角度下移时与滑架相抵,以使得滑架带动推动件进入空心卡嘴内腔,进而顶出采血针模组,出针和退针动作皆通过按动启动机构的齿帽完成,通过两次按动齿帽,实现出针采血与换针动作,操控简便。操控简便。操控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血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笔。

技术介绍

[0002]采血笔适用于与采血针配合使用在指端或手臂采用微量末梢血液的医用装置。目前最广泛的应用是在糖尿病领域,患者用于个人检测血糖提供微量血液样本。
[0003]目前在国内外医用市场上主要由两类采血笔类型,第一种为普通型采血笔,另一种为可退针型采血笔,主要增加了退针功能,如公开(公告)号CN11463181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采血笔,但是这种采血笔在使用时却存在以下问题:
[0004]一方面,控制采血笔出针和退针的按压键与移动按钮分别设置在采血笔的轴向端与周面上,这就导向了采血笔的操控过于复杂,在使用时易出现按动错误的情况;
[0005]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弹簧第三弹簧蓄力大于磁力时,采血针才会被击出,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磁力会发生衰减,这就造成了第二弹簧与第三弹簧的蓄力时间缩短,进而影响采血针的击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采血笔。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采血笔,包括壳筒、启动机构、蓄能机构、出针采血机构、换针机构;
[0009]所述启动机构包括相插接的齿帽与滑爪套;
[0010]所述蓄能机构包括蓄能套及击发柱;
[0011]所述出针采血机构包括导向连接件与设置在导向连接件轴向端的空心卡嘴,所述空心卡嘴用于与采血针模组紧配合;<br/>[0012]所述换针机构包括滑架与推动件,所述滑架与导向连接件滑套连接;
[0013]滑爪套转动第一角度下移时与蓄能套相抵,以使得蓄能套内的蓄能弹簧驱动击发柱与导向连接件相抵,进而使得导向连接件带动采血针模组延伸至壳筒外;
[0014]滑爪套转动第二角度下移时与滑架相抵,以使得滑架带动推动件进入空心卡嘴内腔,进而顶出采血针模组。
[0015]所述导向连接件为空心导轴,所述空心导轴的径向上开设有第一贯穿滑槽,所述滑架滑设在第一贯穿滑槽上;所述推动件为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贯穿滑槽内。
[0016]所述导向连接件为实心导轴,沿所述滑架的长度方向上构造有空心套;所述推动件为第二推杆,至少一组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与空心套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卡嘴上开设有与第二推杆相适配的第二推杆插槽,所述实心导轴滑设在第二推杆与空心套所围合成的第二贯穿滑槽内。
[0017]所述蓄能机构还包括支撑套与限位杆,所述蓄能套套装在支撑套内,所述蓄能套
周面上开设有蓄能槽,所述支撑套的周面上开设有相连通的限位槽与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支撑套的轴向开设,所述限位槽沿支撑套的周向开设,蓄能弹簧一端抵于蓄能套内腔底面,一端与击发柱相抵。
[0018]所述限位杆一端固设在击发柱的周面上,另一端贯穿蓄能槽并延伸至限位槽内。
[0019]所述蓄能槽在蓄能套轴向上的两个内端面分别为陡坡面与缓坡面,所述陡坡面用于限制限位杆脱离蓄能套,所述缓坡面用于推动限位杆沿限位槽至导向槽方向移动。
[0020]所述启动机构还包括滑爪套复位弹簧,所述滑爪套复位弹簧一端与支撑套相抵,另一端与滑爪套相抵。
[0021]所述蓄能机构还包括蓄能套复位弹簧,所述支撑套内构造有用于支撑蓄能套复位弹簧的第一支撑部,所述套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支撑部相抵,另一端与蓄能套相抵。
[0022]所述壳筒包括前筒与外套壳,所述支撑套包括第一弧形套与第二弧形套,所述第一弧形套与第二弧形套嵌设在前筒内,空心导轴套装在第一弧形套与第二弧形套之间,第一弧形套与第二弧形套间形成与滑架相适配的滑架导向槽。
[0023]所述出针机构还包括空心导轴复位弹簧,所述支撑套内构造有用于支撑空心导轴复位弹簧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空心导轴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二支撑部相抵,另一端与空心导轴相抵。
[0024]所述换针机构还包括滑架复位弹簧,所述滑架复位弹簧一端与前筒相抵,另一端与滑架相抵。
[0025]所述前筒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采血针模组的深度调节机构。
[0026]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7](1)采血笔出针和退针动作皆通过按动启动机构的齿帽完成,通过两次按动齿帽,实现出针采血与换针动作,操控简便。
[0028](2)设置有蓄能机构,蓄能机构与出针采血机构、换针机构巧妙配合,不存在因磁力发生衰减而造成的蓄能时间缩短问题,并且蓄能后出针稳定,可适用于不同的力量的使用者,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血笔的整体结构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血笔隐藏壳筒后的结构图;
[0032]图3是外套壳内腔中转向限位槽的结构图;
[0033]图4是启动机构的结构图;
[0034]图5是隐藏外套壳与支撑套后在第一角度下的结构图;
[0035]图6是隐藏壳筒与滑架复位弹簧的结构图;
[0036]图7是隐藏外套壳与支撑套后在第二角度下的结构图;
[0037]图8是前筒的机构图;
[0038]图9是支撑套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0039]图10是支撑套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
[0040]图11是陡坡面与水平面的结构图;
[0041]图12是横梁与第二连接槽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0042]图13是横梁与第二连接槽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
[0043]图14是实心导轴与空心套的结构图;
[0044]图15是图14隐藏前筒后的结构图;
[0045]图中:
[0046]壳筒1、前筒11、外套壳12、转向限位槽121;
[0047]启动机构2、齿帽21、第一齿面211、回程凹槽角212、第二齿面213、防转凸块214、滑爪套22、滑爪221、圆套223、宽台224、窄台225、滑爪套复位弹簧23;
[0048]蓄能机构3、蓄能套31、蓄能槽311、陡坡面312、缓坡面313、水平面315、横梁316、第二连接槽317、击发柱32、蓄能弹簧33、支撑套34、限位槽341、导向槽342、第一支撑部343、第二支撑部344、限位杆35、蓄能套复位弹簧36、第一弧形套371、第二弧形套372、圆柱挡块38、外凸脚381、连接套管39;
[0049]出针采血机构4、空心导轴41、空心卡嘴42、第一贯穿滑槽43、空心导轴复位弹簧44、铆钉45、第二防转凸块46、实心导轴47、空心套48、第二贯穿滑槽49;
[0050]换针机构5、滑架51、第一推杆52、滑架导向槽53、滑架复位弹簧54、第二推杆55;
[0051]采血针模组6。
[0052]小直径腔室71、过渡腔室72、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筒(1)、启动机构(2)、蓄能机构(3)、出针采血机构(4)、换针机构(5);所述启动机构(2)包括相插接的齿帽(21)与滑爪套(22);所述蓄能机构(3)包括蓄能套(31)及击发柱(32);所述出针采血机构(4)包括导向连接件与设置在导向连接件轴向端的空心卡嘴(42),所述空心卡嘴(42)用于与采血针模组(6)紧配合;所述换针机构(5)包括滑架(51)与推动件,所述滑架(51)与导向连接件滑套连接;滑爪套(22)转动第一角度下移时与蓄能套(31)相抵,以使得蓄能套(31)内的蓄能弹簧(33)驱动击发柱(32)与导向连接件相抵,进而使得导向连接件带动采血针模组(6)延伸至壳筒(1)外;滑爪套(22)转动第二角度下移时与滑架(51)相抵,以使得滑架(51)带动推动件进入空心卡嘴(42)内腔,进而顶出采血针模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连接件为空心导轴(41),所述空心导轴(41)的径向上开设有第一贯穿滑槽(43),所述滑架(51)滑设在第一贯穿滑槽(43)上;所述推动件为第一推杆(52),所述第一推杆(52)的一端与滑架(51)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贯穿滑槽(4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连接件为实心导轴(47),沿所述滑架(51)的长度方向上构造有空心套(48);所述推动件为第二推杆(55),至少一组所述第二推杆(55)的一端与空心套(48)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卡嘴(42)上开设有与第二推杆(55)相适配的第二推杆插槽,所述实心导轴(47)滑设在第二推杆(55)与空心套(48)所围合成的第二贯穿滑槽(49)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机构(3)还包括支撑套(34)与限位杆(35),所述蓄能套(31)套装在支撑套(34)内,所述蓄能套(31)周面上开设有蓄能槽(311),所述支撑套(34)的周面上开设有相连通的限位槽(341)与导向槽(342),所述导向槽(342)沿支撑套(34)的轴向开设,所述限位槽(341)沿支撑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书然
申请(专利权)人:诣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