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变形缝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模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变形缝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剪力墙变形缝模板支撑装置及支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目前建筑结构体系较多的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因此就存在变形缝处两道平行的砼剪力墙,两墙间净距仅为100
‑
300mm,剪力墙的长度经常设计成一个开间长度,当一侧施工完毕后,另一侧变形缝内侧模板无法固定牢靠,施工加固与拆除难度大。
[0003]目前,针对剪力墙变形缝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0004]1)在先施工完成的剪力墙体一侧敷上与净空间距相应厚度的聚苯板,再表面敷上一层三夹板以防聚苯板松散后落入墙基钢筋网中。
[0005]2)后施工的可作业一侧采取在已浇楼层中预埋排架标准钢管头,以作为上部模板的单向受力支撑点。后施工一侧的模板采用低标准多层板或另料多层板及配以低主次龙骨做成的一次性对紧体系。
[0006]3)在靠已施工完成砼结构面的内侧剪力墙上制作成整体的大模板。在可作业面一侧采用单向紧固螺栓方法,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变形缝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变形缝模板的气囊组件和对气囊组件进行充气的充气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包括主气囊部(1)以及一个或多个用于扩展主气囊部(1)长度的副气囊部(2),主气囊部(1)由M
×
N个矩形阵列的气囊单元(4)组合而成,副气囊部(2)由1
×
N个竖向阵列的气囊单元(4)组合而成;所述气囊单元(4)包括柔性布(401)以及设置在柔性布(401)中部的基板(402),相邻气囊单元(4)之间通过柔性布(401)连接,基板(402)上均并排穿设多个气囊(403),气囊(403)上均设有出气口以及进气口,多个气囊(403)在充盈状态下突出基板(402)的长度依次递减,主气囊部(1)以及副气囊部(2)上相同长度的气囊(403)均通过串联的方式相连通;充气组件包括充气泵(8)、调节阀(3)以及多个单向阀(6),调节阀(3)具有一个进气口以及多个出气口,调节阀(3)的进气口通过气管与充气泵(8)的连接,调节阀(3)的多个出气口均通过气管与主气囊部(1)的进气口连通,主气囊部(1)出气口和副气囊部(2)的出气口均通过气管连接有单向阀(6),且单向阀(6)的进气口与气管连通;副气囊部(2)通过连接组件(5)与主气囊部(1)或相邻的副气囊部(2)进行结构连接和气路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力墙变形缝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5)包括母端连接筒(501)以及子端连接筒(502),母端连接筒(501)设置在主气囊部(1)出气口处或副气囊部(2)出气口处,子端连接筒(502)设置在副气囊部(2)进气口处,母端连接筒(501)与子端连接筒(502)可拆卸插接,副气囊部(2)进气口均设有用于与单向阀(6)进气端连通的插接管(503),插接管(503)均穿设在子端连接筒(502)的底壁上,插接管(503)的进气端位于子端连接筒(502)的内部,单向阀(6)均穿设在母端连接筒(501)的底壁上,单向阀(6)的进气端位于母端连接筒(501)的内部,插接管(503)的进气端内壁处设有支撑梁(506),支撑梁(506)上穿设有顶针(507),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龙,张亮,朱小青,董勤良,李小叶,臧江涛,耿方方,郭爱东,郑瑛瑛,梁志闯,赵瑞磊,曹辉辉,潘士强,朱永辉,邵要锋,王蓓,
申请(专利权)人: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