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07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包括罗马杆与帘布,所述罗马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位作用的限位套,所述帘布上贯穿有吊环且帘布通过吊环悬挂在罗马杆上,所述帘布包括面层和遮光层,所述面层和遮光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抗菌层、保温层和防紫外线层,所述防水层、抗菌层、保温层和防紫外线层通过缝纫线依次缝纫在面层和遮光层之间,所述抗菌层包括双层结构的抗菌布,所述抗菌布之间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抗菌布由纳米银纤维交互编织构成,若干组所述活性炭颗粒均匀填充在双层抗菌布之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窗帘布具有抗菌防霉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窗帘布的使用效果,具有实用性。具有实用性。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


[0001]本技术涉及窗帘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

技术介绍

[0002]窗帘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窗帘的主要作用是与外界隔绝,保持居室的私密性,同时它又是家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冬季,窗帘将室内外分隔成两个世界,给屋里增加了温馨的暖意。窗帘可以减光、遮光,以适应人对光线不同强度的需求,改善居室气候与环境。
[0003]现有的窗帘布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窗帘布在使用时不具有抗菌防霉效果,从而导致窗帘使用时使用效果不好,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现在提出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包括罗马杆与帘布,所述罗马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位作用的限位套,所述帘布上贯穿有吊环且帘布通过吊环悬挂在罗马杆上,所述帘布包括面层和遮光层,所述面层和遮光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抗菌层、保温层和防紫外线层,所述防水层、抗菌层、保温层和防紫外线层通过缝纫线依次缝纫在面层和遮光层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抗菌层包括双层结构的抗菌布,所述抗菌布之间填充有活性炭颗粒。
[0008]优选的,所述抗菌布由纳米银纤维交互编织构成,所述活性炭颗粒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活性炭颗粒均匀填充在双层抗菌布之间的位置。r/>[0009]优选的,所述面层为雪尼尔面料,所述遮光层为涂银遮光布。
[0010]优选的,所述保温层采用棉布材质,所述防紫外线层采用聚酯纤维编织构成。
[0011]优选的,所述吊环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吊环套设在罗马杆的外表面并与罗马杆活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面层、遮光层、防水层、抗菌层、抗菌布、活性炭颗粒、保温层和防紫外线层,能够使窗帘布具有抗菌防霉的效果,在窗帘布的使用过程中,利用抗菌层能够使窗帘布进行有效的抗菌,同时防水层能够避免窗帘布受潮发霉,使窗帘布使用时安全性更好,有效的提高窗帘布的使用效果;
[0014]综上,本技术能够使窗帘布具有抗菌防霉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窗帘布的使用效果,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的拆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的帘布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的抗菌层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19]图中:1、罗马杆;2、限位套;3、帘布;31、面层;32、遮光层;33、防水层;34、抗菌层;341、抗菌布;342、活性炭颗粒;35、保温层;36、防紫外线层;4、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4,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包括罗马杆1与帘布3,罗马杆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位作用的限位套2,限位套2用于限位,避免帘布3在使用时从罗马杆1上脱落,帘布3上贯穿有吊环4且帘布3通过吊环4悬挂在罗马杆1上,罗马杆1用于帘布3的安装,帘布3包括面层31和遮光层32,面层31和遮光层32之间设置有防水层33、抗菌层34、保温层35和防紫外线层36,防水层33、抗菌层34、保温层35和防紫外线层36通过缝纫线依次缝纫在面层31和遮光层32之间。
[0022]其中,抗菌层34包括双层结构的抗菌布341,抗菌布341之间填充有活性炭颗粒342,活性炭颗粒342具有吸附效果,从而使帘布3使用时能够具有除异味的效果,避免外界异味进入室内。
[0023]其中,抗菌布341由纳米银纤维交互编织构成,活性炭颗粒342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活性炭颗粒342均匀填充在双层抗菌布341之间的位置,纳米银纤维交互编织的抗菌布341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使帘布3使用时具有抗菌功能。
[0024]其中,面层31为雪尼尔面料,雪尼尔面料的面层31使帘布3使用时更加的舒适,遮光层32为涂银遮光布,遮光层32能够使莲步3能够进行有效的遮光作用。
[0025]其中,保温层35采用棉布材质,防紫外线层36采用聚酯纤维编织构成,聚酯纤维编织的防紫外线层36能够使帘布3具有防紫外线效果。
[0026]其中,吊环4的数量为若干组,吊环4套设在罗马杆1的外表面并与罗马杆1活动连接。
[0027]工作原理:使用时,罗马杆1安装固定在窗户上,将帘布3通过吊环4穿在罗马杆1上,通过设置的面层31、遮光层32、防水层33、抗菌层34、抗菌布341、活性炭颗粒342、保温层35和防紫外线层36,能够使帘布3具有抗菌防霉的效果,在3帘布的使用过程中,利用抗菌层34能够使帘布3进行有效的抗菌,同时防水层33能够避免帘布3受潮发霉,使窗帘布使用时安全性更好,有效的提高窗帘布的使用效果。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包括罗马杆(1)与帘布(3),其特征在于,所述罗马杆(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位作用的限位套(2),所述帘布(3)上贯穿有吊环(4)且帘布(3)通过吊环(4)悬挂在罗马杆(1)上,所述帘布(3)包括面层(31)和遮光层(32),所述面层(31)和遮光层(32)之间设置有防水层(33)、抗菌层(34)、保温层(35)和防紫外线层(36),所述防水层(33)、抗菌层(34)、保温层(35)和防紫外线层(36)通过缝纫线依次缝纫在面层(31)和遮光层(3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型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34)包括双层结构的抗菌布(341),所述抗菌布(341)之间填充有活性炭颗粒(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骏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银锦阻燃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