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及设计方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490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及设计方法、施工方法,通过所述桩体、所述上横梁、所述下横梁和所述承台板形成位于所述桥台处的所述刚性支承结构,将路桥过渡段刚度变化点由路桥分界处推移至所述刚性支承结构和所述刚度过渡结构分界处,避免了由于所述台背填土碾压不充分导致的差异沉降,减小其对路桥过渡段平顺性的影响;通过所述挡土板围挡所述台背填土和部分所述过渡段填土,相较于所述台背填土,所述过渡段填土可采用大型机械碾压,填料压实度能满足设计要求;该结构能有效解决高速铁路或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问题,保证高速铁路列车和高速公路汽车运行安全,并且施工方便可行,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及设计方法、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桥建筑工程
,特别是一种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及设计方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高速铁路要求轨道结构具有高平顺性。路基与桥梁过渡段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线路平顺性具有显著影响。差异沉降是列车在路桥过渡段上运行是否平顺舒适的主要控制因素,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过大会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构成威胁。现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对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极为严格,路基与桥梁交界处的工后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折角不得大于1/1000。目前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通常采用紧贴桥台台尾沿线路纵向倒梯形过渡结构形式,过渡结构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
[0003]现有路桥过渡段结构桥台台背处无法进行大型机械碾压施工,采用小型机械夯实难以达到压实标准要求,易出现桥台台尾附近路基沉降控制指标超限,影响桥路过渡段线路平顺性,威胁列车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用于连接桥台(1)和路基(9),其特征在于,该过渡结构包括刚性支承结构和刚度过渡结构,所述刚性支承结构包括若干桩体(2),所述桩体(2)设置于所述桥台(1)后的线路两侧,相邻所述桩体(2)之间间隔设置且连接有挡土板(3),所述桥台(1)与相邻的所述桩体(2)之间设有所述挡土板(3),相对设置的所述桩体(2)通过上横梁(4)和下横梁(5)连接,所述上横梁(4)上设有承台板(6),所述刚度过渡结构包括台背填土(7)和过渡段填土(8),所述刚性支承结构内填筑倒梯形的所述台背填土(7),所述刚性支承结构和所述路基(9)之间填筑所述过渡段填土(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2)为翼缘桩,所述挡土板(3)抵接于所述翼缘桩的翼缘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填土(8)与所述台背填土(7)和所述路基(9)填土的交界处分别设有台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9)包括下部的路堤(10)和上部的基床(11)。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填土(8)和所述刚性支承结构的外部交界处设有锥坡(12)。6.一种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施工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路桥抗差异沉降过渡结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作所述桩体(2),下放钢筋笼,所述桩体(2)与所述上横梁(4)和所述下横梁(5)连接处预留钢筋接口,然后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桩体(2);S2、架立模板,铺设所述下横梁(5)钢筋,所述下横梁(5)与所述桩体(2)连接处钢筋固定连接,然后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下横梁(5);S3、同步分层填筑所述台背填土(7)、所述过渡段填土(8)、所述路基(9)填土至所述上横梁(4)处,所述台背填土(7)采用小型机械碾压,所述过渡段填土(8)和所述路基(9)填土采用大型机械碾压;S4、所述台背填土(7)和所述过渡段填土(8)的填筑过程中同步吊装周围的所述挡土板(3),所述挡土板(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周和祥任华锋姚裕春周覃龙周成吴沛沛付铭川胡超曾永红龚建辉肖昌睿李伯根杜猛周川滨胡世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