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勤专利>正文

一种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固定护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82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固定护理支架,包括背座,所述背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座,所述旋座的外壁上固定套装有上旋盘和下旋盘,且上旋盘与下旋盘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右腿板和左腿板,所述右腿板与左腿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内侧装配有后滑柱和前滑柱;该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固定护理支架,通过背座底部右腿板和左腿板的设置,能够通过其顶部的胶套和胶绳对患者腿部进行位置限定,配合上足座顶部踝泵训练座进行踝泵活动复健运动,而滑座内侧后滑柱和前滑柱的设置,能够通过旋座的设置能够辅助患者腿部进行轻微弯曲,从而达到对患者进行相应辅助护理复健的效果,从而能够达到对患者腿部进行相应护理复健的效果。理复健的效果。理复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固定护理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脑血管疾病后续辅助护理
,具体为一种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固定护理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式,脑血管患者介入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首先要预防穿刺后并发症,术后采用局部压迫和加压包扎的方法止血,包扎松紧程度要适宜,避免过松发生出血,过紧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其次,要注意绷带的解除时间,解除时间过早可能引起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包扎时间过长可导致机体麻木,甚至缺血。术后一小时先放松绷带,并让患者患侧肢体先制动六小时,然后绝对卧床休息十二小时;再次,术后患者休息期间内保持同一体位,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疼痛、肢体麻木、腹胀、排尿困难等。需要患者定时或不定时的做一些下肢局部的轻微活动,如脚部的旋转运动等,外部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变化和轻微位移的变换,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0003]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固定护理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固定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座(1),所述背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座(2),所述旋座(2)的外壁上固定套装有上旋盘(3)和下旋盘(7),且上旋盘(3)与下旋盘(7)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右腿板(4)和左腿板(5),所述右腿板(4)与左腿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座(8),所述滑座(8)的内侧装配有后滑柱(9)和前滑柱(10),且后滑柱(9)与前滑柱(10)之间装配有旋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固定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8)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后滑柱(9)的外端通过轴杆固定套装在滑座(8)的端口处,且前滑柱(10)外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滑座(8)内侧滑槽规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勤
申请(专利权)人:孙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