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美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724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8
本申请涉及一种手持式美容设备。手持式美容设备包括机体、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射频功率放大模块及电极模块;机体包括治疗头和手持部,治疗头与手持部相连接;电源模块用于为射频功率放大模块提供直流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提供控制信号;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用于将电源模块提供的直流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电极模块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与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相连接;第一电极位于治疗头,且被配置为与目标部位相接触,以将射频信号作用于目标部位;第二电极被配置为与手部相接触以使射频信号得以传递至目标部位。该手持式美容设备可以使得射频信号的射频能量能由表皮向皮下辐射,射频能量的穿透深度较深,能深入皮肤深层,紧肤效果显著。果显著。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美容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式美容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射频美容仪,通过对皮肤施加射频电磁场,利用射频电磁场在穿过皮肤组织时产生射频电流的热效应使真皮层胶原蛋白可逆变性,在愈合过程中刺激新的胶原蛋白形成,从而对皮肤产生拉紧和提拉效果。作为非侵入式技术,射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减少面部皱纹和松弛。
[0003]目前大多数手持式射频美容仪采用的是双极射频技术或多极射频技术。双极射频技术或多极射频技术的主要局限在于正负电极平行于皮肤摆放,射频能量穿透深度较浅,不能深入皮肤深层,因此紧肤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美容设备,包括机体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射频功率放大模块及电极模块;其中
[0005]所述机体包括治疗头和手持部,所述治疗头与所述手持部相连接;
[0006]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相连接,用于为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提供直流信号;
[0007]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相连接,用于提供控制信号;
[0008]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所提供的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所述直流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的频率大于等于300kHz;
[0009]所述电极模块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不在同一界面;
[0010]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治疗头,且被配置为与目标部位相接触,以将所述射频信号作用于所述目标部位;所述第一电极表面具有介质薄膜,所述介质薄膜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目标部位之间产生等效电容;
[0011]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手持部,且至少复用为所述手持部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被配置为与手部相接触以使所述射频信号得以传递至所述目标部位。
[0012]上述手持式美容设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在同一个界面,通过第一电极接触人体目标部位(例如脸部皮肤),将射频能量作用于此;并将第二电极设置于机体的手持区域,以与人体其他部位(例如手部皮肤)接触,和大多数手持式射频美容仪所采用的双极射频或多极射频相比,能够大大增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回路长度,同时使得射频信号的射频能量能由表皮向皮下辐射,如此,射频能量的穿透深度较深,能深入皮肤深层,从而提升设备的紧肤效果。由于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介质薄膜,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射频信号的射频能量能够通过介质薄膜在第一电极与目标部位之间产生的等效电容耦合到目标部位中,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电极直接作用于皮肤的刺痛感,相较于非电容式电极,表面具有介
质薄膜的第一电极还使得射频能量能够更均匀地分布在第一电极的表面,从而更加均匀地作用于目标部位。同时,上述手持式美容设备的手持部,至少部分能够用作为第二电极,这样使用者在握持手持部使用设备时,手部能够自然地接触到第二电极,从而形成完整回路,以使得射频信号能够正常传递至目标部位,而不需要额外设置的第二电极,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和设备的便携性。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美容设备还包括阻抗匹配模块;
[0014]所述阻抗匹配模块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部位的阻抗与电路阻抗进行匹配,以使得电路输出效率大于等于50%。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抗匹配模块包括π型阻抗匹配电路。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频信号的频率大于等于3MHz。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频信号的频率为6.78MHz。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路放大模块包括E类功率放大器。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的等效面积不小于1cm2。
[0020]上述手持式美容设备的第二电极,与人体其他部位皮肤接触以导电的有效面积不小于1cm2,这样既能够防止在使用设备过程中,第二电极过热而造成使用者不适,又能够确保手部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良好接触,避免由于第二电极过小而经常出现由于接触断开而导致设备停止工作的问题。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的等效面积不小于8cm2。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整体作为第二电极,且所述手持部的材质包括导电材质。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薄膜包括第一介质薄膜层和第二介质薄膜层;所述第一介质薄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所述第二介质薄膜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薄膜层的表面;所述第一薄膜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介质薄膜层的厚度。
[0024]上述手持式美容设备在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一介质薄膜层,该第一介质薄膜层能够用于在第一电极与所述目标部位之间产生耦合电容,使得第一电极并不直接接触到人体表面,射频能量通过第一电极与人体皮肤之间的耦合电容耦合到皮肤中,能有效防止因电极局部电流过大导致的刺痛及不适感。上述手持式美容设备的第一介质薄膜层表面还设有第二介质薄膜层,该第二介质薄膜层的加入相比单层介质薄膜层能够进一步增加等效电容耦合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射频能量分布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设备的使用体验,并且当第二介质薄膜层的厚度大于第一介质薄膜层时,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同时第二介质薄膜层还能够起到保护第一介质薄膜层及第一电极的作用,提升上述手持式美容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及滑动治疗的用户面部的舒适性。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薄膜层的厚度为0.01~0.1mm,所述第二介质薄膜层的厚度为0.05mm~1mm。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薄膜的材质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丙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薄膜层包括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第二介质薄膜层包括聚碳酸酯薄膜。
[0028]聚碳酸酯薄膜洛氏硬度高、热变形温度高、抗拉强度高、电阻率高、吸水性差、导热
系数高、厚度薄,且具有优良的耐酸性、耐醇性和耐油脂性,且吸水率低;因此,采用聚碳酸酯薄膜作为第二介质薄膜层除进一步增加等效电容耦合的效果外,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手持式美容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稳定性。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的温度监测单元及触摸检测单元;其中
[0030]所述温度监测单元集成于所述第一电极中,用于监测所述目标部位的温度;
[0031]所述触摸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极相连接,用于响应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检测所述第二电极是否与手部接触。上述手持式美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目标部位表面的温度,以防止过热造成烫伤。同时,还可以检测第二电极是否一直与手部接触。
[00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治疗头上;
[0033]其中,所述介质薄膜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射频功率放大模块及电极模块;其中所述机体包括治疗头和手持部,所述治疗头与所述手持部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相连接,用于为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提供直流信号;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相连接,用于提供控制信号;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所提供的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所述直流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的频率大于等于300kHz;所述电极模块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不在同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治疗头,且被配置为与目标部位相接触,以将所述射频信号作用于所述目标部位;所述第一电极表面具有介质薄膜,所述介质薄膜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目标部位之间产生等效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手持部,且至少复用为所述手持部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被配置为与手部相接触以使所述射频信号得以传递至所述目标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美容设备还包括阻抗匹配模块;所述阻抗匹配模块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目标部位的阻抗与电路阻抗进行匹配,以使得电路输出效率大于等于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模块包括π型阻抗匹配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信号的频率大于等于3MHz。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信号的频率为6.78MHz。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包括E类功率放大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等效面积不小于1cm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等效面积不小于8cm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整体作为第二电极,且所述手持部的材质包括导电材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惟美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