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面共体光学元件的紧凑型无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471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面共体光学元件的紧凑型无焦系统,包括:第一光路模块和第二光路模块;沿物侧至像侧方向,所述第一光路模块和所述第二光路模块依次同轴的设置;所述第一光路模块和所述第二光路模块分别为全反射式光传输模块,且所述第一光路模块与所述第二光路模块焦点重合的设置;所述第一光路模块具有第一入瞳和第一出瞳;所述第二光路模块具有第二入瞳和第二出瞳;所述第一光路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入瞳接收外界的光线并由所述第一出瞳输出;所述第二光路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入瞳接收所述第一出瞳输出的光线,并由所述第二出瞳以平行光形式输出。行光形式输出。行光形式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面共体光学元件的紧凑型无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面共体光学元件的紧凑型无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焦系统也称为远焦系统或焦外系统,一般认为无焦系统对光束没有净聚焦或净发散。目前,无焦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望远光学系统、激光光学系统、空间遥感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逐渐向高性能、小体积、低成本、短生产周期的方向发展。
[0003]无焦系统现有的设计方法多为传统透射式或者折反射式。传统透射式光学系统采用分光光学元件实现,系统存在体积大、色差校正难、生产周期长的缺点;传统折反射式光学系统以卡塞格林系统为基础,具有成像质量高、无色差等优点,但存在焦距长、口径大难以实现小体积等问题。此外,对于不同光学材料组合构成的无焦系统,因各类光学材料的温度性能差异,温度变化会引起光学元件尺寸的变化,进一步会影响成像质量,因此,系统的无热化设计也对成像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0004]中国专利CN111367067B公开了一种全反射式无焦光学系统,该系统基于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方法,采用四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面共体光学元件的紧凑型无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路模块(1)和第二光路模块(2);沿物侧至像侧方向,所述第一光路模块(1)和所述第二光路模块(2)依次同轴的设置;所述第一光路模块(1)和所述第二光路模块(2)分别为全反射式光传输模块,且所述第一光路模块(1)与所述第二光路模块(2)焦点重合的设置;所述第一光路模块(1)具有第一入瞳(1a)和第一出瞳(1b);所述第二光路模块(2)具有第二入瞳(2a)和第二出瞳(2b);所述第一光路模块(1)通过所述第一入瞳(1a)接收外界的光线并由所述第一出瞳(1b)输出;所述第二光路模块(2)通过所述第二入瞳(2a)接收所述第一出瞳(1b)输出的光线,并由所述第二出瞳(2b)以平行光形式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无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路模块(1)包括:第一反射元件(11)和第二反射元件(12);沿物侧至像侧方向,所述第一反射元件(11)和所述第二反射元件(12)同轴且具有间隔的设置;所述第一入瞳(1a)在所述第一反射元件(11)上设置,所述第一出瞳(1b)在所述第二反射元件(12)上设置;所述第二反射元件(12)与所述第一反射元件(11)相邻的一侧为第一前反射面(121),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入瞳(1a)的光线;所述第一反射元件(11)与所述第二反射元件(12)相邻的一侧为第一后反射面(11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前反射面(121)反射的所述光线,并使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一出瞳(1b)射出;所述第一前反射面(121)包含多个同轴的第一环形前反射面(121a);所述第一后反射面(111)包含多个同轴的第一环形后反射面(111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无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路模块(2)包括:第三反射元件(21)和第四反射元件(22);沿物侧至像侧方向,所述第三反射元件(21)和所述第四反射元件(22)同轴且具有间隔的设置;所述第二入瞳(2a)在所述第三反射元件(21)上设置,所述第二出瞳(2b)在所述第四反射元件(22)上设置;所述第四反射元件(22)与所述第三反射元件(21)相邻的一侧为第二前反射面(221),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二入瞳(2a)的光线;所述第三反射元件(21)与所述第四反射元件(22)相邻的一侧为第二后反射面(21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前反射面(221)反射的所述光线,并使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二出瞳(2b)射出;所述第二前反射面(221)包含多个同轴的第二环形前反射面(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玉朋彭小强陈付磊戴一帆陈善勇彭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