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456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装置及方法,包括无人机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上并与无人机通信连接的云台相机,还包括:喷杆、角度调整机构、水泵、导水管、无线遥控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角度调整机构调整喷杆转动角度,极大方便了绝缘子憎水性的测试实验,并且由于喷杆角度可调,也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实验时在更多的位置对绝缘子进行拍照,提高了拍照的清晰度,增加了绝缘子憎水性测试的精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测距模块测量喷嘴和绝缘子之间的距离,并使用语音播放模块播放该距离的音频,使用液晶显示模块将距离展示在界面上,无需通过人眼观测判断距离,使喷水过程更加精确,拍照过程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了绝缘子测试的精准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行业设备监测
,具体是一种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憎水性是指绝缘子表面不易受潮,吸附的水分以不连续的孤立小水珠的形式存在,不形成连续水膜,从而限制了表面泄漏电流,提高闪络电压。
[0003]憎水性的测试方法有三种:接触法,表面张力法和喷水分级法。
[0004]目前对绝缘子憎水性监测的主要方法有静态接触角法(CA法)、动态接触角法、喷水分级法(HC法)、动态滴水法等。
[0005]其中喷水分级法最早由瑞典输电研究所(STRI)提出,采用HC等级表征憎水性状态,其中HC1~HC3为憎水性状态,HC4为中间过渡状态,HC5~HC7为亲水状态。
[0006]现有技术中,憎水性试验一般采取手持喷雾器,由检修人员手动喷水,通过人眼观察水滴状态,识别能力差安全性差。
[0007]现有申请专利中,申请号为CN201810530055.1,名称为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提供了一种以M600六旋翼无人机为飞行平台,集成了雾状喷水、频率调节、激光测距、无线遥控等功能,基于嵌入式系统研制出适用于无人机搭载的憎水性监测装置。该装置具有机动性强、稳定性高、操作简便、监测结构精确的特点。针对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监测,采用无人机搭载憎水性监测设备的方式代替人工登高,可兼顾监测安全性和灵活性,快速高效的无人机憎水性监测装置,该专利喷杆固定,角度不可调。
[0008]综合对比文件,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进行憎水性试验时,受风力以及绝缘子位置的影响,无人机喷出的水无法喷射到绝缘子上,有时甚至可能喷到其他带电设备上,并不安全。因此现场需要一种无人机上能够自由调整喷水角度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由调整喷水角度的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的装置及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装置,包括无人机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上并与无人机通信连接的云台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杆、角度调整机构、水泵、导水管、无线遥控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角度调整机构两侧分别与无人机和喷杆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包覆喷杆上靠近角度调整机构一端,所述导水管远离喷杆一端与水泵出水口连接,所述无线遥控装置分别与无人机和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角度调整机构和水泵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与水泵入水口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基座、转动球体、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调节杆,所述转动球体纵向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垂直,所述第一滑块卡接在第一卡槽中,所述调节杆两端分别与连接平台和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卡接在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二滑块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上远离第一卡块一侧插设有连接平台并与连接平台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和连接平台之间纵向设置有第一转环块和第二转环块,所述第二转环块设置在第一转环块与基座之间,所述第一转环块、第二转环块中均开设有用于调节杆活动的通孔,所述调节杆分别插设在第一转环块和第二转环块上的通孔中,所述第一转环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环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环块、第二转环块均与转轴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还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转动部分与第一转环块其中一侧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转动部分与第二转环块其中一侧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底部均抵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基座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主控芯片、测距模块、第一电源供电模块、水泵驱动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以及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分别与测距模块、水泵驱动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以及无线接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供电模块分别与第一主控芯片、测距模块、水泵驱动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以及无线接收模块电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分别与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电连接,所述水泵驱动模块与水泵电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喷杆远离无人机一端螺纹连接有喷嘴。
[0019]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遥控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无人机和云台相机的遥控手柄、第二主控芯片、无线发射模块、喷水按键模块、角度调整按键模块、语音播放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第二电源供电模块,所述遥控手柄上设有供电接口,所述遥控手柄通过供电接口与第二电源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主控芯片分别与无线发射模块、喷水按键模块、角度调整按键模块、语音播放模块以及液晶显示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供电模块分别与第二主控芯片、无线发射模块、语音播放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电连接。
[0020]一种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试验方法,方法包括:
[0021]S1、开启无人机,使其上升至与待测绝缘子水平,并朝绝缘子方向飞动至喷嘴距离绝缘子4米左右减速,随后逐步缓慢靠近;
[0022]S2、在喷嘴距离绝缘子2米以内时,无线遥控装置显示并语音播报喷头与无人机之间距离,无人机喷嘴至绝缘子20cm时,停止飞行;
[0023]S3、使用角度调整按键模块调整喷杆的转动角度,使喷杆对准绝缘子,使用喷水按键模块进行喷水;
[0024]S4、喷水结束后,使用遥控手柄控制云台相机进行照片采集;
[0025]S5、控制无人机向下移动到该绝缘子另一处,判断是否采集完绝缘子上所有部位,若未采集完则返回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6;
[0026]S6、监测完毕,无人机飞回,导出相应的照片数据,对照标准数据库进行分析。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专利技术使用角度调整机构调整喷杆转动角度,极大方便了绝缘子憎水性的测试实验,并且由于喷杆角度可调,也使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实验时在更多的位置对绝缘子进行拍照,提高了拍照的清晰度,增加了绝缘子憎水性测试的精准度。
[0029]2)本专利技术使用测距模块测量喷嘴和绝缘子之间的距离,并使用语音播放模块播放该距离的音频,使用液晶显示模块将距离展示在界面上,无需通过人眼观测判断距离,使喷水过程更加精确,拍照过程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了绝缘子测试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30]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三维结构图;
[0031]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图;
[0032]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通信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无线遥控装置的供电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控制装置的供电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装置,包括无人机(1)以及设置在无人机(1)上并与无人机(1)通信连接的云台相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杆(3)、角度调整机构(4)、水泵(5)、导水管(6)、无线遥控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角度调整机构(4)两侧分别与无人机(1)和喷杆(3)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6)包覆喷杆(3)上靠近角度调整机构(4)一端,所述导水管(6)远离喷杆(3)一端与水泵(5)出水口连接,所述无线遥控装置分别与无人机(1)和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角度调整机构(4)和水泵(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7),所述水箱(7)与水泵(5)入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4)包括基座(4

1)、转动球体(4

2)、第一卡槽(4

3)、第二卡槽(4

4)、第一滑块(4

5)、第二滑块(4

6)以及调节杆(4

9),所述转动球体(4

2)纵向开设有第一卡槽(4

3)和第二卡槽(4

4),所述第一卡槽(4

3)与第二卡槽(4

4)垂直,所述第一滑块(4

5)卡接在第一卡槽(4

3)中,所述调节杆(4

9)两端分别与连接平台(4

10)和第一滑块(4

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4

6)卡接在第二卡槽(4

4)中,所述第二滑块(4

6)与基座(4

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4

9)上远离第一卡块一侧插设有连接平台(4

10)并与连接平台(4

1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监测绝缘子憎水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

5)和连接平台(4

10)之间纵向设置有第一转环块(4

7)和第二转环块(4

8),所述第二转环块(4

8)设置在第一转环块(4

7)与基座(4

1)之间,所述第一转环块(4

7)、第二转环块(4

8)中均开设有用于调节杆(4

9)活动的通孔,所述调节杆(4

9)分别插设在第一转环块(4

7)和第二转环块(4

8)上的通孔中,所述第一转环块(4

7)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基座(4

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环块(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越刘洪吉李吉林杨帅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