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4502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6
一种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与服务器相连的全部终端设备集合C0和需要调整工作时间段的终端设备集合C1,所述调整工作时间段T包括最小开始工作时间T1和最大开始工作时间T2;将所述终端设备集合C1从所述全部终端设备集合C0中去除,得到不需要调整工作时间段的终端设备集合C2得到在理想情况下每一分钟的在线工作的终端设备数量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数据传输的
,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信息的高速发展,智能识别传感器布设范围逐渐扩大,进而产生海量数据信息,由此导致海量监测信息无法通过传统的物联网高效上传,从而导致针对监测信息的识别效率和精度明显降低。例如,在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中,已经逐渐使用智能在线监测方式替代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其中输电线路智能监拍装置作为最主要的构成单元,负责监控场景的图像,数据以及视频等信息的上传与分析,然而这对电力场景的物联网数据上传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充分利用物联网减少待识别数据处理的时间延迟,成为保证待识别数据的及时性与有效性的主要技术关注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实现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的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数据上传的网络压力峰谷。
[0006]本专利技术详细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通过物联网相连的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负责采集物联网场景的实时数据,并上传至所述服务器储存和/或处理;
[0009]a、确定与服务器相连的全部终端设备集合C0和需要调整工作时间段的终端设备集合C1,所述调整工作时间段T包括最小开始工作时间T1和最大开始工作时间T2,
[0010]b、将所述终端设备集合C1从所述全部终端设备集合C0中去除,得到不需要调整工作时间段的终端设备集合C2;根据所述终端设备集合C2中设备的开始工作时间、结束工作时间和工作间隔,生成终端设备工作时间点分布统计表M0<time,deviceCout(int)>,所述统计表M0只生成有效时间段T1至T2,其中,M0为键值对形式,映射每一时刻(time)的数据上传量(deviceCount)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终端设备集合C2的数据上传时间分布time表示时间点,对应的deviceCount就是在这一时间点数据上传的设备数量;因为在步骤a中确定了调整时间段T,所以M0在统计时只需要统计T1至T2范围内即可,而其他时间的数据上传数量本专利技术不关心或者没有指导性作用;
[0011]c、得到在理想情况下每一分钟的在线工作的终端设备数量D
avg
=C0/(T2‑
T1);
[0012]d、开始迭代循环调整终端设备集合C1,直至终端设备集合C1的全部终端设备对应的开始工作时间调整完毕;
[0013]d1.在所述统计表M0中按照deviceCount找到最小值M
min
<t1,count1>和次小值M
smin
<t2,count2>,其中count1≠count2,是在M0中寻找的两个值,count1是最少数据上传数量的
值,count2是次小值;
[0014]d2.得到M
min
和M
smin
两者的终端设备数量差d
poor
,当count1+d
poor
>D
avg
时,则d
poor
=1;
[0015]d3.然后将终端设备集合C1中,且与d
poor
相等数量的终端设备的开始工作时间调整为M
min
所对应的时间t1。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实现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物联网相连的服务器、终端设备和加载有所述实现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的AI模块,所述终端设备负责采集物联网场景的实时数据,并上传至所述服务器储存和/或处理。
[00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程序流程控制的方式,计算设备数据传输工作时间表,避免设备数据上传到服务器造成高峰阻塞。可以指定时间段对所选择设备进行工作参数调整,具有动态高效、设备影响范围小等优点。
[0019]2、本专利技术可针对于在物理网领域,设备周期定时上传数据到服务器的应用场景。设备终端的初始工作周期参数都是统一固定的,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将会产生服务器数据处理尖峰低谷现象,造成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数据处理速度缓慢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调整前终端设备数据上传时间分布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点,纵坐标表示上传数据的设备数量;在此图中4695表示最大值,6表示最小值,574.26表示平均值,最下方的图谱代表柱形图的缩略图(大致走向);
[0022]图3为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调整后终端设备数据上传时间分布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点,纵坐标表示上传数据的设备数量;在此图中979表示最大值,17表示最小值,752.29表示平均值,最下方的图谱代表柱形图的缩略图(大致走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公开充分,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限于此。
[0024]实施例1、
[0025]现有30台设备终端现行工作时间表如表1所示:
[0026]表1:
[0027][0028][0029]现将前20台终端设备在08:01:00

08:05:00的时间段内进行错峰调整,一种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如图1、2、3所示,包括:
[0030]a、确定与服务器相连的全部终端设备集合C0(为30台终端设备)和需要调整工作时间段的终端设备集合C1(表1中序号为1~20的终端设备),所述调整工作时间段T包括最小开始工作时间T1=08:01:00和最大开始工作时间T2=08:05:00;
[0031]b、将所述终端设备集合C1从所述全部终端设备集合C0中去除,得到不需要调整工作时间段的终端设备集合C2(表1中序号为21~30的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集合C2中设备的开始工作时间、结束工作时间和工作间隔,生成终端设备工作时间点分布统计表M0<time,deviceCout(int)>,所述统计表M0只生成有效时间段T1至T2,参见表2:
[0032]表2:
[0033]timedeviceCount08:01:00708:02:00508:03:00308:04:00008:05:005
[0034]c、得到在理想情况下每一分钟的在线工作的终端设备数量D
avg
=C0/(T2‑
T1)=30/5=6,其中,D
avg
的意义就是错峰最理想的状态下每一时刻的设备数量,在此处就是最好的结果就是从08:01

08:05时刻,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确定与服务器相连的全部终端设备集合C0和需要调整工作时间段的终端设备集合C1,所述调整工作时间段T包括最小开始工作时间T1和最大开始工作时间T2,b、将所述终端设备集合C1从所述全部终端设备集合C0中去除,得到不需要调整工作时间段的终端设备集合C2;根据所述终端设备集合C2中设备的开始工作时间、结束工作时间和工作间隔,生成终端设备工作时间点分布统计表M0<time,deviceCout(int)>,所述统计表M0只生成有效时间段T1至T2,c、得到在理想情况下每一分钟的在线工作的终端设备数量D
avg
=C0/(T2‑
T1);d、开始迭代循环调整终端设备集合C1,直至终端设备集合C1的全部终端设备对应的开始工作时间调整完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数据错峰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d1.在所述统计表M0中按照deviceCount找到最小值M
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牛文良赵人和郭乃源
申请(专利权)人: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