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436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包括开设于地面上凹陷,凹陷呈漏斗形,凹陷的下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底部插装有水罐,进水管内插装有滤芯,进水管上插装有圆筒,圆筒与进水管的接触处呈“L”形,圆筒内插装有金属网罩,地面上还设有中转结构,中转结构与水罐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污利用技术领域,该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装置通过地面上的凹陷连接进水管,对雨水进行收集,同时凹陷的大小决定了雨水的收集能力,一般来说这个凹陷就跟我们平时走在路上的水坑差不多,这里会集水,而是进入水罐内,一般雨天的集水都会往低洼区流动,因此设置凹陷使周围地面上的水也可以被收集进入水罐内,提高了雨水收集的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污利用
,具体为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水利用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将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的技术手段。
[0003]在倡导环保生活的今天,合理利用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对于雨水的充分利用是必要的,而运用雨水对植物进行灌溉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可以有效的节约地下水资源,雨水作为天然水也更加环保,种出来的菜也相对绿色,为了更好的使用雨水进行灌溉,利用雨水的灌溉装置是不可或缺的,例如申请号为202122106523.2的技术专利,可以检测水量水温,也可以利用雨水进行灌溉,但是装置不方便对雨水的过滤部分进行更换,时间久了水质会变得不好,而且缺少收集雨水的能力,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可以利用雨水进行浇灌,并且雨水可以自行预处理,节约了生产成本。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包括开设于地面上凹陷,所述凹陷呈漏斗形,所述凹陷的下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部插装有水罐,所述进水管内插装有滤芯,所述进水管上插装有圆筒,所述圆筒与所述进水管的接触处呈“L”形,所述圆筒内插装有金属网罩,地面上还设有中转结构,所述中转结构与所述水罐相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滤芯包括圆环以及开设于所述进水管内壁上的内沿,所述内沿的横截面呈直角折线形,所述圆环安置在所述内沿上,所述圆环与所述进水管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圆环的底部安装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底部呈封闭状,所述圆管的内壁嵌装有筛网,所述圆管内填装有碎石和石英砂,所述圆环上安装有把手。
[0007]优选的,所述罐体内安装有水压传感器,所述罐体的右侧插装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形状为“L”形,所述溢流管的进水端朝上且低于所述进水管。
[0008]优选的,所述中转结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安置于地面上,所述水箱的右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罐体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水箱的左下侧插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出水端上插装有灌溉管,所述灌溉管上嵌装有若干喷头。
[0009]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下侧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带。
[0010]优选的,所述水箱上铰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水箱之间安装有卡扣。
[0011]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左侧安装有电机,所述水箱内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
环面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转杆的轴端与所述电机的旋转端面相连接。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装置通过地面上的凹陷连接进水管,对雨水进行收集,节约占地,同时凹陷的大小决定了雨水的收集能力,一般来说这个凹陷就跟我们平时走在路上的水坑差不多,平时车辆什么的都不影响正常通过,但是下雨的时候,这里会集水,因为设置了水罐,随意雨水不会积累在地面上,而是进入水罐内,一般雨天的集水都会往低洼区流动,因此设置凹陷使周围地面上的水也可以被收集进入水罐内,提高了雨水收集的能力;
[0014]同时水罐内设置了装填了石英砂跟碎石的圆筒,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圆筒是可以被拿出来的,这样方便人们更换或是清洁,减少了收集到的雨水中的杂质,方便人们使用,最后水被水泵抽出,进入水箱内中转,可以添加一些养分,通过另一侧水泵抽出,进入灌溉管,通过喷头喷入需要灌溉的区域内,需要人为维护的工作减少,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B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进水管;2、水罐;3、圆筒;4、金属网罩;5、圆环;6、圆管;7、筛网;8、水压传感器;9、溢流管;10、把手;11、水箱;12、水泵;13、电磁阀;14、灌溉管;15、喷头;16、紫外线杀菌灯带;17、上盖;18、卡扣;19、电机;20、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包括开设于地面上凹陷,所述凹陷呈漏斗形,所述凹陷的下侧设有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的底部插装有水罐2,所述进水管1内插装有滤芯,所述进水管1上插装有圆筒3,所述圆筒3与所述进水管1的接触处呈“L”形,所述圆筒3内插装有金属网罩4,地面上还设有中转结构,所述中转结构与所述水罐2相连通;
[0022]具体的,装置通过地面上的凹陷连接进水管1,对雨水进行收集,节约占地,同时凹陷的大小决定了雨水的收集能力,一般来说这个凹陷就跟我们平时走在路上的水坑差不多,平时车辆什么的都不影响正常通过,但是下雨的时候,这里会集水,因为设置了水罐2,随意雨水不会积累在地面上,而是进入水罐2内,一般雨天的集水都会往低洼区流动,因此
设置凹陷使周围地面上的水也可以被收集进入水罐2内,提高了雨水收集的能力。
[0023]实施例一:所述滤芯包括圆环5以及开设于所述进水管1内壁上的内沿,所述内沿的横截面呈直角折线形,所述圆环5安置在所述内沿上,所述圆环5与所述进水管1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圆环5的底部安装有圆管6,所述圆管6的底部呈封闭状,所述圆管6的内壁嵌装有筛网7,所述圆管6内填装有碎石和石英砂,所述圆环5上安装有把手10;
[0024]具体的,水罐2内设置了装填了石英砂跟碎石的圆筒3,当然圆筒3内不止填装有石英砂跟碎石,而且这些用于过滤的碎沙是分层铺在圆筒3内的,雨水顺着凹陷进入进水管1内,落在圆环5上顺着圆环5进入圆管6内,被填充物过滤,然后顺着筛网7进入水罐2内,可以起到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圆筒3是可以被拿出来的,这样方便人们更换或是清洁,减少了收集到的雨水中的杂质;
[0025]具体的,圆筒3也可以从进水管1上拔下来,金属网罩4主要是用于防止泥沙树叶石头进入进水管1,使其堵塞。...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包括开设于地面上凹陷,所述凹陷呈漏斗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的下侧设有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的底部插装有水罐(2),所述进水管(1)内插装有滤芯,所述进水管(1)上插装有圆筒(3),所述圆筒(3)与所述进水管(1)的接触处呈“L”形,所述圆筒(3)内插装有金属网罩(4),地面上还设有中转结构,所述中转结构与所述水罐(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圆环(5)以及开设于所述进水管(1)内壁上的内沿,所述内沿的横截面呈直角折线形,所述圆环(5)安置在所述内沿上,所述圆环(5)与所述进水管(1)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圆环(5)的底部安装有圆管(6),所述圆管(6)的底部呈封闭状,所述圆管(6)的内壁嵌装有筛网(7),所述圆管(6)内填装有碎石和石英砂,所述圆环(5)上安装有把手(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处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罐内安装有水压传感器(8),所述水罐的右侧插装有溢流管(9),所述溢流管(9)的形状为“L”形,所述溢流管(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晓箐王玮殷晨暄齐鸿梅冰凝吴梦迪甄思凡刘赛威赵晨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