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429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包括有安装基座,安装基座上方安装有支撑框,支撑框顶部固定有承载板,承载板上还安装有承载盒,承载盒上安装有监控头,支撑框的框架中固定安装有导向板,导向板的表面前端设置有导向筒,导向板的尾部设置有带有穿入孔的立板,导向筒中穿入有头端为锥刺结构的钢柱,钢柱的后端安装有弹簧柱,弹簧柱后端穿过立板上的穿入孔,弹簧柱的头端固定有推动板,推动板与立板之间的弹簧柱上套接有弹簧,推动板抵住钢柱的尾端,钢柱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监控头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监控头上的监控摄像头对地质表面进行远程监控;并通过钢柱的深入程度变化数据,对地质变化情况进行研判。化情况进行研判。化情况进行研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及其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防治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是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常见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本专利技术主要关注的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坑道突水、突泥等类型的地质灾害。
[0003]众所周知,滑坡泥石流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有学者认为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其中,地质、地貌、土壤等是内在的物质基础,降水是外在的主要动力,而长期的不合理的土地另则是激发滑坡泥石流发生的主要促进因素(贵州喀斯特山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与防治,朱安国等)。
[0004]地质灾害事件虽然存在着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但防灾减灾管理意识薄弱、科学技术主动支撑不足,以致未能及时减轻、缩小和阻止灾害发生等问题依然存在(论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科技支撑,刘传正,水工环论坛)。有学者提出在地质灾害应急救灾体系中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能力。其方案主要是根据地质灾害应急业务要求通过物联网技术综合与云计算、无线通信建设地质灾害监测专用网络,在专用网络中能够收集到各个灾害易发点布设大量传感器,同时包括专业采集仪器对多种地质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在专用网络上进行数据传输工作,并且将其所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与信息集中到各级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数据处理工作由中心平台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全天候应急指挥(物联网技术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中的应用研究,彭英杰,贵州省第一测绘院,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年1月)。
[0005]然而,要实现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突发地质灾害进行快速响应,前提是能够获得足够的监测数据。而获得这些监测数据,通常需要勘探人员进行大量的实地勘测。因此,如何能够快速获得地质灾害监测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
[0006]在现有技术中,一些专利文献提出了创造性的构思。如重庆三峡学院申请的公开号为CN111815910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预警监测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安装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区域的通讯基站,所述通讯基站内置连接运营商网络的无线网桥,所述无线网桥通讯连接至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上安装有连接外部监测装置的通讯端座,所述通讯模块通过所述通讯端座连接至摄像装置;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区域内安装集中接收数据的通讯基站,通讯基站的无线网桥接入运营商网络,监测装置监测的数据通过通讯模块无线传输至通讯基站的无线网桥内,实现监测装置监测数据的实时反馈,方便用户获
得监测数据进行地质灾害可能性的分析,实现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如图1所示)。该技术方案解决了监测数据实时自动无线交互的问题,实现了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
[0007]另外,电子科技大学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08010276A)公开了一种基于伪GPS的滑坡监测预警设备及预警方法,该设备包括滑坡监测参考站、滑坡监测站和伪GPS站,滑坡监测参考站设在稳定且质地均匀的山顶处,伪GPS站、滑坡监测站均设在有滑坡嫌疑的坡体上;并且伪GPS站不在同一平面内设置,构成一个三维空间;滑坡监测参考站、滑坡监测站和伪GPS站,两两之间采用ZigBee技术进行通信。利用该设备进行滑坡预警,采用GPS仿卫星进行近距离传递信息,使该设备具有实时通信功能,通信实时有效;该设备信息传输处于同一空间中,信息传输几乎不受外界干扰,使该设备的信息传输正确率高。该方案主要解决了数据传输的抗干扰问题。
[0008]又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09165780A)公开了基于区块链框架的滑坡监测点分区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基于区块链框架的滑坡监测点分区方法是将区块链的框架引入到滑坡地表的多监测点智能分区,采用智能合约的方法实现多监测点的智能分区。基于区块链框架的滑坡监测点分区设备及存储设备,用于实现基于区块链框架的滑坡监测点分区方法。该方案把运动相同或相似的区域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运动规律,避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研究缺陷。对滑坡监测点进行分区能够在完整地描述滑坡整体运动形变的同时,较好的保留滑坡局部运动形变信息。
[0009]以上现有技术,都对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抗干扰、监测点分区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然而,在地质灾害监测中,还有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即监测数据的获取。要实现大规模的获取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就需要在地质灾害频发区大密度布设监测器。而大型的监测仪器并不适合进行大范围的布设,因而便携式仪器的开发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解决整个地质灾害快速响应的问题上,还需要着重考虑到监测仪器的安装和拆卸的便利以及适应不同地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及其应用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用于解决滑坡、泥石流、坑道突水等常见地质灾害的监测和响应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包括有安装基座,安装基座上方安装有匚状形的支撑框,支撑框顶部固定有承载板,承载板上还安装有承载盒,承载盒上安装有监控头,支撑框的框架中固定安装有贯通其前后开口的导向板,导向板的表面前端设置有导向筒,导向板的尾部设置有带有穿入孔的立板,导向筒中穿入有头端为锥刺结构的钢柱,钢柱的后端安装有弹簧柱,弹簧柱后端穿过立板上的穿入孔,弹簧柱的头端固定有推动板,推动板与立板之间的弹簧柱上套接有弹簧,推动板抵住钢柱的尾端,钢柱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监控头电性连接。
[0012]前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中,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面中间设置有凹槽,凹槽中安装有电动缸,电动缸的推杆与支撑框的底面固定连接;安装基座的四周均匀竖直设置有多根导向杆,导向杆的上端穿过承载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所述安装基座的四角设置有安装孔。
[0013]前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中,所述导向板左、右两端各设有1块连接块,下端为螺纹结构的插柱穿过连接块后伸入至支撑框上设有的螺纹孔中,从而将导向板和支撑框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4]前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中,所述导向板表面沿其长度设置有滑槽,滑槽伸入至导向筒中,推动板的底部设置有滑块,卡入至滑槽中。
[0015]前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中,所述弹簧柱的尾端设置有挡板,挡板背部设置有拉环。
[0016]前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中,所述支撑框顶部左、右两侧各对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基座(1),安装基座(1)上方安装有匚状形的支撑框(2),支撑框(2)顶部固定有承载板(4),承载板(4)上还安装有承载盒(5),承载盒(5)上安装有监控头(507),支撑框(2)的框架中固定安装有贯通其前后开口的导向板(3),导向板(3)的表面前端设置有导向筒(302),导向板(3)的尾部设置有带有穿入孔的立板(305),导向筒(302)中穿入有头端为锥刺结构的钢柱(309),钢柱(309)的后端安装有弹簧柱(306),弹簧柱(306)后端穿过立板(305)上的穿入孔,弹簧柱(306)的头端固定有推动板(307),推动板(307)与立板(305)之间的弹簧柱(306)上套接有弹簧,推动板(307)抵住钢柱(309)的尾端,钢柱(309)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监控头(507)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的顶面中间设置有凹槽,凹槽中安装有电动缸(101),电动缸(101)的推杆与支撑框(2)的底面固定连接;安装基座(1)的四周均匀竖直设置有多根导向杆(102),导向杆(102)的上端穿过承载板(4)上设有导向孔(402);所述所述安装基座(1)的四角设置有安装孔(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3)左、右两端各设有1块连接块(303),下端为螺纹结构的插柱(304)穿过连接块(303)后伸入至支撑框(2)上设有的螺纹孔中,从而将导向板(3)和支撑框(2)固定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3)表面沿其长度设置有滑槽(301),滑槽(301)伸入至导向筒(302)中,推动板(307)的底部设置有滑块(308),(308)卡入至滑槽(301)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306)的尾端设置有挡板,挡板背部设置有拉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快速响应采用的应急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顶部左、右两侧各对侧设置有1个连接板(201),2个连接板(201)形成1个U型卡块结构,承载板(4)支撑在该U型卡块结构上,手轮(202)穿过连接板(201)侧面的圆孔后伸入至承载板(4)侧面的螺纹孔中,从而将承载板(4)固定住。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兵朱代强张国军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