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08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育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所述传送组件上依次设置有底土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装置,所述传送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分别设置在与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当育秧盘分别运动到对应的感应组件位置处时,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开始工作,在所述育秧盘移动至所述感应组件位置处时,对应的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开始运行,进行对育秧盘内送土、播种和覆土的操作;在所述感应组件没有感应到所述育秧盘时,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暂停运行,避免在所述育秧盘无法及时供应的情况下土壤和种子的浪费。供应的情况下土壤和种子的浪费。供应的情况下土壤和种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


[0001]本技术涉及育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机械化生产中,水稻旱育秧技术是机插秧优选的配套育秧方式,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一定规格的塑料硬盘或软盘育秧,通过自动化播种机的播种流水线操作来实现育秧的机械化。现有的自动化播种机在进行播种的过程中,由于输送机构、底土机构、播种机构和覆土机构始终保持运转状态,当育秧盘无法进行及时供应时会造成土壤和秧苗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以便于解决现有的自动化播种机在播种操作过程中土壤和秧苗容易产生浪费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包括用于传送育秧盘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上依次设置有底土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装置,所述传送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分别设置在与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当育秧盘分别运动到对应的感应组件位置处时,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开始工作。
[0005]本技术中,所述传送组件上在对应底土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装置的位置处设置所述感应组件,在所述育秧盘移动至所述感应组件位置处时,对应的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开始运行,进行对育秧盘内送土、播种和覆土的操作;在所述感应组件没有感应到所述育秧盘时,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暂停运行,避免在所述育秧盘无法及时供应的情况下土壤和种子的浪费。
[000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组件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动拨片,所述转动拨片沿育秧盘的传送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转轴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传送组件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复位弹簧一侧设置有开关信号组件,所述开关信号组件与控制器连接。
[0007]本技术中,通过所述转动拨片的设置,在所述育秧盘移动至对应所述感应组件位置处时,所述育秧盘按压所述转动拨片使所述转轴发生转动,此时所述转轴一端的限位板随着所述转轴发生转动并按压所述开关信号组件,所述开关信号组件向所述控制器传递信号,由所述控制器启动对应的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开始运行;
[0008]当所述育秧盘运动到远离对应的感应组件位置时,所述限位板受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发生转动,所述转动拨片转动至初始位置,同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开关信号组件之间相互分离,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停止运行。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组件上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感应所述育秧盘,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控制器连接。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组件上对应所述感应组件设置位置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弹性拨片,所述弹性拨片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传送组件上,另一端沿所述育秧盘的传送方向延伸,使弹性拨片之间在传送组件所在平面上的间距逐渐减小。
[0011]本技术中,当所述育秧盘经过所述感应组件的过程中,利用所述弹性拨片对所述育秧盘进行摆正,避免因育秧盘的摆放发生倾斜导致土壤和种子无法顺利落入育秧盘内。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与所述传送组件之间设置有重力感应组件,所述重力感应组件包括重力弹簧,所述重力弹簧设置在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的一侧,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远离所述重力弹簧一端与所述传送组件之间铰接;
[0013]所述传送组件上对应所述重力弹簧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接近开关,在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上对应所述接近开关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感应元件,所述接近开关与控制器连接。
[0014]本技术中,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传送组件之间设置所述重力弹簧,并在所述远离所述重力弹簧一侧与所述传送组件之间为转动连接结构,当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内的土壤或种子的重量发生变化时,所述重力弹簧发生伸缩,致使所述感应元件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移动,根据所述接近开关与不同的感应组件相互配合,向所述控制器传递不同的控制信号,再由控制器对送土机构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开始或停止所述底土装置、覆土装置向育秧盘内送土,或者发出种子不足的报警信号,从而保证播种机的正常、自动化运行。
[00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若干个传送模块,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传送模块上,所述传送模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结构。
[0016]本技术中,将所述底土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装置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传送模块上,并且所述传送模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结构,使用人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增设传送模块,从而调节底土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装置之间的距离。
[001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底土装置包括底土斗和设置在所述底土斗出料口下方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底土斗的出料口一侧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运行方向设置有底土出料调节板。
[0018]本技术中,通过所述底土出料调节板调节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送土量,保证为所述育秧盘提供必要的土壤量。
[001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斗,所述播种斗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对转的播种转轴,所述播种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种子尺寸相互匹配的凹槽,所述播种斗内在所述播种转轴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人字形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靠近所述播种转轴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毛刷,所述导流板在所述播种斗内的高度可调。
[0020]本技术中,为了使所述播种斗形成良好的播种状态,在所述播种转轴上设置若干个与种子尺寸相互匹配的凹槽,并在所述播种转轴上方设置所述导流板,根据种子的大小尺寸调节所述导流板,控制导流板的自由端与播种转轴之间的距离,以满足对不同大小的种子实现相同的均匀播种效果。
[002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覆土装置包括覆土斗和设置在所述覆土斗出料口下方的第二传送带,所述覆土斗的出料口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运行方向设置有覆土出料调节板。
[002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组件上位于所述播种装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给水装置,并在所述给水装置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感应组件。
[0023]本技术中,根据播种需求在所述传送组件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所述给水装置,并在所述给水装置对应位置处设置所述感应组件,由所述感应组件传递的信号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给水装置完成对育秧盘的自动浇水操作的同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002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中在所述育秧盘移动至对应所述感应组件位置处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应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包括用于传送育秧盘的传送组件(1),所述传送组件(1)上依次设置有底土装置(2)、播种装置(3)和覆土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设置有若干个感应组件(7),所述感应组件(7)分别设置在与所述底土装置(2)、播种装置(3)和覆土装置(4)相对应的位置处,当育秧盘分别运动到对应的感应组件(7)位置处时,所述底土装置(2)、播种装置(3)、覆土装置(4)开始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7)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组件(1)上的转轴(702),所述转轴(702)上设置有转动拨片(701),所述转动拨片(701)沿育秧盘的传送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转轴(702)一端设置有限位板(703),所述限位板(703)和传送组件(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704),在所述限位板(703)远离所述复位弹簧(704)一侧设置有开关信号组件(705),所述开关信号组件(705)与控制器(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7)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组件(1)上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感应所述育秧盘,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控制器(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对应所述感应组件(7)设置位置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弹性拨片(8),所述弹性拨片(8)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传送组件(1)上,另一端沿所述育秧盘的传送方向延伸,使弹性拨片(8)之间在传送组件(1)所在平面上的间距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高速水稻育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土装置(2)、播种装置(3)、覆土装置(4)与所述传送组件(1)之间设置有重力感应组件(9),所述重力感应组件(9)包括重力弹簧(901),所述重力弹簧(901)设置在所述底土装置(2)、播种装置(3)、覆土装置(4)的一侧,所述底土装置(2)、播种装置(3)、覆土装置(4)远离所述重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遥霞罗通玉地罡石浪涛
申请(专利权)人:崇州市耘丰锦年农机育秧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