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3922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0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像素行和第二像素行中的每一个上;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以预定间隔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之间;多个传感器电路,以所述间隔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之间;多个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多个第一光接收元件,在第一像素行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些和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上;以及多个第二光接收元件,在第二像素行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些和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上。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中的一个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光接收元件中的至少两个和所述多个第二光接收元件中的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至少两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包括光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来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一直在增长。这种增长至少部分是由诸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导航系统和智能电视机的各种电子装置的发展所推动,所有这些电子装置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用户界面的显示器。
[0003]最近,研究和开发了一种用于将用于识别指纹等的生物传感器与占据显示装置中的最宽区域的显示面板集成和统一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虚设传感器电路和共同连接到多个光接收元件的传感器电路的显示装置。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像素行和第二像素行中的每一个上;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以预定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像素行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之间;多个传感器电路,以所述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像素行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之间;多个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多个第一光接收元件,在所述第一像素行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些和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上;以及多个第二光接收元件,在所述第二像素行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些和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上,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中的一个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光接收元件中的至少两个和所述多个第二光接收元件中的至少两个。
[0006]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可以设置为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相邻。
[0007]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和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可以设置在交替的像素行上。
[0008]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可以与所述第一光接收元件和所述第二光接收元件绝缘。
[0009]在所述第一像素行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四个可以设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之间。
[0010]在所述第二像素行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四个可以设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传感器电路之间。
[0011]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像素晶体管,从第一电源线接收第一电源电压并且产生供应给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的驱动电流;第二像素晶体管,连接在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像素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之间,所述第二像素晶体管包括连接到对应的第一扫描线的栅极电极;以及第三像素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像素晶体管的栅极电极和第二电源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线提供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第三像素晶体管包括连
接到对应的第二扫描线的栅极电极。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虚设传感器晶体管,连接到第三电源线,通过所述第三电源线提供第三电源电压;第二虚设传感器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虚设传感器晶体管和所述第三电源线之间,所述第二虚设传感器晶体管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像素行的第一扫描线的栅极电极;以及第三虚设传感器晶体管,连接在第四电源线和所述第一虚设传感器晶体管的栅极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四电源线提供第四电源电压,所述第三虚设传感器晶体管包括连接到控制线的栅极电极。
[0012]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传感器晶体管和第二传感器晶体管,串联在所述第三电源线和读出线之间;以及第三传感器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四电源线与所述多个第一光接收元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和所述多个第二光接收元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之间,所述第三传感器晶体管包括连接到所述控制线的栅极电极。
[0013]所述第二传感器晶体管可以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行的第一扫描线的栅极电极。
[0014]所述第一传感器晶体管可以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三传感器晶体管的一个电极的栅极电极。
[0015]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每一个进一步可以包括:第四像素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像素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像素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电极之间,所述第四像素晶体管包括连接到对应的第三扫描线的栅极电极。
[0016]所述多个第一光接收元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光接收元件可以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设置在相同的层上。
[0017]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和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可以与所述多个像素电路设置在相同的层上。
[0018]两个或更多个像素行可以位于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传感器电路之间。
[0019]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结构,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和多个传感器电路;以及像素层,提供在所述背板结构上,所述像素层包括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像素电路的多个发光元件和连接到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的多个光接收元件,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中的每一个共同连接到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至少四个。
[0020]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和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像素行上。
[0021]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可以与所述多个光接收元件绝缘。
[0022]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四个可以设置在相同的像素行上彼此相邻的两个传感器电路之间。
[0023]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像素晶体管,从第一电源线接收第一电源电压并且产生供应给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的驱动电流;第二像素晶体管,连接在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像素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之间,所述第二像素晶体管包括连接到对应的第一扫描线的栅极电极;以及第三像素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像素晶体管的栅极电极和第二电源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线提供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第三像素晶体管包括连接到对应的第二扫描线的栅极电极。第一像素行中的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虚设传感器晶体管,连接到第三电源线,通过所述第三电源线提供第三电源
电压;第二虚设传感器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虚设传感器晶体管和所述第三电源线之间,所述第二虚设传感器晶体管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像素行的第一扫描线的栅极电极;以及第三虚设传感器晶体管,连接在第四电源线和所述第一虚设传感器晶体管的栅极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四电源线提供第四电源电压,所述第三虚设传感器晶体管包括连接到控制线的栅极电极。
[0024]第二像素行中的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传感器晶体管和第二传感器晶体管,串联在所述第三电源线和读出线之间;以及第三传感器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四电源线与所述多个光接收元件中的至少四个之间,所述第三传感器晶体管包括连接到所述控制线的栅极电极。所述第二传感器晶体管可以连接到所述第二像素行的第一扫描线。
[0025]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四个或更多个光接收元件可以连接到形成在背板结构中的一个传感器电路,使得可以增加光传感器的光接收量,同时最小化显示分辨率的劣化。因此,可以改善显示装置的光学感测性能。
[0026]此外,具有与传感器电路的结构相似的结构的虚设传感器电路可以设置在现有传感器电路被去除的区域中。相应地,可以减少由用于数据信号写入的扫描线之间的电容差引起的水平线模糊,并且可以在改善光学感测性能的同时改善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像素行和第二像素行中的每一个上;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以预定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像素行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之间;多个传感器电路,以所述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像素行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之间;多个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多个第一光接收元件,在所述第一像素行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些和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上;以及多个第二光接收元件,在所述第二像素行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些和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上,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中的一个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光接收元件中的至少两个和所述多个第二光接收元件中的至少两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设置为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电路和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设置在交替的像素行上,并且其中,所述多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与所述第一光接收元件和所述第二光接收元件绝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像素行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四个设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虚设传感器电路之间,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二像素行上的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至少四个设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传感器电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像素晶体管,从第一电源线接收第一电源电压并且产生供应给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一个的驱动电流;第二像素晶体管,连接在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像素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之间,所述第二像素晶体管包括连接到对应的第一扫描线的栅极电极;以及第三像素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像素晶体管的栅极电极和第二电源线之间,第二电源电压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线提供,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坤朴喜真宋姬林李柔辰田武经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