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终端即插即用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配电网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终端即插即用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物联网支撑着智能配电网的全面感知、数据融合和智能应用,对于建设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配电物联网的发展,FTU(Feeder Terminal Unit,馈线终端单元)、DTU(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开闭所终端设备)、TTU(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upervisory Terminal Unit,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等中低压配电终端海量接入,配电变压器台(室)的供电区域,即配电台区已然成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心。
[0003]配电终端设备在接入配电台区时需要对其配置进行调试,以接入配电网并正常开展业务功能。但由于当前配电台区的配电终端尚未实现标准化、对即插即用功能缺乏统一的模型,导致在配电台区建设过程中,配电终端的安装、调试、运维等操作需要大量的运维人员进行现场通信调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终端即插即用方法,适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配电终端和配电云主站的配电终端即插即用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步骤S110中,响应于检测到初次上电完毕,配电终端向配电云主站上传注册信息;在步骤S120中,配电终端将其自描述模型上传至配电云主站以完成注册;在步骤S130中,配电云主站接收到所述配电终端上传的自描述模型后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自描述模型信息确定配电终端数据上传要求模型,并发送给所述配电终端;在步骤S140中,配电终端在接收到配电云主站下发的配电终端数据上传要求模型后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数据上传要求上传相应的数据;在步骤S150中,配电云主站接收到配电终端上传的数据后,对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配电终端标识信息、配电终端硬件版本、配电终端软件版本、配电终端安装的应用软件数量、配电终端IP地址。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描述模型基于IEC CIM标准建立,用于向配电云主站表达配电终端的能力、功能和/或属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描述模型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描述配电终端自描述模型内部模型间关系的模型架构、用于描述设备基本信息的基本模型、用于描述基本数据属性类型和消息对象信息的公共模型、用于描述设备类型及软硬件版本信息的设备模型、用于描述设备的拓扑链接信息的拓扑模型、用于描述设备在配电网中所处层级信息的层级模型、用于描述设备测点和测量数据类型信息的量测模型、用于描述终端厂家信息的资产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S130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131中,配电云主站接收到所述配电终端上传的自描述模型后进行解析,得到解析后的自描述模型信息;在步骤S132中,将自描述模型信息记录在配电云主站的信息表中;在步骤S133中,根据所述自描述模型信息中包含的配电终端的设备类型确定配电终端数据上传要求,并基于所述配电终端数据上传要求生成配电终端数据上传要求模型下发给所述配电终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电终端数据上传要求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上传的数据类型、上传的数据采集时间、上传的数据大小、上传的数据格式、上传的数据内容。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以下处理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将接收到的数据根据数据类型和其他配电终端的类型发送给相应的配电终端、对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对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学处理。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配电云主站将配电网的拓扑模型发布给配电终端,以更新配电终端所接入的配电网络拓扑信息。9.一种配电终端即插即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配电终端,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初次上电完毕,向配电云主站上传注册
信息;将其自描述模型上传至配电云主站以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一帆,李大鹏,白晖峰,王峻,霍超,李军,郑利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