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3458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涉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箱体结构、辅助结构、存放结构、保护结构、杀菌结构以及监测结构,箱体结构包括培养箱,培养箱上表面设有安装框槽,辅助结构包括安装门,培养箱一侧活动连接设有安装门,存放结构包括存放盘,若干存放盘一侧表面均与培养箱内部一侧表面连接,保护结构包括保护侧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人员可利用控制开关使得电源槽块给紫外线灯管通电,之后工作人员利用固定把将检修侧门与培养箱一侧方形槽口吻合,之后通过计时钟盘设定好消毒时间,继而利用紫外线灯管对培养箱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杀菌过后,检测人员将生物培养皿放置到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有效地避免了微生物的污染。污染。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学检验是对取自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从而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一门学科。
[0003]现有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培养皿放入到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其中,培养箱为重复使用设备,当上一种微生物培养皿放入到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时,可能导致培养箱中残留上一种微生物,继而将下一种微生物放入到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时,可能导致被培养箱内部残留的微生物污染,继而导致微生物培养的失败,以及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装置中培养放置盘多为平板式结构,继而不便于对培养皿进行拿取,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解决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在使用之前存在上一种微生物继而导致下一种微生物培养的污染以及不便于拿取培养皿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结构、辅助结构、存放结构、保护结构、杀菌结构以及监测结构,所述箱体结构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上表面设有安装框槽,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安装门,所述培养箱一侧活动连接设有安装门,所述存放结构包括存放盘,若干所述存放盘一侧表面均与培养箱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保护结构包括保护侧板,所述存放盘一侧活动连接设有保护侧板,所述杀菌结构包括检修侧门以及固定把,所述培养箱一侧表面设有方形槽口,所述方形槽口内部活动连接设有检修侧门,所述固定把上表面与检修侧门下表面连接,所述监测结构包括氧气浓度监测仪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所述氧气浓度监测仪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一侧表面均与培养箱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氧气浓度监测仪设置于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上方。
[0007]优选地,所述箱体结构还包括顶部透明观察窗以及万向轮,所述顶部透明观察窗与安装框槽连接,若干所述万向轮上表面均与培养箱下表面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辅助结构还包括连接把手、把杆以及防滑套筒,所述连接把手一侧表面与安装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把杆一侧表面与培养箱一侧表面连接,所述防滑套筒安装于把杆外表面。
[0009]优选地,所述存放结构还包括轴杆以及滚筒,若干所述轴杆一侧表面均与存放盘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滚筒安装于轴杆外表面,所述滚筒与轴杆旋转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保护结构还包括柄杆、插槽块以及插杆,所述柄杆一端与保护侧板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插槽块一侧表面均与保护侧板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插槽块一侧表面
设有插槽口,所述插杆一端穿过插槽口与插槽块插合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杀菌结构还包括计时钟盘、电源槽块、紫外线灯管以及控制开关,所述计时钟盘一侧表面与培养箱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电源槽块下表面与检修侧门上表面连接,所述电源槽块上表面设有安装弧口,所述紫外线灯管与安装弧口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下表面与检修侧门上表面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监测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培养箱一侧表面设有第一通气孔以及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分别与第一通气孔一侧以及氧气浓度监测仪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两端分别与第二通气孔一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一侧表面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工作人员可利用控制开关使得电源槽块给紫外线灯管通电,之后工作人员利用固定把将检修侧门与培养箱一侧方形槽口吻合,之后通过计时钟盘设定好消毒时间,继而利用紫外线灯管对培养箱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杀菌过后,检测人员将生物培养皿放置到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有效地避免了微生物的污染。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存放盘内部一侧表面安装轴杆以及滚筒,继而利用滚筒与轴杆旋转配合的特性,继而便于将培养皿放置到存放盘内部一侧,相较于传统平板式放置盘拿取培养皿较为便捷高效。
[0016]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四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存放结构以及保护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00、箱体结构;110、培养箱;120、顶部透明观察窗;130、万向轮;200、辅助结构;210、安装门;220、连接把手;230、把杆;240、防滑套筒;300、存放结构;310、存放盘;320、轴杆;330、滚筒;400、保护结构;410、保护侧板;420、柄杆;430、插槽块;440、插杆;500、杀菌结构;510、检修侧门;520、固定把;530、计时钟盘;540、电源槽块;550、紫外线灯管;560、控制开关;600、监测结构;610、氧气浓度监测仪;620、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630、第一连接管;640、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下”、“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请参阅图1

7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结构100、辅助结构200、存放结构300、保护结构400、杀菌结构500以及监测结构600,箱体结构100包括培养箱110,培养箱110上表面设有安装框槽,辅助结构200包括安装门210,培养箱110一侧活动连接设有安装门210,存放结构300包括存放盘310,若干存放盘310一侧表面均与培养箱11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结构(100)、辅助结构(200)、存放结构(300)、保护结构(400)、杀菌结构(500)以及监测结构(600),所述箱体结构(100)包括培养箱(110),所述培养箱(110)上表面设有安装框槽,所述辅助结构(200)包括安装门(210),所述培养箱(110)一侧活动连接设有安装门(210),所述存放结构(300)包括存放盘(310),若干所述存放盘(310)一侧表面均与培养箱(110)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保护结构(400)包括保护侧板(410),所述存放盘(310)一侧活动连接设有保护侧板(410),所述杀菌结构(500)包括检修侧门(510)以及固定把(520),所述培养箱(110)一侧表面设有方形槽口,所述方形槽口内部活动连接设有检修侧门(510),所述固定把(520)上表面与检修侧门(510)下表面连接,所述监测结构(600)包括氧气浓度监测仪(610)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620),所述氧气浓度监测仪(610)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620)一侧表面均与培养箱(1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氧气浓度监测仪(610)设置于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620)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100)还包括顶部透明观察窗(120)以及万向轮(130),所述顶部透明观察窗(120)与安装框槽连接,若干所述万向轮(130)上表面均与培养箱(110)下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200)还包括连接把手(220)、把杆(230)以及防滑套筒(240),所述连接把手(220)一侧表面与安装门(2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把杆(230)一侧表面与培养箱(110)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先松温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