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35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牙套弧形体,牙套弧形体外环壁上设置有单片机计数控制模块,牙套弧形体上滑动连接有咬合板,咬合板底面且位于牙套弧形体内腔中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牙套弧形体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接有螺纹转接体,螺纹转接体内包括有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因螺纹转接体与牙套弧形体上螺纹孔的设置,可有效做到抽气管与被放入锻炼患者口腔中的牙套弧形体相分离,这种设置可以有效做到根据不同患者的口腔大小进行相应的牙套弧形体的选择,且这种一人一个锻炼设备的使用方法在卫生方面也有较大安全保障,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114796975A,名称为“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其中提到“患者上下颚牙齿套上训练牙套后,根据计算机显示的咀嚼训练步骤进行咬合,随着患者咬合牙套,各个牙齿挤压各个气腔,计算机根据各气管上数字气压传感器,显示的各气腔气压变化,获得患者咬合力分布强弱情况,准确获知患者哪个局部的咬肌无力,然后根据训练进展,通过气泵分别增减各气腔内的气压,各隆起部形成不同的咬合阻力,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针对性提供不同的训练方案,以此使患者咀嚼训练更加接近咬合的实感,并且可以随着训练节奏,交替变化各隆起部的局部压力,从而刺激咬合力薄弱部位,形成有效锻炼,设备还包括吞咽训练模组,该吞咽训练模组包括调和容器、输液泵、流量计、吸管,调和容器包括清水室、增稠剂给料装置及混合室”。
[0003]以上公开专利及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由上述可知,上述装置中虽提到对咀嚼进行咬合训练,但通过计算机以及各气管上数字气压传感器等设置来获取数据,其成本高,且在生产上来说,这种相对紧密且精密的装置复杂性较高;2、再者,现有常识下,在人吞咽时舌头会碰触到空腔顶,上抬的舌头会让食物滑至食道,以此辅助吞咽,没有舌头的帮助是无法吞咽的,但上述吞咽训练模组不仅结构复杂,与咀嚼训练模组的关联性较低,且吞咽训练模组仅是对食物进行一定处理,然后通过给料装置进行输送,这种方式无法有效训练到患者的舌头,同时也无法和咀嚼动作呈连贯性进行,对后续的功能性恢复十分不利。
[0004]故而急需我们提出了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了一种成本较低的;对训练咀嚼有效性有所保障的;能在生理上训练吞咽的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包括牙套弧形体,所述牙套弧形体外环壁上设置有单片机计数控制模块,所述牙套弧形体上滑动连接有咬合板,所述咬合板底面且位于牙套弧形体内腔中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牙套弧形体上开设有螺纹孔。
[0007]作为改进的,所述螺纹孔内螺纹接有螺纹转接体,所述螺纹转接体内包括有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
[0008]作为改进的,所述第一工作腔内腔中固定连接有轨道导杆,所述轨道导杆上滑动连接有移动片,所述移动片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0009]作为改进的,所述移动片底端设置有第一计数电触点。
[0010]作为改进的,所述第二工作腔内腔中设置有第二计数电触点。
[0011]作为改进的,所述螺纹转接体上插接有抽气管,所述螺纹转接体内腔且位于第二计数电触点一侧固定连接有棉质网板,所述棉质网板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抽气管远离螺纹转接体的一端设置有抽气泵。
[0012]作为改进的,所述牙套弧形体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牙套弧形体远离螺纹转接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管。
[0013]作为改进的,所述L形连接管远离牙套弧形体的一端设置有提舌气仓体,所述提舌气仓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吸口。
[0014]作为改进的,所述L形连接管一端且位于提舌气仓体内腔中设置有伸缩封堵片。
[0015](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在咀嚼咬合力锻炼的同时,也可对其咬合力的有效性进行检测,且整体工作过程中使用的部件大多是机械部件,成本相对较低,且在生产上说,部件之间紧密性相对较低、复杂性也不是很高,十分方便加工生产;2、本专利技术在有效咀嚼咬合规定次数后,吸口便会间接使患者的舌头作一次上抬动作,上抬动作不仅符合人生理上完成吞咽的前提条件,同时整体装置之间的配合也使咀嚼与吞咽动作变得连续,区别于现有装置仅是对食物进行一定处理,然后通过给料装置进行输送的方式,能真正有效训练到患者的舌头,同时也使咀嚼和吞咽动作呈连贯性进行,对后续的功能性恢复十分有利;3、本专利技术通过提舌气仓体椭圆形的设计以及位于患者口部外抽气管的设置,在牙套弧形体放置在锻炼患者口中时,无论是因外部原因还是患者自身原因,锻炼装置均不会被吞咽,安全保障相对较高;4、本专利技术中因螺纹转接体与牙套弧形体上螺纹孔的设置,可有效做到抽气管与被放入锻炼患者口腔中的牙套弧形体相分离,这种设置可以有效做到根据不同患者的口腔大小进行相应的牙套弧形体的选择,且这种一人一个锻炼设备的使用方法在卫生方面也有较大安全保障,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5、本专利技术通过棉质网板的设置不仅为电磁铁的设置提供了支撑,在较大程度上也避免在抽气管连接的抽气泵对患者舌头进行吸引时,患者口腔中的唾液被抽吸到抽气管中的情况,以此避免他人使用抽气管时出现一些疾病传染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主体结构剖切后相关结构位置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牙套弧形体、螺纹转接体、提舌气仓体相关结构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螺纹孔、螺纹转接体、棉质网板、电磁铁相关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移动片、第二计数电触点相关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移动片、棉质网板相关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计数电触点、第二计数电触点相关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区域结构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连通孔、L形连接管、提舌气仓体相关结构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螺纹转接体从螺纹孔分离时的状态图。
[0017]图中:101、牙套弧形体;102、咬合板;103、第一弹簧;104、螺纹孔;105、螺纹转接体;106、第一工作腔;107、第二工作腔;108、轨道导杆;109、移动片;110、第二弹簧;111、第一计数电触点;112、第二计数电触点;201、抽气管;202、棉质网板;203、电磁铁;204、连通孔;205、L形连接管;206、提舌气仓体;207、吸口;208、伸缩封堵片;209、抽气泵;3、单片机计数控制模块。
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照图1至图3、图5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到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包括牙套弧形体101,牙套弧形体101外环壁上设置有单片机计数控制模块3,牙套弧形体101上滑动连接有咬合板102,咬合板102与牙套弧形体101相适配,咬合板102底面且位于牙套弧形体101内腔中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包括牙套弧形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弧形体(101)外环壁上设置有单片机计数控制模块(3),所述牙套弧形体(101)上滑动连接有咬合板(102),所述咬合板(102)底面且位于牙套弧形体(101)内腔中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3),所述牙套弧形体(101)上开设有螺纹孔(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104)内螺纹接有螺纹转接体(105),所述螺纹转接体(105)内包括有第一工作腔(106)、第二工作腔(1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腔(106)内腔中固定连接有轨道导杆(108),所述轨道导杆(108)上滑动连接有移动片(109),所述移动片(10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片(109)底端设置有第一计数电触点(1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晔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