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厂化鱼藻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循环水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工厂化鱼藻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水处理单元将养殖污水处理后再次循环回用。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工程技术与设施装备,去除水体中的有害污染物,净化水体环境,不仅解决了水资源利用度低的问题,还为鱼类养殖提供一个稳定优质的环境,为高密度养殖提供有利条件。
[0003]微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污水中的NH
4+
‑
N、NH3‑
N、NO2‑
‑
N、NO3‑
‑
N、PO
43
‑
‑
P等无机形式的氮、磷营养成分转化成藻细胞的自身物质如蛋白质、多糖、脂肪、维生素和核酸。基于微藻培养的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同时实现污水净化、营养成分回收和高附加值生物质的产出,该技术已经应用于处理养殖污水。例如,中国专利CN 112931366 A公开了微藻驱动的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品生态养殖系统和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厂化鱼藻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藻养殖系统、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和磁加载絮凝系统;所述鱼藻养殖系统包括鱼池本体、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所述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包括第一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和第二纤维转盘过滤系统;所述第一纤维转盘系统位于第一过滤池中;所述第二纤维转盘过滤系统位于第二过滤池中;第一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和第二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分别包含纤维转盘过滤器、反冲洗系统、排泥系统和配套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和第二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对同一养殖污水的过滤通量相等;所述第一纤维转盘过滤器中的滤布过滤孔径为15~30μm;所述第二纤维转盘过滤器中的滤布过滤孔径为1~5μm;所述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之间设置有过滤水收集槽;所述过滤水收集槽设置有过滤水出口;所述第一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和第二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共用过滤水收集槽、过滤水出口、反抽吸泵和排污口;所述鱼藻养殖系统的出水系统通过管道分别和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连通;所述纤维转盘过滤系统的过滤水出口通过管道与鱼藻养殖系统的进水系统连通;所述纤维转盘过滤系统的排污口通过管道与磁加载絮凝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磁加载絮凝系统包括混合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磁粉回收装置和污泥脱水装置;所述磁加载絮凝系统沉淀池设置有澄清水出口;所述澄清水出口通过管道分别和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鱼藻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若干个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分布于鱼池本体侧壁,切线方向等间距设置鱼池进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鱼藻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转盘过滤器包括中心转鼓和转盘;所述转盘固定在中心转鼓周围,通过连通孔与中心转鼓连通;所述转盘两侧装有滤布;所述第一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和第二纤维转盘过滤系统对同一养殖污水的过滤通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鱼藻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池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稼瑞,李立志,白维俊,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光子生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