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锅炉、地热和太阳能互补梯级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
,具体涉及一种电锅炉、地热和太阳能互补梯级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比例低,特别是部分地区冬季大量使用散烧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迫切需要推进清洁取暖,清洁供暖热电联产供热、热泵供热、工业余热供热、地热供暖、太阳能供暖、清洁电供暖等技术。
[0003]其中,热电联产供热属于常规成熟技术,但是由于热电厂的分布很多县城距离太远,无法实现热电联产供热。
[0004]热泵供热主要包括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技术等,该技术能效比很高达到2
‑
3左右,但是主要受限于供热能力问题很难推广大面积集中供热。空气源热泵目前主要应用在冬季室外平均温度高于
‑
15℃地区,用户主要担心环境温度较低时反而供热效果差。水源热泵可利用工业项目排放的温水、热水中的余热,主要受限于工业项目排水量,供热能力有限。
[0005]太阳能供暖目前在国内主要为分户供暖,在农村地区及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锅炉、地热和太阳能互补梯级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热源站、母管和二级换热站,所述集中热源站通过母管和二级换热站管道连接,所述集中热源站包括电锅炉单元、光热集成单元和蓄热单元,所述电锅炉单元与光热集成单元换热连接,所述光热集成单元与所述蓄热单元管道连接,所述光热集成单元和蓄热单元均与母管管道连接,所述二级换热站包括换热站板式换热器(5)、采暖用户(7)和地热单元,所述地热单元与所述采暖用户(7)管道连接,所述采暖用户(7)通过换热站板式换热器(5)与母管换热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锅炉、地热和太阳能互补梯级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锅炉单元包括电锅炉(1)、电锅炉内循环水泵(2)和电锅炉板式换热器(3),所述电锅炉(1)通过电锅炉内循环水泵(2)与电锅炉板式换热器(3)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锅炉、地热和太阳能互补梯级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集成单元包括光热集热器(15)和光热循环泵(14)、光热第一阀门(31)和光热第二阀门(32),所述光热循环泵(14)与所述光热集热器(15)管道连接,所述光热集热器(15)通过光热第二阀门(32)分别与蓄热单元和母管连接,所述蓄热单元和母管均通过光热第一阀门(31)与光热循环泵(14)管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锅炉、地热和太阳能互补梯级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单元包括蓄热罐(4)、蓄热第一阀门(33)、蓄热第二阀门(34)、蓄热第三阀门(35)、蓄热第四阀门(36)、蓄热第五阀门(37)、蓄热第六阀门(38)、蓄热第七阀门(39)和蓄热第八阀门(40),所述蓄热罐(4)上设置有出口管、入口管和调节支管,所述蓄热罐(4)通过蓄热第三阀门(35)与入口管连接,所述蓄热罐(4)通过蓄热第四阀门(36)与出口管连接,所述入口管一端通过蓄热第一阀门(33)和蓄热第二阀门(34)与出口管一端连接,所述入口管的另一端通过蓄热第七阀门(39)和蓄热第八阀门(40)与出口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支管的一端位于蓄热第七阀门(39)和蓄热第八阀门(40)之间,所述调节支管的另一端位于蓄热第一阀门(33)和蓄热第二阀门(34)之间,所述调节支管上设置有蓄热水泵(16),所述蓄热水泵(16)的一端与蓄热第五阀门(37)连接,所述蓄热水泵(16)的另一端与蓄热第六阀门(3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锅炉、地热和太阳能互补梯级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管包括供水母管、回水母管和热网循环水供水泵(6),所述换热站板式换热器(5)上设置有热网循环水二级换热站供水阀门(17),热网循环水二级换热站回水阀门(18)、换热站第一阀门(19)和换热站第二阀门(20),所述供水母管通过所述热网循环水供水泵(6)和热网循环水二级换热站供水阀门(17)与换热站板式换热器(5)连接,所述换热站板式换热器(5)通过热网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柱,石天庆,刘媛媛,商永强,梁新磊,刘亚伟,关秀红,刘林杰,韩昭,张良,耿直,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