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05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涉及建筑窗框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建筑墙体,建筑墙体的外表面安装有窗框,窗框的内壁安装有玻璃,建筑墙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等距排列的第一防护机构,建筑墙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护机构,窗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密封胶。它能够通过设置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的配合作用,组成第一层防护结构,当玻璃的表面形成冷凝水之后,冷凝水通过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的组合防护向外部流通,使冷凝水无法聚集,从而无法进行渗透,提高防护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水密封胶的作用,在第一防护机构长时间使用老化之后,此时下方的防水密封胶进行二次防护,可对冷凝水进行隔绝,防止渗透。防止渗透。防止渗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窗框防护
,具体是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的安全与舒适性越来越被重视,门窗作为通与外界最直接的工具,其密封性与防水性等性能也日益提升。窗框是墙体与窗的过渡层,起一个固定以及防止周围墙体坍塌的作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窗框材质有铝合金、塑料、木材等。冬季室外天气寒冷,一般建筑物的室内供暖会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外窗室内一侧容易产生冷凝水,冷凝水长时间的逐渐积累会导致窗框连接缝隙处密封不严而造成渗水。
[0003]根据申请号20182120638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窗框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上开设的水槽、排水孔一、排水孔二,排水孔一设置在水槽靠近底端位置且贯穿底座通至底座一端,所述排水孔二贯穿下横框延伸至排水孔一,底座上设置有下横框,下横框内设有滑轨,滑轨上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有窗框,窗框上设有上横框,上横框内设有滑轨,滑轨配合有滑轮与窗框滑动连接,滑轮与滑轨之间存在有凹部,凹部内设有防水条,下横框与底座本体之间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与横框和底座本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上横框靠近室外的一侧设有有遮挡板。
[0004]采用上述方案,可有效的防水、避免冷凝水排放不当导致墙面,但是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局限性,设置在凹部内的防水条可防止外界的水渗入室内,可将外界的水汽通过排水孔二流至排水孔一排放到室外,上述防水结构一般为防水条,其防水性能一般,当防水条老化之后容易造成渗水现象,从而不能起到防水的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包括建筑墙体,所述建筑墙体的外表面安装有窗框,所述窗框的内壁安装有玻璃,所述建筑墙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等距排列的第一防护机构,所述建筑墙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护机构,所述窗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密封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建筑墙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推动机构,所述窗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防水条,所述防水密封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玻璃的外表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上防水条和第一流水槽以及第二流水槽,所述上防水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窗框的外表面,所述上防水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玻璃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流水槽的内壁开设于窗框的内部,所述第二流水槽的内壁开设于建筑墙体的内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防水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的内壁与
第一流水槽的内壁以及第二流水槽的内壁相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包括限位槽和第三流水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开设于窗框的外表面,所述第三流水槽的内壁开设于建筑墙体的内部,所述限位槽的内壁设有储水盒,所述储水盒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的内壁与第三流水槽的内壁相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L型块,所述L型块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建筑墙体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所述L型块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孔,两个所述滑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L型块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远离L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板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的配合作用,组成第一层防护结构,当玻璃的表面形成冷凝水之后,冷凝水通过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的组合防护向外部流通,使冷凝水无法聚集,从而无法进行渗透,提高防护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水密封胶的作用,在第一防护机构长时间使用老化之后,此时下方的防水密封胶进行二次防护,可对冷凝水进行隔绝,防止渗透。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上防水条、第一出水孔、第一流水槽以及第二流水槽的配合作用,在冷凝水形成之后顺着玻璃表面向下方流动,在流至上防水条处后,改变方向顺着上防水条的坡度向斜下方流动,在流动至第一出水孔处滑入内部,在冷凝水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此时冷凝水顺着第一流水槽、第二流水槽的轨道流到外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推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建筑墙体;2、窗框;3、玻璃;4、第一防护机构;401、上防水条;402、第一出水孔;403、第一流水槽;404、第二流水槽;5、第二防护机构;501、限位槽;502、储水盒;503、第二出水孔;504、第三流水槽;6、推动机构;601、L型块;602、紧固螺栓;603、滑孔;604、连接杆;605、连接板;606、螺纹孔;607、螺纹杆;608、转盘;609、推动块;7、下防水条;8、防水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该防护装置用于在窗户的防护过程中对
窗户表面形成的冷凝水进行排出,通过设置第一防护机构4、第二防护机构5的配合作用,组成第一层防护结构,当玻璃3的表面形成冷凝水之后,冷凝水通过第一防护机构4、第二防护机构5的组合防护向外部流通,使冷凝水无法聚集,从而无法进行渗透,提高防护结构的使用寿命。
[0024]参见图1~图5,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包括建筑墙体1,建筑墙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窗框2,窗框2的内壁安装有玻璃3,建筑墙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等距排列的第一防护机构4。
[0025]参见图1、图2、图4,第一防护机构4包括上防水条401和第一流水槽403以及第二流水槽404,上防水条4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窗框2的外表面,上防水条4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玻璃3的外表面,第一流水槽403的内壁开设于窗框2的内部,第二流水槽404的内壁开设于建筑墙体1的内部。
[0026]在本实施例中在玻璃3表面形成的冷凝水滑落在上防水条401的表面,并顺着上防水条401的坡度向斜下方滑动,使冷凝水无法聚集,使其无法对连接部分渗透。
[0027]上防水条40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孔402,第一出水孔402的内壁与第一流水槽403的内壁以及第二流水槽404的内壁相连通。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包括建筑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窗框(2),所述窗框(2)的内壁安装有玻璃(3),所述建筑墙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等距排列的第一防护机构(4),所述建筑墙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护机构(5),所述窗框(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密封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推动机构(6),所述窗框(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防水条(7),所述防水密封胶(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玻璃(3)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机构(4)包括上防水条(401)和第一流水槽(403)以及第二流水槽(404),所述上防水条(4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窗框(2)的外表面,所述上防水条(4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玻璃(3)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流水槽(403)的内壁开设于窗框(2)的内部,所述第二流水槽(404)的内壁开设于建筑墙体(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窗框双重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水条(40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孔(402),所述第一出水孔(402)的内壁与第一流水槽(403)的内壁以及第二流水槽(404)的内壁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框双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杰黄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镱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