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轨式推拉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03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单轨式推拉窗,包括:窗框,其内顶侧与内底侧之间连接有勾企,所述窗框的四个内侧壁、所述勾企的左侧均由室内至室外方向间隔连接有挡板与扣条,每个挡板均与其正对的所述扣条之间形成固定槽;固定窗,其四侧边分别插入所述勾企的固定槽、所述窗框内顶侧的固定槽、所述窗框左内侧的固定槽与所述窗框内底侧的固定槽内;活动扇,其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窗框内,所述活动扇相对所述固定窗而位于靠近室内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在窗框上加装用于安装固定窗与活动扇的转换结构,简化了整体的结构,减少型材的生产成本,在现场安装时亦更加简单,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轨式推拉窗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窗,尤其涉及一种单轨式推拉窗。

技术介绍

[0003]推拉窗包括窗框以及在窗框内滑动的窗扇,窗框通常是由四条型材相互拼接围设而成,而针对安装的窗扇为固定扇或者活动扇,对应的需要在原来的型材上加装转换框,从而与固定扇或活动扇相互配合,因此导致现有的推拉窗中窗框的每个侧边较厚,整个窗框的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并且在现场中需要将多种型材相互组装,安装效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轨式推拉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单轨式推拉窗,包括:窗框,其内顶侧与内底侧之间连接有勾企,所述窗框的四个内侧壁、所述勾企的左侧均由室内至室外方向间隔连接有挡板与扣条,每个挡板均与其正对的所述扣条之间形成固定槽;固定窗,其四侧边分别插入所述勾企的固定槽、所述窗框内顶侧的固定槽、所述窗框左内侧的固定槽与所述窗框内底侧的固定槽内;活动扇,其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窗框内,所述活动扇相对所述固定窗而位于靠近室内一侧。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窗框的四个内侧壁与勾企的左侧均由室内至室外方向间隔连接有挡板与扣条,位于勾企左侧以及窗框同一侧的挡板与扣条分别直接围设形成对固定窗侧边限位固定的固定槽,安装时,先将固定窗直接压向窗框内顶侧、窗框左内侧、窗框内底侧与勾企左侧的挡板上,然后再装入四个扣条以对固定窗的侧边压紧固定,四个扣条的结构相同,直接安装于窗框与勾企上,减少了开模成本,而活动扇则直接滑动连接于窗框内,不需要在窗框内加装外设的型材结构,使用时,活动扇可在窗框内左右滑动,而固定窗则在窗框内固定不动,形成单轨式推拉窗,如此不需要在窗框上加装用于安装固定窗与活动扇的转换结构,简化了整体的结构,减少型材的生产成本,在现场安装时亦更加简单,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勾企内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螺孔。直接在勾企上设置螺孔以打入螺丝固定,减少以往对勾企安装固定的配件以及铝材结构使用,在达到对勾企固定于窗框上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整体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的室外侧设置有第一锯齿槽。将固定窗安装于固定槽时,需要在挡板与固定窗之间打胶,胶水可填充于第一锯齿槽内,利用第一锯齿槽可对固化的胶水形成滞留,阻挡胶水直接向外脱出固定槽,提高对固定窗的连接固定效果。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条的室内侧设置有第二锯齿槽。同样的,将固定窗安装于固定槽时,需要在扣条与固定窗之间打胶,胶水可填充于第二锯齿槽内,利用第二锯齿槽可卡紧阻挡固化后的胶水,使得固化后的胶水难以直接向外脱出固定槽,提高对固定窗的连接固定效果。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框的内底侧设置有槽口向上的排水槽,所述窗框的室外侧正对所述排水槽的位置设置有排水孔,一个所述扣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排水槽的槽口。在窗框内底侧靠近室外的位置设置排水槽,窗框内底侧的水可流入排水槽内,而在窗框的室外侧正对排水槽的位置开设排水孔,流入至排水槽内的水再从排水孔处向外流出,如此可减少雨水积聚于固定窗底侧,提高排水效率,并且降低排水结构直接由扣条遮挡,达到了隐形排水的效果,提高了整体外观。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框的内底侧设置有排水斜面,所述排水斜面位于所述挡板室内的一侧,所述排水斜面由室内至室外倾斜向下延伸,所述排水斜面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滑轨,所述滑轨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所述活动扇位于所述滑轨上,位于底侧的所述挡板底部设置有过渡孔。在窗框的内底侧设置有供活动扇滑动的滑轨,滑轨位于窗框倾斜的排水斜面上,安装时,活动扇直接由滑轨承托,活动扇在滑轨上左右滑动,而在使用过程中,雨水进入至窗框内底侧靠近室内的位置时,雨水沿着排水斜面的倾斜的导向,可先从滑轨底部的漏水孔漏出,然后再从挡板底部的过滤孔流入至窗框内底侧安装固定窗的位置内,再向外排出,排水斜面加快了雨水的流动,提高排水效率。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斜面包括由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连接的缓流段与急流段,所述缓流段向下的倾角小于所述急流段向下的倾角,所述滑轨位于所述缓流段与所述急流段之间。缓流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急流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亦即急流段相对于缓流段更陡,滑轨位于缓流段与急流段之间,可在室内侧对急流段视线遮挡,使用时,缓流段可被直观地看到,但倾斜度较小的缓流段对外观影响较小,还能对雨水起到导流作用,而雨水穿过滑轨上的漏水孔再进入急流段后,可直接进入位于底侧的固定槽内,如此加快了对雨水的排出效率,实用性更强。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框的底部室内侧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竖板,所述竖板的顶面高度高于所述滑轨的顶面高度。竖板可对活动扇的底侧进行阻挡,并且竖板的顶面高度高于滑轨的顶面高度,可更好地对活动扇进行限位阻挡,降低在使用过程中活动扇脱出的风险。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框的内顶侧连接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伸入所述活动扇的顶部,所述活动扇顶部正对所述限位板的室内侧与室外侧均设置有毛条槽。窗框内顶侧的限位板可对活动扇的顶部进行前后限位,在安装时,还可在活动扇顶部室内侧与室外侧的毛条槽内穿插毛条,两个毛条分别相抵于限位板上,既提高活动扇在活动时的稳定性,又提高了对活动扇的密封性。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扇的左部室外侧与所述勾企的右部室内侧均设置有胶条槽。活动扇左部室外侧的胶条槽与勾企右部室内侧的胶条槽内均可穿设胶条,当活动扇关闭时,活动扇的左部与勾企相互勾紧,而两个胶条槽内穿插的两个胶条可填充活动扇左侧与勾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横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竖向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00

窗框、110

排水槽、120

滑轨、131

缓流段、132

急流段、140

竖板、150

限位板、200

勾企、210

螺孔、310

挡板、311

第一锯齿槽、320

扣条、321

第二锯齿槽、400

固定窗、5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轨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00),其内顶侧与内底侧之间连接有勾企(200),所述窗框(100)的四个内侧壁、所述勾企(200)的左侧均由室内至室外方向间隔连接有挡板(310)与扣条(320),每个挡板(310)均与其正对的所述扣条(320)之间形成固定槽;固定窗(400),其四侧边分别插入所述勾企(200)的固定槽、所述窗框(100)内顶侧的固定槽、所述窗框(100)左内侧的固定槽与所述窗框(100)内底侧的固定槽内;活动扇(500),其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窗框(100)内,所述活动扇(500)相对所述固定窗(400)而位于靠近室内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勾企(200)内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螺孔(2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10)的室外侧设置有第一锯齿槽(3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轨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条(320)的室内侧设置有第二锯齿槽(3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00)的内底侧设置有槽口向上的排水槽(110),所述窗框(100)的室外侧正对所述排水槽(110)的位置设置有排水孔,一个所述扣条(3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排水槽(110)的槽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式推拉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竞波吴丽娟谭嘉欣陈嘉斌罗炳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境宇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