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油的油炸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005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省油的油炸杯,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油杯容器,以及用于加热所述油杯容器的加热元件,所述油杯容器呈柱状,且其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使得油杯容器下段部分的容油量远小于油杯容器上段部分的容油量;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油杯容器的下段部分的外壁上,使得所述加热元件与油杯容器下段部分在油杯容器上段部分的正下方形成一个加热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杯容器采用渐变式结构设计,其内径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增,油杯容器下段部分油位快速上升,能够有效淹没食材,达到省油的目的,油杯容器上段部分的油位变化减缓,能够避免油溢出。够避免油溢出。够避免油溢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省油的油炸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省油的油炸杯。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大多数油炸电热锅体积较大,更适合商用或者多人份烹饪方式。此类油炸锅产品不适用于单人份的需求,需要的油量较大,若仅油炸单人份食材,存在严重的油浪费问题。
[0003]为了油炸少量的单人份食材,市面上出现小容量的油炸设备,该类油炸设备只是将内胆容器的内径做小,使得内胆容器为细长的筒状,实现放入食材后油位大幅上升以淹没食材,能够达到省油的目的。例如中国专利号CN200948084Y公开的筒式油炸电热锅,其电热锅采用筒式结构,电热锅内设有内胆,内胆与筒外壁间设有加热元件,体积小,具有省油效果。
[0004]但上述筒式油炸电热锅的油位上升变化为线性的,放入食材的整个过程中,油位上涨幅度不变,因此在容器上段部分油位变化依然较大,不能很好地把握近容器口处的油位变化,容易出现溢出的问题。
[0005]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的小容量油炸电热锅油位上升幅度不变,在近容器口处不能很好把握油位变化,导致使用时容易出现油溢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油的油炸杯,采用渐变式结构设计,其内径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增;使得油杯容器下段部分油位快速上升,油杯容器上段部分的油位变化减缓。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省油的油炸杯,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油杯容器,以及用于加热所述油杯容器的加热元件,所述油杯容器呈柱状,且其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使得油杯容器下段部分的容油量小于油杯容器上段部分的容油量;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油杯容器的下段部分的外壁上,使得所述加热元件与油杯容器下段部分在油杯容器上段部分的正下方形成一个加热源。
[000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容器的侧壁倾角范围大于45
°
且小于90
°

[0009]进一步的,所述油杯容器的侧壁倾角为60
°
或83
°

[001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的缠绕高度不超过所述油杯容器的中间位置的高度。
[00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也呈柱状,且其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侧壁倾角等于所述油杯容器的侧壁倾角。
[00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油杯容器之间设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围绕所述油杯容器,且反射板的热量反射面朝里。
[0014]进一步的,所述油杯容器的底部设有固定底盘,所述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底盘上且位于固定底盘的边缘,使得所述固定底盘和所述反射板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油杯容器的腔室。
[001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油炸杯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防尘盖,且所述油炸杯的杯口外沿设有盖槽,使得闭合所述防尘盖后,所述防尘盖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平齐。
[001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油炸杯的底部设有工作主板、电源和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贴附于所述油杯容器的下表面,所述温控器用于感测杯内油温温度,并反馈温度信息。
[001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炸杯的底部一侧面设有电源插接口,且对侧面设有指示灯。
[001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油杯容器采用渐变式结构设计,其内径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增,使得油杯容器的下段部分空间狭小,放入食材后油位快速上升,能够有效淹没食材,实现油炸杯省油的目的;而油杯容器的上段部分空间扩大,油位上升至此处时,油位上升幅度减缓,可以有效防止油水溢出;2.油炸杯的油杯容器下段部分空间小、油量少,加热元件加热该处,使得油杯容器底部的油能够快速升温,并与顶部的油形成温差,利用热传导原理快速向顶部油传导热量,因此油杯容器的内径下小上大的渐变设计,相比于现有设备的内胆容器,具有同等油量的情况下加热速度更快的优势;3. 油杯容器下段部分尺寸较小,加热元件包覆在下段部分的外侧壁上,对于油杯容器上段部分而言,形成一个位于正下方的热源,充分利用热量由下至上传导的特点,提升热量利用率,相比于现有设备的加热元件的设计位置,具有能量利用率更高,节省能源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未放入食材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放入食材后的示意图。
[0020]在图中,1、壳体;101、防尘盖;2、油杯容器;3、加热元件;4、反射板;5、固定底盘;6、温控器;7、电源插接口;8、指示灯;901、油;902、食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
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3]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4]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一种省油的油炸杯,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油杯容器2,以及用于加热油杯容器2的加热元件3,油杯容器2呈柱状,且其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即油杯容器2下段部分的内径小于油杯容器2上段部分的内径;加热元件3则设置于油杯容器2的底部外壁上。
[0025]油杯容器2的下段部分空间小,能够容纳的油量少,因此当食材902放入油杯容器2时,油杯容器2底部的油901能够快速上升,并有效淹没食材,使用者仅需往油杯容器2内倒入少量油901即可,可见本专利技术具有聚油、省油的效果。
[0026]由于油杯容器2的内径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增,能够容纳的油量逐渐增多,当食材放入油杯容器2后,油位上升,到达油杯容器2的上段部分时,油位变化越来越慢,可以有效防止油水溢出。
[0027]现有小容量的油炸设备,为了达到省油的目的,仅考虑将内胆容器的内径做小,但本专利技术的油杯容器2采用渐变式结构设计,不仅能够省油,还能减缓油杯容器2上段部分的油位变化,避免油溢出。
[0028]另一方面,加热元件3设置在油杯容器2的下段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油的油炸杯,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油杯容器,以及用于加热所述油杯容器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容器呈柱状,且其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使得油杯容器下段部分的容油量小于油杯容器上段部分的容油量;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油杯容器的下段部分的外壁上,使得所述加热元件与油杯容器下段部分在油杯容器上段部分的正下方形成一个加热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油的油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容器的侧壁倾角范围大于45
°
且小于9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省油的油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容器的侧壁倾角为60
°
或83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油的油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的缠绕高度不超过所述油杯容器的中间位置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油的油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也呈柱状,且其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荣张海萍潘钟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辉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