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295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2
一种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柔性双电层电容器能量密度低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柔性双电层电容器,依次包括第一基质、柔性正电极、柔性负电极和第二基质,所述柔性正电极和柔性负电极之间设置有有机凝胶电解液;所述柔性正电极包括第一柔性电极片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极片一侧的第一极耳;所述柔性负电极包括第二柔性电极片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电极片一侧的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柔性电极片和第二柔性电极片的制备包括:将原料混合后在高压气氛下制备干态混合物,对干态混合物进行辊压,制得第一柔性电极片和第二柔性电极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双电层电容器能量密度明显提升。性双电层电容器能量密度明显提升。性双电层电容器能量密度明显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柔性能源储存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受到广泛关注,主要目标是将柔性电子技术应用于柔性显示器、便携式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电子传感器、健康监测器、电源备份、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柔性双电层电容器被认为是一个有希望的柔性能源储存系统。特别是,双电层电容器由于其快速的充电存储能力和超长循环稳定性而备受关注。
[0003]但柔性双电层电容器产生的能量密度低,这限制了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在电子应用中的使用。如果上述短板得到解决,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将商业化和广泛使用。
[0004]因此,设计和开发一种新型的高能量密度的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柔性双电层电容器能量密度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第一基质、柔性正电极、柔性负电极和第二基质,所述柔性正电极和柔性负电极之间设置有有机凝胶电解液;所述柔性正电极包括第一柔性电极片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极片一侧的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位于第一基质和第一柔性电极片之间;所述柔性负电极包括第二柔性电极片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电极片一侧的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位于第二基质和第二柔性电极片之间;所述第一柔性电极片和第二柔性电极片的制备包括:将原料混合后在高压气氛下制备干态混合物,对干态混合物进行辊压,制得第一柔性电极片和第二柔性电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极片和第二柔性电极片的制备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原料包括电极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干粉;(2)所述高压气氛的压力为0.6Mpa~0.8MPa;(3)制备干态混合物包括:将原料混合后置于高压反应釜内,连续通入高压气体,搅拌4

6h,获得干态混合物;可选的,所述高压气体为空气、氮气、氩气或氦气;(4)所述辊压为10

50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第一柔性电极片和/或第二柔性电极片的厚度为30~200μm;(2)所述电极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干粉的质量比为(90

93):(1

3):(4

9);(3)所述第一极耳为铝箔,所述第二极耳为铜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电极材料为多孔碳材料;可选的,所述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1500m2/g、堆积密度≥0.4g/cm3;可选的,所述多孔碳材料为活性炭、碳气凝胶、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2)所述导电剂为乙炔黑;(3)所述粘结剂干粉为聚四氟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柔性电极片与第一极耳、第二柔性电极片与第二极耳均通过导电胶连接;所述导电胶厚度为3

5μm;所述导电胶包括树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其质量比为(8~9):(0.5~1):(0.5~1)。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双电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与第一基质、第二极耳与第二基质采用粘结剂进行连接;可选的,所述粘结剂为醋酸乙烯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酸酯氯化橡胶、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然韩宇尹立坤刘延超潘智轩赵德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