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289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由以下成分组成:堆肥尿素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菌;将微生物菌剂进行合理的复配使用,替代化学防治,有效改善的土传病害的防治,而且环保安全。且环保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病害综合防治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其中真菌为主,侵害植物的根部。因此,抑制根围系统病原物的活动就成为保护根系并进行土传病害防治的基础。但必须重视和考虑土壤理化因素对植物、土壤微生物和根部病原物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制约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化学方法消灭菌源、培育壮苗、实行轮作等措施来防治土传病害,虽然消灭菌源能够消灭土壤中大多数的微生物,但是对土传病的防治效果不佳,而且所带来的危害(例如农药超标、重金属积累)也很大。因此,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的生物菌剂的防治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将微生物菌剂进行合理的复配使用,替代化学防治,有效改善的土传病害的防治,而且环保安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由以下成分组成:堆肥尿素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菌;
[0007]所述堆肥尿素芽孢杆菌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5355;保藏时间为2015.8.22。
[0008]所述棘孢木霉菌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5.1213;保藏时间为2006.9.8。
[0009]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干粉状,每克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含有堆肥尿素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08cfu,含有棘孢木霉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108cfu。
[0010]优选地,单独使用时,微生物菌剂包括20

35重量份堆肥尿素芽孢杆菌,30

35重量份棘孢木霉菌。
[0011]优选地,将菌株分别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处理后的产物为微生物菌剂;将微生物菌剂进行复配,得到防治土传病害的菌剂。
[0012]优选地,发酵处理的过程为:
[0013]将堆肥尿素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菌分别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25

28℃恒温培养24

48h得菌悬液,再按照1%接种量将菌悬液分别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28℃恒温,发酵培养24h,得到发酵产物。
[0014]菌株发酵液提取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菌株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中,20

40
℃培养1

3天,活化菌株。使用蒸馏水将活化好的菌株制备成菌悬液,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00nm下测定菌悬液浓度,所述的菌悬液的浓度为:0.1

0.8;取菌悬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20

40℃,120

200r/min,培养1

4天,得发酵液。所得的发酵液使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收集浓缩萃取液。
[0015]LB固体培养基采用常规培养基即可。
[0016]发酵培养基为:豆粕15g,小麦秸秆1g,无机盐水溶液10mL。无机盐水溶液组成:4.0g/LNH4Cl、4.0g/L KH2PO4、5.0g/L K2HPO4·
3H2O、0.8g/L MgSO4·
7H2O、0.2g/L CaCl2·
2H2O、1.0g/L NaCl、1.0g/L KCl,余量为水。
[0017]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在防治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0018]优选地,所述的土传病害为根腐病、锈腐病、枯萎病、疫病、青枯病。
[0019]本申请的菌剂可在种子期使用,也可在植物成株期或种苗期灌根使用。菌悬液浓度为:0.2

0.5,稀释102ꢀ‑
104倍,每株使用30ml。连续使用2次,每次间隔20天。该菌剂也可与有机肥混合配制成菌肥使用。发酵液或发酵提取液稀释102ꢀ‑
104倍施用,每株使用30ml。连续使用2次,每次间隔20天。该菌剂也可与有机肥混合配制成菌肥使用。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生物菌剂能够有效防治作物土传病害,而且有效预防根腐病、锈腐病、枯萎病、疫病、青枯病等,并且促进植株生长。没有化学药剂使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减少农业污染。本专利技术为微生物菌剂能够与土壤生态和谐相容,有利于充分发挥菌株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实施例1
[0023]堆肥尿素芽孢杆菌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15355;保藏时间为2015.8.22。
[0024]棘孢木霉菌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5.1213;保藏时间为2006.9.8。
[0025]LB固体培养基采用常规培养基即可。
[0026]发酵培养基为:豆粕15g,小麦秸秆1g,无机盐水溶液10mL。无机盐水溶液组成:4.0g/L NH4Cl、4.0g/L KH2PO4、5.0g/L K2HPO4·
3H2O、0.8g/L MgSO4·
7H2O、0.2g/L CaCl2·
2H2O、1.0g/L NaCl、1.0g/L KCl,余量为水。
[0027]菌株发酵液提取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两种菌株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中,25℃培养1天,活化菌株。使用蒸馏水将活化好的菌株制备成菌悬液,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00nm下测定菌悬液浓度,所述的菌悬液的浓度为:0.5;取1%接种量菌悬液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25℃,200r/min,培养1天,得发酵液。所得的发酵液使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收集浓缩萃取液。发酵液复配得到微生物菌剂。
[0028]对比例1
[0029]仅采用堆肥尿素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培养。
[0030]对比例2
[0031]仅采用棘孢木霉菌进行发酵培养。
[0032]试验
[0033]将农作物种子表面消毒,于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催芽,无菌水保湿培养数日,待种子退去种皮后,按照常规的种植密度移栽入无菌土中栽植,待幼苗长出几片叶时,将相应的病原菌悬浮液浇灌至幼苗的根部,培养使其发病。分别按照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

2中的配比制得菌剂,其中对比例1

2中发酵方法按照实施例1中方法进行。
[0034]待作物幼苗发病后,再分别将等量的本专利技术的菌剂和对比例制得的菌剂灌根至植物根部,用量按照每株使用30ml计算,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堆肥尿素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菌;所述堆肥尿素芽孢杆菌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5355;保藏时间为2015.8.22。所述棘孢木霉菌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5.1213;保藏时间为2006.9.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干粉状,每克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含有堆肥尿素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08cfu,含有棘孢木霉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108cfu。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20

35重量份堆肥尿素芽孢杆菌,30

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晓梅解广阔巩俊花金楷强申智凯张凯韩超韩冰
申请(专利权)人: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