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环境下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2866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物联网环境下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动态调配模块、负载均衡模块、设备感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边缘自治模块、云边协同模块、监控运维模块、N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物联网边云一体化
,具体涉及物联网环境下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虽然传感器、LC等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工业领域应用了几十年,但目前主要集中于感知层面,即通过硬件、软件和设备的部署收集并传输数据,这只是物联网应用的开始。由于工业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复杂性,目前大多场景下尚未形成具备实时设备监听、管控、数据服务的边云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对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框架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产品研发,可以低成本、便捷地实现工业场景下实际的边缘计算、设备上云需求,开展具备工业特性的边缘网关、物联平台技术研究,研发基于“边云协同”一体化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为工业互联网的延伸夯实底层基础,满足工业现场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物联网环境下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物联网环境下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物联网环境下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态调配模块、负载均衡模块、设备感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边缘自治模块、云边协同模块、监控运维模块、Node

Red管理模块;所述动态调配模块用于块验证系统中的微服务可以根据节点的资源情况进行动态调度;所述负载均衡模块用于微服务有多个实例,当调用该微服务时系统对请求进行合理分配;所述设备感知模块是指系统对接入的设备进行注册,以便后面的数据采集功能;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是指边缘端将收集到的数据周期性的反馈给云端;所述边缘自治模块是为了验证在弱网甚至离线情况下,边缘端仍然能够自主运行的能力;所述云边协同模块是指通过云端可以控制边缘端的运行、查看边缘端的状态;所述监控运维模块是指在平台提供一个后台监控运维系统,用来监控每个微服务运行的状态;所述Node

Red管理模块提供对边缘节点运行的Node

Red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2.物联网环境下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具体步骤为:S1,平台对下发的任务通过按照资源配额进行动态调配至边缘节点;S2,外部对集群微服务的访问请求以轮询的方式进行负载均衡进行响应;S3,平台对边缘节点设备的注册、管理,完成云端与边端的设备状态同步;S4,边缘网关采集部署好的传感器设备数据,并发送到云端用于存储和分析;S5,云端和边缘端协同计算,通过云端的计算结果对边缘端进行控制,指导和监督边缘端设备的运行;S6,云端与边缘端网络状态不佳时,缘侧的服务在弱网甚至离线状态下依然能够自主执行,保障系统的可用性;S7,平台监控边缘节点服务运行状态;S8,Node

Red生命周期管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环境下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平台对下发的任务通过按照资源配额进行动态调配至边缘节点,具体包括:创建Kuber etes资源清单,在资源清单的资源配额限制中,设置资源参数,包括:S11,request的cpu和memory进行参数设置;S12,limits的cpu和memory进行参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环境下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外部对集群 微服务的访问请求以轮询的方式进行负载均衡进行响应,具体包括:在云端部署Nacos服务注册中心,所有向外提供访问的服务都在Nacos注册中心上注册,当用户访问服务时,请求将先转发到Nacos注册中心,注册中心将请求负载均衡到各个服务实例进行响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环境下基于边云协同实时数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平台对边缘节点设备的注册、管理,完成云端与边端的设备状态同步,具体包括:S31,对接入系统的传感器设备进行建模,实现对设备能力的抽象,创建设备模板资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钊哲潘志威陈云朋李宏鹏刘培培高翠玲张丛灿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