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27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污泥处理装置和集水池,反应器底部的排水口和排泥口分别连接集水池和污泥处理装置;所述反应器设有氧化剂入口和混凝剂入口,分别用于向反应器内输入氧化剂和混凝剂;所述反应器的下部设有可升降的多孔板,用于承载流化填料和催化剂,反应器下部的外部设有磁性包覆装置,当催化氧化时,磁性包覆装置敞开,催化剂不被吸引可自由流动,多孔板的下方设有曝气装置,使得催化剂处于流化状态;当混凝沉淀时,磁性包覆装置闭合且紧密外绕在反应器周围,能够吸引多孔板上的催化剂。的催化剂。的催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污染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环境污染已日趋严重,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催化氧化和混凝沉淀作为常用的水处理工艺,对废水中的污染物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催化氧化技术反应速度快,处理周期短,能满足快速降解污染物的需求,混凝沉淀技术操作简单,处理方法发展成熟,处理效果比较稳定,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目前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是先进行化学催化氧化,再进行混凝沉淀,需要至少两个反应器,以及两个反应器之间的水泵、管路等配合附属设备,占地面积较大。另外,目前的催化氧化工艺普遍需要回收催化剂和催化剂再利用,且这两个工序是独立的,不仅需要额外识设备,而且需要额外管理和维护,增加了运行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将催化氧化与混凝沉淀一体化设计,节省了建造成本,在高效处理有机废水的同时,解决了现有磁性催化剂回收后不能连续利用的问题。
[0005]所述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污泥处理装置和集水池,反应器底部的排水口和排泥口分别连接集水池和污泥处理装置;
[0006]所述反应器设有氧化剂入口和混凝剂入口,分别用于向反应器内输入氧化剂和混凝剂;
[0007]所述反应器的下部设有可升降的多孔板,用于承载流化填料和催化剂,反应器下部的外部设有磁性包覆装置,当催化氧化时,磁性包覆装置敞开,催化剂不被吸引可自由流动,多孔板的下方设有曝气装置,使得催化剂处于流化状态;当混凝沉淀时,磁性包覆装置闭合且紧密外绕在反应器周围,能够吸引多孔板上的催化剂。
[0008]可选的,所述反应器为圆柱形,且包括上部的反应区和下部的排泥区,反应区与排泥区之间设有多孔板;
[0009]反应区的顶部侧壁设有进水口和清洗喷头,上部设有可上降的实时监测器,用于实时监测反应器的水位和水质;
[0010]反应区的外部设有氧化剂投加循环装置和混凝剂投加循环装置,用于向反应器投加氧化剂和混凝剂。
[0011]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氧化剂投加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氧化剂循环出口、氧化剂罐和氧化剂入口,氧化剂循环出口设在反应区上部,并通过第一氧化剂泵连接氧化剂罐的进口,氧化剂入口设在反应区的下部,并通过第二氧化剂泵连接氧化剂罐的出口。
[0012]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混凝剂投加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剂循环出口、混凝
剂罐和混凝剂入口,混凝剂循环出口设在反应区上部,并通过第一混凝剂泵连接混凝剂罐的进口,混凝剂入口设在反应区的下部,并通过第二混凝剂泵连接混凝剂罐的出口。
[0013]可选的,所述实时监测器连接上方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顶部穿过反应器的顶板连接反应器上方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第一伸缩杆的长度,进而实现实时监测器的升降。
[0014]可选的,所述多孔板为圆形,由圆心沿着径向方向向外依次包括中心通孔、隔离圈、凹陷区和平台区,所述隔离圈为竖直的圆柱形曲面且围绕在中心通孔的外围,隔离圈的顶部高出凹陷区的上表面,用于阻隔多孔板上的流化填料和催化剂从中心通孔处掉落;
[0015]所述凹陷区的上表面低于平台区的上表面,即凹陷区的厚度小于平台区的厚度,凹陷区的面积与平台区的面积之比为(2

4):1。
[0016]可选的,所述多孔板的上表面覆盖一层柔性的筛网,筛网的中心由中心通孔穿过,并延伸至多孔板的下方。
[0017]可选的,所述反应区底部的内壁对应多孔板的位置设有一圈向内凸出的固定台,固定台与多孔板搭接的位置设有相互匹配的搭接台阶,当多孔板处于反应区与排泥区之间时,固定台支撑多孔板平台区的边缘,且平台区与固定台的上表面齐平。
[0018]可选的,所述多孔板通过第二伸缩杆穿过反应器顶板连接反应器上方的第二驱动装置,实现多孔板的上下移动。具体的,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由下至上包括限位块、细杆和粗杆,所述限位块的尺寸大于中心通孔,使得限位块始终处于多孔板的下方,并带动多孔板上下移动;
[0019]所述细杆设有一圈可伸缩的齿钩,筛网中心有孔洞,第二伸缩杆的底部穿过该孔洞;当齿钩伸出时,可在第二伸缩杆上升时勾住多孔板下方的筛网,并带动筛网一起上移,进而将多孔板表面的筛网拉动成圆锥状,使得多孔板上的流化填料和催化剂落到多孔板的边缘,便于磁性包覆装置吸引;当齿钩收缩至细杆内部时,不拉动筛网,筛网平铺在多孔板上;
[0020]所述粗杆的半径大于细杆半径,且略小于中心通孔和隔离圈的内径,使得粗杆能在中心通孔和隔离圈内移动。
[0021]可选的,所述磁性包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磁铁包覆框,每个磁铁包覆框远离反应器的一侧设有液压杆,液压杆连接液压缸,用于驱动磁铁包覆框运动,所有磁铁包覆框合并后,能够相互对接拼搭并紧密围绕在反应器的外部,且紧贴反应器侧壁,用于将多孔板上的具有磁性的催化剂吸引到反应器内壁上;当液压杆拉动磁铁包覆框远离反应器时,磁铁包覆框敞开并脱离反应器侧壁,催化剂不受吸引。
[0022]可选的,所述反应区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泥区为锥形的,排泥口设在排泥区底部,所述曝气装置连接反应器外部的曝气设备;
[0023]所述集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清洗喷头,利用处理后的产水清洗反应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一种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多孔板与固定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多孔板与第二伸缩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细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1

反应器,2

液压杆,3

磁铁包覆框,4

排水口,5

排泥口,6

氧化剂入口,7

混凝剂入口,8

多孔板,9

曝气装置,10

进水口,11

清洗喷头,12

实时监测器,13

氧化剂循环出口,14

氧化剂罐,15

混凝剂循环出口,16

混凝剂罐,17

第一伸缩杆,18

中心通孔,19

隔离圈,20

凹陷区,21

平台区,22

筛网,23

固定台,24

第二伸缩杆,25

限位块,26

细杆,27

粗杆,28

齿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污泥处理装置和集水池,反应器底部的排水口和排泥口分别连接集水池和污泥处理装置;所述反应器设有氧化剂入口和混凝剂入口,分别用于向反应器内输入氧化剂和混凝剂;所述反应器的下部设有可升降的多孔板,用于承载流化填料和催化剂,反应器下部的外部设有磁性包覆装置,当催化氧化时,磁性包覆装置敞开,催化剂不被吸引可自由流动,多孔板的下方设有曝气装置,使得催化剂处于流化状态;当混凝沉淀时,磁性包覆装置闭合且紧密外绕在反应器周围,能够吸引多孔板上的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圆柱形,且包括上部的反应区和下部的排泥区,反应区与排泥区之间设有多孔板;反应区的顶部侧壁设有进水口和清洗喷头,上部设有可上降的实时监测器,用于实时监测反应器的水位和水质;反应区的外部设有氧化剂投加循环装置和混凝剂投加循环装置,用于向反应器投加氧化剂和混凝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投加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氧化剂循环出口、氧化剂罐和氧化剂入口,氧化剂循环出口设在反应区上部,并通过第一氧化剂泵连接氧化剂罐的进口,氧化剂入口设在反应区的下部,并通过第二氧化剂泵连接氧化剂罐的出口;所述混凝剂投加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剂循环出口、混凝剂罐和混凝剂入口,混凝剂循环出口设在反应区上部,并通过第一混凝剂泵连接混凝剂罐的进口,混凝剂入口设在反应区的下部,并通过第二混凝剂泵连接混凝剂罐的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器连接上方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顶部穿过反应器的顶板连接反应器上方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第一伸缩杆的长度,进而实现实时监测器的升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回收磁性催化剂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为圆形,由圆心沿着径向方向向外依次包括中心通孔、隔离圈、凹陷区和平台区,所述隔离圈为竖直的圆柱形曲面且围绕在中心通孔的外围,隔离圈的顶部高出凹陷区的上表面;所述凹陷区的上表面低于平台区的上表面,凹陷区的厚度小于平台区的厚度,凹陷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兵姜凤成杨传忠徐亚慧王存彦赵曙光周东博徐亚萍王强强李雪清赵泽帆许昌
申请(专利权)人:华夏碧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