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通讯及人机交互的无功补偿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48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通讯及人机交互的无功补偿模组。通过模组包括底座、电容器、电路板组件;其中,电路板上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与互感器、断路器构成智能测控单元、过零投切开关电路、保护单元;所述电容器连入谐波电抗器形成抗谐波型智能电力电容器;智能电容器采用可插拔式端子连接,通过在柜体安装导轨、A、B、C、N接线母桩头、通讯接口模块,实现抽屉式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模组内置通信规约转换模块及4G通信模块,可与智能配电终端等设备通讯,实现无功功率模组远程监控,亦可采用本地“主机+从机”自组网控制逻辑,工作状态根据现场电网环境及用户需要灵活调整。作状态根据现场电网环境及用户需要灵活调整。作状态根据现场电网环境及用户需要灵活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通讯及人机交互的无功补偿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无功补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通讯及人机交互的无功补偿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无功补偿技术中,存在两种应用模式:一种是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通过电容本体+复核开关+控制器的方式,该模式市场占有70%的市场容量,属于比较古老比较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方式。该模式的最大缺点就是因为设备不具备通信功能,控制器仅能在附属设备内进行单台无功补偿调节,状态无法上传被感知;一种是实用智能电容器进行低压无功补偿的方式,该方式理论上可以上传设备状态,但因为设备生产厂家采用不同的通信接口,特别是实用传统的RS422接口,上传的设备信息无法和上级系统软件兼容,且可上传数据量少,速率低,不具备实用价值。
[000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与智能配电终端等设备通讯,实现无功功率模组远程监控,以及根据现场电网环境及用户需要灵活调整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与智能配电终端等设备通讯,实现无功功率模组远程监控,以及根据现场电网环境及用户需要灵活调整工作状态的无功补偿模组。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通讯及人机交互的无功补偿模组;所述模组包括底座、电容器、电路板组件;
[0006]其中,电路板组件上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与互感器、断路器构成智能测控单元、过零投切开关电路、保护单元;
[0007]所述电容器连入谐波电抗器形成抗谐波型智能电力电容器;
[0008]智能电容器采用可插拔式端子连接,通过在柜体安装导轨、A、B、C、N接线母桩头、通讯接口模块,实现抽屉式安装。
[0009]优选地,所述智能电容器设有常规8芯网线网口及备用RS485接口,内置通讯协议转换模块及4G通讯模块,安装调试时根据现场电网环境及用户需要,设置为本地控制逻辑或远方控制逻辑。
[0010]优选地,所述本地控制逻辑为电容器主机联合从机控制逻辑,主机监测分析电网参数计算无功需要,控制从机配合进行无功补偿投切操作;所述电网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相位。
[0011]优选地,所述远方控制逻辑为融合终端App控制,由融合终端中App下发电网电能质量参数,电容器组接收命令进行投切操作,各电容器投切状态与投切事件实时反馈至融合终端App中,实现设备运行数据及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数据互联互通。
[0012]优选地,所述智能电容器包括电容插拔端子;所述电容插拔端子带有自动对准导
槽,通过插拔实现电容器的更换。
[0013]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中,通过模组包括底座、电容器、电路板组件;其中,电路板上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与互感器、断路器构成智能测控单元、过零投切开关电路、保护单元;所述电容器连入谐波电抗器形成抗谐波型智能电力电容器;智能电容器采用可插拔式端子连接,通过在柜体安装导轨、A、B、C、N接线母桩头、通讯接口模块,实现抽屉式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模组内置通信规约转换模块及4G通信模块,可与智能配电终端等设备通讯,实现无功功率模组远程监控,亦可采用本地“主机+从机”自组网控制逻辑,工作状态根据现场电网环境及用户需要灵活调整。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智能通讯及人机交互的无功补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17]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0018]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0019]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1]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实现细节进行详细阐述:
[0022]压综合配电箱、柱上无功补偿等无功补偿单元在配电台区及区域电网无功补偿方面对提高电能质量、提升供电可靠性、提高功率因数、抬高变压器出力等关键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发供电设备的生产能力、减少线路损失、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用户用电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配电网电能损耗。但目前装置仍采用固定电容器及传统设计,补偿效果不佳且安装运维工作量较大。
[0023]国内传统综合配电箱采用三相共补的补偿方式,在台区负荷三相不平衡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某一相过补、某一相欠补的情况,无功补偿效果不佳,对于台区电能质量及功率因数无明显的提升。目前已有的台区综合配电箱对此没有成功改造的案例,甚至部分台区经理直接弃用综合配电箱无功补偿功能。
[0024]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配电台区情况越来越复杂,且国家政策及国网要求对配电台区综合配电箱及无功补偿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0025]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智能通讯及人机交互的无功补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模组包括底座10、电容器20、电路板组件30;
[0026]其中,电路板组件30上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与互感器、断路器构成智能测控单元、过零投切开关电路、保护单元;
[0027]所述电容器连入谐波电抗器形成抗谐波型智能电力电容器;
[0028]智能电容器采用可插拔式端子连接,通过在柜体安装导轨、A、B、C、N接线母桩头、通讯接口模块,实现抽屉式安装。
[0029]优选地,所述智能电容器设有常规8芯网线网口及备用RS485接口,内置通讯协议转换模块及4G通讯模块,安装调试时根据现场电网环境及用户需要,设置为本地控制逻辑或远方控制逻辑。
[0030]具体地,本实施例,模组内置通信规约转换模块及4G通信模块,可与智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通讯及人机交互的无功补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包括底座、电容器、电路板组件;其中,电路板组件上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与互感器、断路器构成智能测控单元、过零投切开关电路、保护单元;所述电容器连入谐波电抗器形成抗谐波型智能电力电容器;智能电容器采用可插拔式端子连接,通过在柜体安装导轨、A、B、C、N接线母桩头、通讯接口模块,实现抽屉式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通讯及人机交互的无功补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容器设有常规8芯网线网口及备用RS485接口,内置通讯协议转换模块及4G通讯模块,安装调试时根据现场电网环境及用户需要,设置为本地控制逻辑或远方控制逻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通讯及人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凡远柱邓刚汪新贾文彬李兵孙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