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装置和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241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7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的新风装置包括壳体、风机和风门组件,壳体设置有室内进风口,风门组件包括风门和驱动件,风门贴设于壳体,驱动件用于驱动风门贴着壳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室内进风口。在本申请中,由于风门是贴着壳体转动来实现室内进风口的开启或关闭的,因此相较于直线驱动风门,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门组件能够简化传动,令传动效率提高,因此也就不容易出现卡死的现象,也能够降低对驱动件的功率要求。并且,风门贴着壳体转动,相较于翻转式的风门,能够减小风门运动时的空间占用,风门不容易与其他部件干涉,有利于使新风装置的结构紧凑。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新风装置。申请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新风装置。申请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新风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风装置逐渐普及起来。一些新风装置不仅能够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到室内,还可以对室内污浊的空气进行排出或者净化。这种新风装置壳体上会设置室内进风口,通过室内进风口能够抽吸室内的空气,将污浊空气进行排出或者净化。现有的新风装置上设置有风门,风门可被驱动件驱动,用于打开或关闭室内进风口。相关技术中,风门通过直线滑动的方式实现室内进风口的启闭,但这种驱动的风门方式存在传动效率低,容易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新风装置驱动风门时传动效率低,容易卡死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壳体、风机和风门组件,风机设置于壳体内,风机用于形成贯穿新风装置的风路,壳体设置有室内进风口,风门组件包括风门和驱动件,风门贴设于壳体,驱动件用于驱动风门贴着壳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室内进风口。
[0005]通常,电机直接输出的是转动动量,需要一定的传动结构才能够输出直线运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风门是贴着壳体转动来实现室内进风口的开启或关闭的,因此相较于直线驱动风门,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门组件能够简化传动,令传动效率提高,因此也就不容易出现卡死的现象,也能够降低对驱动件的功率要求。并且,风门贴着壳体转动,相较于翻转式的风门,能够减小风门运动时的空间占用,风门不容易与其他部件干涉,有利于使新风装置的结构紧凑。
[000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室内进风口包括污风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污风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围绕风门的转动轴线设置,风门能够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封堵污风进风口、净化进风口中的一者或者同时封堵污风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
[0007]本实施例中,室内进风口包括污风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不同的进风口在不同的工况下使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由于新风装置在同一时刻只启用其中一种功能,因此,使用同一个风门来择一地开启污风进风口或者净化进风口,以及在污风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均不使用时,用一个风门同时封堵污风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能够节约风门以及驱动件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和风门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另一者设置有第一导向部,第一导向槽与第一导向部滑动配合,在风门相对于壳体转动时,第一导向部能够沿第一导向槽滑动。
[000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导向槽和第一导向部的滑动配合,使得风门在周向上的转动不受限制,并在转动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径向上的位移,如此提高了风门的稳定性。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门贴设于壳体的外表面,风门组件还包括压靠件,压靠件设置于风门远离壳体的一侧并与壳体连接,压靠件用于限制风门向远离壳体的方向移动。
[0011]在本实施例中,压靠件能够限制风门在轴向上的位移,使其贴在壳体的外表面上,不容易轴向脱落,这样进一步提高了风门的稳定性。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靠件上设置有卡接部,壳体上设置有卡槽,卡接部与卡槽卡接配合以实现压靠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通过卡槽、卡接部的配合,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能够方便地对压靠件、风门组件进行装卸。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压靠件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卡接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卡接部一一对应的多个配合部,配合部与壳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卡槽,压靠件可通过相对壳体旋转以使各个卡接部插入对应的卡槽内。通过旋转的方式令多个卡接部与多个卡槽同时配合,配合方式简单高效,稳定性好。并且配合部能够在轴向上有效地阻挡卡接部,令整个压靠件稳定地压住风门,避免其轴向脱落。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靠件和壳体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二导向部,另一者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与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在压靠件相对于壳体转动时,第二导向部能够沿第二导向槽滑动。
[0015]本实施例中,由于压靠件是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与卡槽的配合,因此设置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部能够对压靠件进行有效地定位、引导,使得压靠件更容易安装。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靠件为环形板状。环形板装的设计能够尽可能地露出室内进风口,并且节约压靠件材料,减轻设备重量。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靠件或风门上设置有凸点,压靠件与风门通过凸点相互抵接。
[0018]在本实施例中,在风门转动时,风门与压靠件之间会存在摩擦。通过设置凸点,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压靠件与风门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摩擦力以及摩擦所带来的异响,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新风装置。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新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的第一爆炸视图;
[0022]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的第二爆炸视图;
[0023]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净化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排风模式下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的第三爆炸视图;
[0026]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新风模式下的剖视图;
[0027]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新风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
[0028]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净化模式下的剖视图;
[0029]图10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净化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排风模式下的剖视图;
[0031]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在排风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010

新风装置;100

壳体;101

污风进风口;102

净化进风口;103

室内出风口;104

引风口;105

第一腔室;106

第二腔室;110

新风盖;111

容置槽;112

第一导向槽;113

第二导向槽;120

新风盒;130

风机壳;200

风门组件;210

风门;211

第一导向部;212

凸点;220

驱动件;230

压靠件;231

卡接部;114

配合部;115

卡槽;232

连接部;23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风机(300)和风门组件(200),所述风机(3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风机(300)用于形成贯穿所述新风装置(010)的风路,所述壳体(100)设置有室内进风口,风门组件(200)包括风门(210)和驱动件(220),所述风门(210)贴设于所述壳体(100),所述驱动件(220)用于驱动所述风门(210)贴着所述壳体(100)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室内进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进风口包括污风进风口(101)和净化进风口(102),所述污风进风口(101)和所述净化进风口(102)围绕所述风门(210)的转动轴线设置,所述风门(210)能够在所述驱动件(220)的驱动下封堵所述污风进风口(101)、所述净化进风口(102)中的一者或者同时封堵所述污风进风口(101)和所述净化进风口(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和所述风门(210)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12),另一者设置有第一导向部(211),所述第一导向槽(112)与所述第一导向部(211)滑动配合,在所述风门(210)相对于所述壳体(100)转动时,所述第一导向部(211)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槽(112)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210)贴设于所述壳体(100)的外表面,所述风门组件(200)还包括压靠件(230),所述压靠件(230)设置于所述风门(210)远离所述壳体(100)的一侧并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压靠件(230)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旭商竹贤朱勇强田振张志伟倪嘉彤王鹏陈发英尚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