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装配式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将传统建造方式中的现场作业的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中对所需要的建筑构件进行提前预制,再将预制件运输至现场进行装配安装,提高了建筑工作的效率,并且相比较传统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不易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污染,更加的环保。
[0003]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墙体的装配工作后,墙体装配部位会形成间隙,为使得装配后的墙体具有良好的防渗水效果,大多采用向间隙中灌注密封胶的方式来对间隙进行密封处理,但是密封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易于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裂痕,进而影响墙体的防渗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具有使墙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降低外部环境的水分进入建筑内部的可能性,进而使得装配后的墙体具有良好的防渗水效果。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装配式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1);所述连接块(1)底面设有第一插槽(11),连接块(1)顶面设有第二插槽(12);所述第一插槽(11)内安装有第一墙板(2);所述第一墙板(2)顶面设有第一密封槽(21);所述第一密封槽(21)内侧壁上固接有第一密封垫(22);所述第二插槽(12)内安装有第二墙板(3);所述第二墙板(3)底面设有第二密封槽(31);所述第二密封槽(31)内侧壁上固接有第二密封垫(32);所述连接块(1)处于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之间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13)内侧壁上设有一对竖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4);一对所述第一滑槽(14)分别位于第一空腔(13)的底端内侧壁和顶端内侧壁上,一对第一滑槽(14)内设置有可沿着相互背离方向滑动的推块组件(4);一对所述推块组件(4)可分别挤压第一密封垫(22)和第二密封垫(32);所述第一空腔(13)内部设有用于驱动一对所述推块组件(4)沿着相互背离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推块组件(4)包括一对滑块(41);一对所述滑块(4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4)内部,一对滑块(41)相互远离的端面上连接有第一弹簧(42);所述第一弹簧(42)远离滑块(41)的端部连接在第一滑槽(14)内侧壁上;一对所述滑块(41)相互远离的端面上固接有顶块(43);一对所述顶块(43)可分别对第一密封垫(22)和第二密封垫(32)进行挤压;所述驱动机构(5)可驱使一对滑块(41)沿着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转轴(51);所述第一转轴(51)转动连接在第一空腔(13)内侧壁上,第一转轴(51)外侧壁上固接有一对可挤压一对所述滑块(41)的凸轮(52),第一转轴(51)外侧壁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53);所述第一空腔(13)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4);所述第二转轴(54)靠近第一锥齿轮(53)的端部固接有与第一锥齿轮(53)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5);一对滑块(41)相互靠近的端面上设有与凸轮(52)配合的弧面(411);所述第二转轴(54)远离第二锥齿轮(55)的端部设置有可阻止第二转轴(54)旋转的卡位组件(5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外侧壁上设有卡槽(15);所述第二转轴(54)远离第二锥齿轮(55)的端部伸至卡槽(15)内,第二转轴(54)远离第二锥齿轮(55)的端面上设有沿第二转轴(54)轴线方向的插孔(541);所述卡位组件(56)包括插块(561);所述插块(561)滑动连接在插孔(541)内,插块(561)远离第二锥齿轮(55)的端部可伸至卡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美芳,刘大保,梁超,罗华波,曹佳陈,李佳鑫,朱孔纯,朱银帅,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懿建设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