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能实现压痕,又能实现冲裁的双铝冲裁压痕装置。这种双铝冲裁压痕装置包括有支座与压痕刀,其特征在于:支座上安装有导轴,压痕刀安装在压痕刀座上,压痕刀座滑动设在导轴上,压痕刀座与压痕动力源传动连接;导轴上滑动设有冲裁刀座,冲裁刀座上安装有冲裁刀,冲裁刀座与冲裁动力源传动连接;压痕刀与冲裁刀相对设置,压痕刀的上表面为上锯齿面,冲裁刀的下表面为下锯齿面。这种双铝冲裁压痕装置通过安装压痕刀与冲裁刀,同时让压痕刀与冲裁刀相对设置,这样只要压痕刀动作时就能实现压痕,而压痕刀与冲裁刀同时动作时就能实现冲裁。就能实现冲裁。就能实现冲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铝冲裁压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包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铝包装袋的冲裁压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些药品(尤其是药片)需要包装在双铝包装袋内,这种双铝包装袋的两个面都是铝箔,因此简称双铝包装袋。药品在包装过程中,一般放置在一条很长的连续的铝箔膜内,随着铝箔膜的移动,热封机构在铝箔膜上间隔一个包装袋的位置热封一次。因此,药品包装在双铝包装袋内后,一般出料都是连续的,为方便用户撕下一包包双铝包装袋,一般还需要在连续铝箔膜的热封处进行压痕线处理,压痕线就是一条齿形易撕线。目前包装厂家都是通过滚压的方式压出一条压痕线,然而有些客户要求直接冲裁下一包包双铝包装袋,现有的滚压方式不能既实现压痕,又实现冲裁,当需要不同的出料方式时,就需要更换刀具,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既能实现压痕,又能实现冲裁的双铝冲裁压痕装置。
[0004]这种双铝冲裁压痕装置包括有支座与压痕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安装有导轴,所述压痕刀安装在压痕刀座上,所述压痕刀座滑动设在导轴上,所述压痕刀座与驱动压痕刀座在导轴上移动的压痕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导轴上滑动设有冲裁刀座,所述冲裁刀座上安装有冲裁刀,所述冲裁刀座与驱动冲裁刀座在导轴上移动的冲裁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压痕刀与冲裁刀相对设置,所述压痕刀的上表面为上锯齿面,所述冲裁刀的下表面为下锯齿面,所述压痕刀与冲裁刀相对移动时,压痕刀的上锯齿面与冲裁刀的下锯齿面上下啮合。
[0005]所述压痕动力源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传动轮,所述偏心传动轮上具有偏心柱,所述偏心柱与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压痕刀座铰接。
[0006]所述冲裁动力源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冲裁刀座传动连接。
[0007]所述压痕刀座上安装有导向斜板,所述冲裁刀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冲裁刀的导向斜面与导向斜板之间形成间距从上往下逐渐缩小的喇叭口状。
[0008]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铝冲裁压痕装置,通过安装压痕刀与冲裁刀,同时让压痕刀与冲裁刀相对设置,这样只要压痕刀动作时就能实现压痕,而压痕刀与冲裁刀同时动作时就能实现冲裁,大大方便了客户不同的出料要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1]图3为压痕刀与冲裁刀的立体图1;
[0012]图4为压痕刀与冲裁刀的立体图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这种双铝冲裁压痕装置包括有支座1与压痕刀4,在支座1上安装有导轴2,压痕刀4安装在压痕刀座3上,而压痕刀座3滑动设在导轴2上,压痕刀座3与驱动压痕刀座3在导轴2上移动的压痕动力源7传动连接,通过压痕动力源7的驱动,压痕刀座3就在导轴2上移动起来,压痕刀座3移动就带着压痕刀4移动。另外,在导轴2上滑动设有冲裁刀座5,而冲裁刀座5上安装有冲裁刀6,冲裁刀座5与驱动冲裁刀座5在导轴2上移动的冲裁动力源8传动连接,通过冲裁动力源8的驱动,冲裁刀座5在导轴2上移动,冲裁刀座5移动就带着冲裁刀6移动。如图2所示,压痕刀4与冲裁刀6相对设置,如图3所示,压痕刀4的上表面为上锯齿面40,如图4所示,冲裁刀6的下表面为下锯齿面60,当压痕刀4与冲裁刀6相对移动时,压痕刀4的上锯齿面40与冲裁刀6的下锯齿面60上下啮合。
[0014]这种双铝冲裁压痕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压痕时,冲裁刀6不移动,压痕动力源7驱动压痕刀4移动一点点距离即可,这样压痕刀4的上锯齿面40就与冲裁刀6的上锯齿面40啮合一点点,连续的铝箔膜上就留下一条齿形易撕线;当需要冲裁时,压痕动力源7驱动压痕刀4移动,同时冲裁动力源8驱动冲裁刀6移动,由于压痕刀4的上锯齿面40与冲裁刀6的上锯齿面40过度啮合,连续的铝箔膜就被冲裁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方便了包装厂家对于两种出料方式的切换。
[0015]压痕时,由于压痕刀4的上锯齿面40与冲裁刀6的上锯齿面40啮合只有一点点,因此对于压痕刀4的移动距离要求很高,为了精确控制压痕刀4的移动,本技术的压痕动力源7为伺服电机,如图2所示,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传动轮9,该偏心传动轮9上具有偏心柱90,偏心柱90与传动杆10的一端铰接,传动杆10的另一端与压痕刀座3铰接。通过伺服电机的驱动,偏心传动轮9转动,偏心传动轮9通过偏心柱90带动传动杆10移动,最后传动杆10带动压痕刀座3前后移动。伺服电机能精准控制移动,因此压痕动力源7采用伺服电机能精确控制压痕刀4的移动距离。
[0016]冲裁时,由于没有精确要求,因此本技术的冲裁动力源8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与冲裁刀座5传动连接。通过气缸的驱动,冲裁刀座5前后移动。当然,冲裁动力源8也可以为电机,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对铝箔膜进行导向,如图3所示,本技术在压痕刀座3上安装有导向斜板31,而冲裁刀6具有导向斜面61,冲裁刀6的导向斜面61与导向斜板31之间形成间距从上往下逐渐缩小的喇叭口状。铝箔膜就在导向斜面61与导向斜板31之间喇叭口的导向下往下移动,从而使铝箔膜精确地来到压痕或冲裁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包装袋上的压痕线位置或冲裁边位置更加精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铝冲裁压痕装置,包括有支座(1)与压痕刀(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上安装有导轴(2),所述压痕刀(4)安装在压痕刀座(3)上,所述压痕刀座(3)滑动设在导轴(2)上,所述压痕刀座(3)与驱动压痕刀座(3)在导轴(2)上移动的压痕动力源(7)传动连接;所述导轴(2)上滑动设有冲裁刀座(5),所述冲裁刀座(5)上安装有冲裁刀(6),所述冲裁刀座(5)与驱动冲裁刀座(5)在导轴(2)上移动的冲裁动力源(8)传动连接;所述压痕刀(4)与冲裁刀(6)相对设置,所述压痕刀(4)的上表面为上锯齿面(40),所述冲裁刀(6)的下表面为下锯齿面(60),所述压痕刀(4)与冲裁刀(6)相对移动时,压痕刀(4)的上锯齿面(40)与冲裁刀(6)的下锯齿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锦林,柯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圣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