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恩喜专利>正文

一次性采血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3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采血袋,包括:采血袋,采血袋上设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的另一端插接针头,第一导管与针头之间设有三通,所述针头包括与三通插接的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分别套有第一隔离帽和第二隔离帽。本使用新型在用一个针头穿刺失败或采血过程中发生故障时方便地换用另一个针头重新穿刺采血,正在使用的采血装置仍可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针头污染造成整个采血装置报废及采血不足量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各医疗机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次性采血袋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的采血袋普遍为单针头采血袋,采血操作规范规定,若穿刺不成功或在采血过程中发生故障需重新穿刺时,因采血装袋的针头已暴露在空气中被污染而必须更换新的采血袋。实际操作中,因献血者肥胖、血管细等原因造成穿刺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又因有的献血者血流缓慢致使血液凝集,致使采血量不足,给临床医疗用血带来麻烦且造成采血袋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一次性采血袋的缺陷,提供一次性在穿刺失败或采血过程中发生故障时,正在使用的采血袋仍可应用的一次性采血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采血袋,包括采血袋,采血袋上设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的另一端插接针头,第一导管与针头之间设有三通,所述针头包括与三通插接的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分别套有第一隔离帽和第二隔离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双针头结构.它能在用一个针头穿刺失败或采血过程中发生故障时方便地换用另一个针头重新穿刺采血,正在使用的采血袋仍可应用,可有效地解决由于针头污染造成整个采血袋报废及采血不足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1.采血袋,2.导管,3.三通,4.第二导管,5.第一隔离帽,6.第一针头,7.第二隔离帽,8.第二针头,9.第三导管。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一次性采血袋,包括采血袋1,采血袋1上设有导管2,导管2的另一端插接三通3,第二导管4和第三导管9分别插接在三通3的相应插口上,第一针头6插接在第二导管4的另一端,第二针头8插接在第三导管9的另一端;也可将三通3与第一导管2、第二导管4和第三导管9做成一体。第一针头6和第二针头8分别套有第一隔离帽5和第二隔离帽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双针头结构,它能在用一个针头穿刺失败或采血过程中发生故障时方便地换用另一个针头重新穿刺采血,正在使用的采血袋仍可应用,可有效地解决由于针头污染造成整个采血袋报废及采血不足量的问题。权利要求1.一次性采血袋,包括采血袋(1),采血袋(1)上设有第一导管(2),第一导管(2)的另一端插接针头,其特征是第一导管(2)与针头之间设有三通(3),所述针头包括与三通(3)插接的第一针头(6)和第二针头(8),第一针头(6)和第二针头(8)分别套有第一隔离帽(5)和第二隔离帽(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针头(6)与三通(3)相应的插接口之间设有第二导管(4),第二针头(8)与三通(3)相应的插接口之间设有第三导管(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次性采血袋,包括采血袋,采血袋上设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的另一端插接针头,第一导管与针头之间设有三通,所述针头包括与三通插接的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分别套有第一隔离帽和第二隔离帽。本使用新型在用一个针头穿刺失败或采血过程中发生故障时方便地换用另一个针头重新穿刺采血,正在使用的采血装置仍可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针头污染造成整个采血装置报废及采血不足量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各医疗机构。文档编号A61B5/15GK2817734SQ20052008747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恩喜, 赵建新 申请人:王恩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采血袋,包括:采血袋(1),采血袋(1)上设有第一导管(2),第一导管(2)的另一端插接针头,其特征是:第一导管(2)与针头之间设有三通(3),所述针头包括与三通(3)插接的第一针头(6)和第二针头(8),第一针头(6)和第二针头(8)分别套有第一隔离帽(5)和第二隔离帽(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喜赵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王恩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