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电梯搁机梁的减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174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电梯搁机梁的减震机构,包括垫板、缓冲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减震块,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槽钢,所述减震块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槽钢设置在所述减震块的上方,所述支撑槽钢与所述垫板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组合型材和橡胶垫的方式,精简了曳引机搁机梁的结构,使安装方便,同时也节省了材料和加工成本。了材料和加工成本。了材料和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电梯搁机梁的减震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梯
,具体是适用于电梯搁机梁的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曳引机减震装置是每台乘客电梯必备的,能够让电梯运行时减少噪音,增加舒适感。常规的减震组件为枕头槽钢,传统枕头槽钢没有减震功能。曳引机的减震一般都在主机下侧,考虑到不同主机的结构有所不同,需要设计不同尺寸规格的减震垫与其匹配,而减震垫通常都是橡胶材质。那就需要不同橡胶减震垫的模具。模具数量、规格繁多,相应的成本也高,生产时也容易造成辨识难度,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二次错误的成本。传统枕头槽钢在与墙体固定时,通常使用膨胀螺栓,考虑到槽钢两边都有腿宽,在安装时不太方便使用电钻拧紧。通常安装搁机梁预留孔的空间狭小,增加安装难度。使用枕头槽钢的搁机梁,结构复杂,需要现场对槽钢进行调整安装,导致安装效率低,同时会提升材料的使用以及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组件替代传统的枕头槽钢,而采用组合型材和橡胶垫的方式的适用于电梯搁机梁的减震机构的技术方案。
[0004]适用于电梯搁机梁的减震机构,包括垫板、缓冲组件以及支撑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减震块,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槽钢,所述减震块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槽钢设置在所述减震块的上方,所述支撑槽钢与所述垫板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包板,所述包板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向上设置,所述减震块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内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上方,所述连杆的端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支撑槽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安装孔后通过螺母固定锁紧。
[0007]进一步的,所述螺母设置有两组,套接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螺母之间设置有垫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槽钢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封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垫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垫板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电梯主机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为L形固定板,其一端与所述垫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通孔,通过膨胀螺栓将所述固定板与电梯主机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包板为镀锌包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
[0013]本减震机构,分为两部分,其中垫板、缓冲组件和支撑组件为一部分,固定板为另一部分。包装时,将两部分进行分包,根据实际井道结构,可以选择对应的结构携带至现场,避免携带多余的产品。安装过程中,减震块与支撑槽钢以及包板之间紧密贴合,通过螺母进行锁紧,直至没有间隙。组合型材和橡胶垫的方式,精简了曳引机搁机梁的结构,使安装方
便,同时也节省了材料和加工成本。本减震组件相对于传统枕头槽钢,高度降低。增加了搁机梁的在墙体预留孔的安装空间,使得摆放搁机梁更方便。同时也把原结构的减震橡胶垫的高度节省了。两个因素的叠加,使得曳引机的旋转部件距井道顶部的空间增加60mm。在顶层高度很小的极端情况下可以体现出优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3为减震机构安装使用效果图。
[0017]图中:1垫板;101连杆;2包板;201侧板;3减震块;4封板;5螺母;6垫圈;7固定板;701通孔;8支撑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所示,适用于电梯搁机梁的减震机构,底部与钢梁焊接,搁机梁放在减震机构的上方。减震机构包括垫板1,垫板1的上方设置有缓冲组件以及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槽钢8以及封板4,缓冲组件设置在垫板1和支撑组件之间,封板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在支撑槽钢8的上方。支撑槽钢8开口朝上设置,支撑槽钢8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垫板1上设置有配合安装孔使用的连杆101,连杆101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穿过安装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母5设置两个,垫圈6设置在两个螺母5之间,提高螺母5的锁紧强度,通过螺母5将支撑槽钢8锁紧在缓冲组件上方。
[0020]缓冲组件包括减震块3以及包板2,包板2为U形槽结构,其两侧设置有侧板201,侧板201向上设置,减震块3设置在侧板201的内侧。包板2为镀锌包板,减震块3的底面以及外侧面分别与包板2和侧板201抵接。根据使用场景的变化,减震块的选择也具有多样性,可以为橡胶块、弹簧等。
[0021]垫板1上设置有固定板7,垫板1通过固定板7固定安装在电梯主机,一般来说是安装在钢梁上。固定板7为L形固定板,其一端与垫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通孔701,通过膨胀螺栓将固定板7与电梯主机固定连接。
[0022]使用时,当电梯的井道为圈梁井道时,垫板1与固定板7现场烧焊,固定板7的侧边上打两颗膨胀螺栓,固定在钢梁上。当电梯井道为钢井道时,垫板1直接烧焊在钢梁上,压板7不进行安装。
[0023]并且,本减震机构,分为两部分,其中垫板1、缓冲组件和支撑组件为一部分,固定板7为另一部分。包装时,将两部分进行分包,根据实际井道结构,可以选择对应的结构携带至现场,避免携带多余的产品。安装过程中,减震块3与支撑槽钢8以及包板2之间紧密贴合,通过螺母进行锁紧,直至没有间隙。
[0024]本技术通过组合型材和橡胶垫的方式,精简了曳引机搁机梁的结构,使安装方便,同时也节省了材料和加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电梯搁机梁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1)、缓冲组件以及支撑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减震块(3),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槽钢(8),所述减震块(3)设置在所述垫板(1)的上方,所述支撑槽钢(8)设置在所述减震块(3)的上方,所述支撑槽钢(8)与所述垫板(1)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梯搁机梁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包板(2),所述包板(2)两侧设置有侧板(201),所述侧板(201)向上设置,所述减震块(3)设置在所述侧板(20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梯搁机梁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杆(101),所述连杆(101)固定设置在所述垫板(1)的上方,所述连杆(101)的端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支撑槽钢(8)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杆(101)穿过所述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仲俊张佳良沈伟强沈海泉许红祥
申请(专利权)人:巨龙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