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15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传感器,包括绝缘基板和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均一导电层,导电层被雕刻线分割形成电极,至少在生物传感器的样本接触端设置有识别切偏的雕刻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电层上设置识别切偏的雕刻线,可及时发现传感器切割装配过程中的切割偏差,保证了制备得到的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用于检测样本中被分析物含量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配套的检测仪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日常监测中。例如糖尿病患者通常使用电化学传感器来监测日常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0003]这类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包括: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电极系统,电极系统包括工作电极和对电极等多个或多种类型的电极,与被分析物反应的反应试剂覆盖在相应电极上。一个具有凹槽的样本中隔层位于电极上,带气孔的盖片覆盖在样本中隔层上,绝缘基板、中隔层和盖片形成了进样通道,电极系统的另一端设有与检测仪的触脚接触的触点。流进进样通道的样本与电极上的反应试剂反应产生电信号,检测仪根据这些电信号得出检测结果。
[0004]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将导电材料印制在绝缘基板上形成电极、电极连接触点和引线是目前制备电化学传感器时通常采用的方法。利用丝网印刷方法制作电化学传感器,每个批次在某些参数上存在较大批间差。为了消除批间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一般通过向检测仪中插入校准芯片以修正检测结果,从而克服批间差的问题。但是插入校准芯片不仅会增加操作者的操作步骤,而且若操作者忘记插入或插错校准芯片则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也有研究者采用例如中国专利ZL201210095096.5的方法来修正批间差异,通过在传感器上设置校正信息来实现。
[0005]为了解决上面提及检测步骤繁琐或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中国专利ZL00803756.6提供了一种薄膜电极的形成方法,即预先在绝缘基板上均匀铺满薄膜状的导体层,通过激光蚀刻法形成电极。该方法制作精度较高,基本能保证不同批次生产的产品之间不存在批间差,或在无需校正的情况下,批间差的存在也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0006]此类通过激光烧蚀法形成电极的传感器,其生产工艺过程中由多个基础单元传感器组成的大版面(半成品)装配成独立使用的传感器(成品)的过程中,生产过程需保证设置好的电极不会因装配工艺不稳定而导致电极面积有所偏差,所述的面积特指待检测物可在其上产生电学信号的面积或传感器测试过程中其他的有电信号传导的电极面积。因此本技术是基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设计可及时发现切割装配的偏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是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传感器,其可及时发现切割装配的偏差。
[0008]本技术所述的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包含绝缘基板和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均一导电层,电极是形成于导电层上且由雕刻线分割而成。可特异性测试
某一待测物的试剂被分配在样本接触端的全部或部分电极上,且在电极和试剂上有可供待测物溶液进入的流体通道。所述电极由样本接触端延伸至传感器触点端,并将待测物与试剂反应产生的电学信号或传感器测试流程中需要的其他电信号传导至传感器触点端,这过程中不同传感器的电极面积有较大偏差时会导致电学信号的波动从而产生测试结果的偏差。为防止切割装配偏差而带来的电极面积偏差,在电极上设置有可高效判定是否切割偏差的识别切偏的雕刻线,当在经过切割装配之后的产品可明显观察到识别切偏的雕刻线,或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依然完整存在,则可判定产品为合格品。由于存在识别切偏的雕刻线的设计,所以可以容易且准确地筛选出因切割装配的误差而使电极面积发生偏差的生物传感器。
[0009]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生物传感器中,待测样本由生物传感器的样本接触端进入,并充满流体通道与全部电极或部分电极上的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电学信号。所述电极设置有第一测试电极,第二测试电极,和或有第三测试电极,测试仪器通过施加电学信号而产生电反馈信号,或施加电学信号而促进待测物与电极上的试剂发生反应而产生电反馈信号,电反馈信号经由电极传导回测试仪器实现定量检测。由于这样构成生物传感器之间对应的第一测试电极、第二测试电极、和或有第三测试电极的尺寸应没有偏差才能获得良好的响应,本技术通过在样本接触端的端边和电极之间设立有识别切偏的雕刻线来精确的规定样本接触端电极尺寸不会因切割装配的误差而波动。
[0010]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所述的生物传感器中,设置于样本接触端与电极之间的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与分割形成电极的雕刻线为同一个雕刻线,此时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位于样本接触端的端边和电极之间,且与电极相邻。由于这样的电极结构设计,可减少雕刻线的数量,并缩短样本接触端的端边和电极的距离,从而可以节省激光加工时间并具有统一性能的生物传感器的效果。
[0011]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二方面所述的生物传感器中,所设置的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为不规则或不连续的曲线,例如弧线。由于这样的电极结构设计,生产人员在进行判读鉴定时候,更加容易识别出识别切偏的雕刻线的完整程度,所以能够达到具有统一性能的生物传感器的效果。
[0012]具体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传感器,包括绝缘基板和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均一导电层,导电层被雕刻线分割形成电极,至少在生物传感器的样本接触端设置有识别切偏的雕刻线。
[0013]进一步的,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位于样本接触端的导电层端边和与所述样本接触端的导电层端边相邻的电极之间。
[0014]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是指此生物传感器中有参与电信号传导的电极。
[0015]进一步的,样本接触端导电层端边和与其最接近的有参与电信号传导的电极之间设有识别切偏的雕刻线。
[0016]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与导电层侧边相交或不相交。
[0017]进一步的,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为平行于导电层端边的直线。
[0018]进一步的,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为曲线型。
[0019]进一步的,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不参与形成电极。
[0020]进一步的,识别切偏的雕刻线参与形成电极,所述电极相邻于样本接触端的导电层端边。
[0021]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是金膜、钯膜、合金膜或碳膜。
[0022]进一步的,雕刻线的线宽范围为0.020mm~0.200mm。
[0023]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系统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
[002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5]步骤1:按预先设计的电极图形,在具有绝缘基板和导电层的原物料上进行激光蚀刻,蚀刻出电极图形。
[0026]步骤2:将检测试剂添加在需要添加的相应电极上。
[0027]步骤3:在电极上贴合中隔层和上盖,在生物传感器的进样端形成进样通道,获得半成品大卡。
[0028]步骤4:使用切割刀具沿着预设的切割线将半成品大卡切割得到独立使用的成品生物传感器。
[0029]其中,步骤1中在生物传感器的进样端蚀刻出识别切偏的雕刻线。
[0030]进一步的,采用激光蚀刻以蚀刻出电极图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传感器,包括绝缘基板和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均一导电层,导电层被雕刻线分割形成电极,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生物传感器的样本接触端设置有识别切偏的雕刻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位于样本接触端的导电层端边和与所述样本接触端的导电层端边相邻的电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样本接触端导电层端边和与其最接近的有参与电信号传导的电极之间设有识别切偏的雕刻线。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切偏的雕刻线与导电层侧边相交或不相交。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旭波雷天然王毅吴梦群黄志恒郭涛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临安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