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热疗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92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式热疗舱,舱体内设置有微波辐射装置,微波辐射装置连接舱外微波源,所述舱体内部为筒形腔体结构,舱体由上舱体、下舱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装配而成,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组合后,形成舱体的主体,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舱口,舱体所有连接处针对微波信号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微波进行全身热疗,克服现有红外线全身热疗穿透力不足的缺陷,并且全身热疗装置是可拆分的,便于运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热疗舱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人体加热治疗技术,特别涉及全身热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疗是一种借助外部能量将人体温度快速均匀升高,以达到灭杀病变细胞或者激活身体免疫系统工作,进而进行疾病治疗的方法,具有激活免疫功能、提高基础代谢、改善血液循环、辅助放化疗、选择性杀灭肿瘤细胞等作用。从治疗形式上分,热疗可以分为局部热疗和全身热疗。局部热疗适用于局部病灶的针对性治疗,例如局部疼痛、良性肿瘤等。全身热疗不仅适用于局部病灶的治疗,对于大型手术后、糖尿病晚期、晚期扩散型肿瘤和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全身性疾病也有着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特别是肿瘤的高温全身热疗,通过改变人体自身的温度杀死肿瘤细胞而正常组织不受损,相较放疗、化疗等副作用小,因而在临床上有“绿色疗法”之誉。
[0003]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基于体表透热法的全身热疗设备是红外辐射热疗设备,红外线照射体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肤吸收,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传统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一般应用于皮肤的表层组织;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最大穿透深度为10毫米,作用于皮肤的血管、淋巴及皮下组织,但是深入到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及脏腑组织的效果较差。因此,采用红外照射人体加热具有纵向温度不均匀的问题。使用红外热疗仪进行全身热疗,存在监测到的人体体温还比较低,但体表温度已经超过皮肤承受极限的情况,操之过急容易导致体表烫伤。实践中,为了防止体表烫伤,只能采用低功率缓慢加热的方式,所以,采用红外辐射的全身热疗,全身升温过程非常缓慢。与穿透力不好的红外线相比,微波穿透性更好,可以相对深入人体。采用微波照射人体进行热疗,可以有效解决纵向温度不均的问题。
[0004]微波照射应用于人体全身热疗时,需要在热疗装置中进行,该装置需要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人体除头部外都需要在全身热疗装置内部,因此,全身热疗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现有的全身热疗装置一般都是安装成型后再运输到终端,运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疗舱,应用微波进行全身热疗,克服现有红外线全身热疗穿透力不足的缺陷,并且全身热疗装置是可拆分的,便于运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06]一种组装式热疗舱,舱体内设置有微波辐射装置,微波辐射装置连接舱外微波源,所述舱体内部为筒形腔体结构,舱体由上舱体、下舱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装配而成,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组合后,形成舱体的主体,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舱口,舱体所有连接处针对微波信号密封。
[0007]进一步地,所述热疗舱配置有理疗床,所述理疗床设置于下舱体上,所述理疗床能
够沿热疗舱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理疗床包括床头和床身,当所述理疗床向热疗舱内移动至行程终点时,所述床头位于所述热疗舱的舱体外,所述床身位于所述热疗舱的舱体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舱体包括上侧壳体、上舱体支架和上屏蔽体,所述上屏蔽体由上侧壁屏蔽层、第一上屏蔽端板、第二上屏蔽端板组成;
[0009]所述下舱体包括下侧壳体、下舱体支架和下屏蔽体,所述下屏蔽体由下侧壁屏蔽层、第一下屏蔽端板、第二下屏蔽端板组成;
[0010]上屏蔽体与上舱体支架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下屏蔽体与下舱体支架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上下两个整体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装配在一起,上屏蔽体和下屏蔽体的对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分别通过可脱卸的连接结构装配在上下两个整体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呈镜像对称,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的连接面设置有电磁密封条。
[0012]进一步地,所述舱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舱口上覆盖有屏蔽帘,所述屏蔽帘的下边缘为内凹的脖套,用于套设在病人的脖子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舱体的内层为金属屏蔽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屏蔽层外设有舱体支撑架。
[0016]进一步地,所述舱体的内壁上固定有导轨支架,所述理疗床与所述导轨支架滑动连接。
[0017]本技术所述热疗舱,舱体由具有装配关系的上舱体和下舱体组成,运输过程中,两者不需装配成整体,而是分别独立包装运输,到达设备安装现场后,再行组装即可。为设备的运送和拆移,带来极大便利。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一种采用组装式舱体结构的全身热疗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热疗装置的上舱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E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是图2中D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是图1所示热疗装置的下舱体及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7是图1所示热疗装置的底座支撑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以一个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组装式舱体结构的微波辐射全身热疗装置为例对本技术所述热疗舱的结构特点作进一步说明。
[0026]参照图1、图7,本技术所述微波辐射全身热疗装置主体结构为一个配置有理疗床78的理疗舱,理疗舱下方设底座47,用于产生微波信号的微波源53以及集成了电源、控制单元的控制柜54都设置于底座内部,理疗舱的侧面设有触摸屏支架77,所述触摸屏支架
上设有进舱按钮、急停开关、指示灯和一块触摸显示屏。理疗舱的舱体由上舱体37、下舱体38、左端盖79和右端盖80组成,上舱体37和下舱体38均为半圆筒形,上舱体和下舱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圆筒形舱体,左端盖79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上下舱体的前端,所述右端盖80通过挂钩结构连接在上下舱体的后端,所述左端盖79上设有供人体和床体出入的舱口,理疗舱的侧面还设有一装饰条81,装饰条81其上有上下两排卡头,分别卡在上下舱体的上下侧壳体上,正好对上下舱体起到固定作用。所述底座47位于下舱体38的底部。所述控制单元选用plc控制系统。
[0027]参照图2

4,上舱体37由上舱体支架39、左上屏蔽端板(即
技术实现思路
中的第一上屏蔽端板)44、右上屏蔽端板(即
技术实现思路
中的第二上屏蔽端板)45以及上侧壁屏蔽层100a、上侧壁保温层101a、上侧壳体102a组成。上舱体支架39由4个半圆环形钣金支撑条120和3根水平设置的钣金条组成。4个半圆环形钣金支撑条彼此平行处于竖直平面,左边3个半圆环形钣金支撑条的正上方均有一凹槽,上舱体顶部钣金条40亦有3个凹槽与左边3个半圆环形钣金支撑条对应凹槽进行配合,上舱体顶部钣金条的两端与左右两端的半圆环形钣金支撑条固定,中间两个半圆环形钣金支撑条的两端均有两个突出卡头正好卡在上舱体前部钣金条41和上舱体后部钣金条42中并进行固定,位于左右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热疗舱,舱体内设置有微波辐射装置,微波辐射装置连接舱外微波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内部为筒形腔体结构,舱体由上舱体、下舱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装配而成,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组合后,形成舱体的主体,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舱口,舱体所有连接处针对微波信号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热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疗舱配置有理疗床,所述理疗床设置于下舱体上,所述理疗床能够沿热疗舱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理疗床包括床头和床身,当所述理疗床向热疗舱内移动至行程终点时,所述床头位于所述热疗舱的舱体外,所述床身位于所述热疗舱的舱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好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麦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